林下评文集书香澜梦第十五期(一月)征文

何以为家

2024-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吐字画心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期主题征文。


湛蓝的天空上,大雁排列整齐的队形一起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阵秋风掠过,梧桐叶沙沙作响,不由自主地纷纷降落。风起叶落,流年似水,人的一生,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01.

李义走出房屋,拿起扫把,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开始清扫院落。一年前,李义亲手拔掉比人还高的杂草,找人将坍塌的院墙重新砌起,屋里屋外全都打扫清洗了一遍,才放心地让爷爷回到小院。人老了要落叶归根,李义知道,这里才是爷爷心中的家,再破旧也好过寄人篱下。

自从李义把爷爷送到小院,大家还是头一次这么整齐地聚在一起。老人硬是提着一口气,等待着,等着所有的家人前来告别。李爷爷躺在床上,缓缓地移动目光,看向眼前的每一位,唯独望向李父的时候,多停留了一会儿,也许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老实的儿子。然而他无能为力,再也说不出任何嘱托,只能一切随缘,听天由命了。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爷爷突然病情加重,源于家中的一桩丑事,那要从李母进城算起。

01.

几年前李义大学毕业回到县城医院上班,又娶到了同学兼同事的妻子。父母为他购置了婚房,夫妻俩过起了二人世界。自由的日子不到两年,母亲就开始催生。为了满足父母心愿,又趁着年轻,李义和妻子决定生娃。一年后,随着女儿的出生,父母也从老家来到了县城。

先前李义的父亲和大伯约定,大伯给家里寄生活费,父亲和母亲照顾爷爷奶奶。李义的大伯早年去离家很远的城市当兵,转业后留了下来,并娶了当地姑娘,成了上门女婿。即便有心尽孝,远水解不了近火,他便多出些钱,托付弟弟和弟媳。他清楚弟媳的为人,但是接父母到自己家更是难上加难。

李义有一个姐姐早已出嫁,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李义的母亲是出了名的厉害,对外受不得半分委屈,在家里更是独霸,所有大小事都得听她的。年轻时狠心将公婆赶出家里,住到远处别人家的闲院里生活,全然不理会邻居的闲言碎语。后来李父偷偷买下了家后面的宅基地,盖了两间房屋,接回了父母。

两位老人互相陪伴,纵然粗茶淡饭,有人嘘寒问暖,也觉得是幸福。在农村,人们常说:“冬天老人是脆弱的,一旦熬过冬天就是一年。”李义和父亲一起为爷爷奶奶打了土炕,生了火,俩老人再也不冷了。李义从小就心疼爷爷奶奶,儿时偷偷给他们送吃的,长大后也经常孝顺他们。谁料好心办了坏事,土炕用了不久,李奶奶意外吸入煤气突然离世,留下李爷爷一人,命保住了腿脚却不再那么灵活,照料的责任也落在了李义父母身上。李父常年在外打工,李母虽谈不上尽心尽孝,但是一日三餐按时不差地送,冷了添火热了吹凉也算是尽责。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即便只是做饭洗衣,时间久了,李母越发开始厌烦,去带孙女,倒成了自己逃避责任的理由。

02.

李母进城带娃,一家人商量李爷爷的去留问题。李义的姑姑也算上,经过商量姊妹仨达成一致轮换照顾。因为大儿子家离得远,要多住些日子,省得来回折腾。在此之前,李义大伯同妻子商量了很久很久。家里的房子倒是住得下,唯一的女儿还在读研,可是俩人都还没有退休,南方的气候潮湿闷热,当地的饭菜也偏辣,老人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呢?时间到了,李义大伯把老人接了过去,并给李爷爷请了北方的保姆,专门伺候。

起初大儿子儿媳对李爷爷很好,他还常常念叨“到底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对比家里小学没毕业的二儿媳,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享福了。从最初的不习惯,再到慢慢适应,他也接受了。

按照约定,原本李爷爷要在大儿子家住上一年才回到小儿子家,中间李义大伯的岳母突然生病了,家中无人照料只能住到唯一的女儿家,他无奈同意,只能先送走李爷爷,不过已经不是小儿子家,确切地说是孙子家。李母坚决不同意,以家里房子太小人多为由,不愿意接受李爷爷。后来李义大伯同意多给些钱,这才让李母勉强答应下来,前提是让李父带着李爷爷回老家小院居住。

03.

李义的母亲进城带娃以后,变化很大,越来越喜欢打扮。穿的衣服洋气了,头发不是烫就是染,时常穿着皮鞋,鞋面擦得锃亮。她带孩子期间也不耽误玩耍,没事就在网上拍视频,摆弄并不纤细的身姿,吟唱熟悉的戏曲,甚至还带娃入镜。尤其是孙女上了幼儿园,她更加清闲,跳跳广场舞,玩玩麻将,日子极其滋润。

随着李父的眼睛出现问题,以及李爷爷的到来,李母的生活彻底被打乱。她开始嫌弃生病的丈夫不能挣钱,又认为公公是儿子儿媳的累赘。李父因为高血压的病症,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另一只眼睛还算正常。以前的装修活不能继续干,钱也挣不到了。他回到儿子县城的家,对于妻子的各种挑剔,他从不言语。夫妻几十年,李父习惯了李母的欺压,也适应了对方的霸道,却唯独没想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妻子。为了让李母安心在城里享福,李父决定独自带李爷爷回家,赡养老人终老。

李义有心挽留,也要考虑实际,一百多平的三室,住着四辈人的确有点挤,况且也不方便,妻子好几次主动跟人调班不回家,他也看出了妻子的无奈,于是同父亲把家里的小院简单整修一番,才安心送他们回家。直到有一天,李义的一通电话,让李父火冒三丈,李爷爷也被气得一病不起,行将就木。

那日还没下班,李义妻子接到了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是孩子没有人接。李义妻子慌忙给婆婆联系,以为她玩牌忘记了时间,不料她已经启程去旅行了。李义得知后给母亲联系,李母以事发突然为由,忘记了接孩子这件事。这几年,李义夫妻对于母亲的行为有很多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毕竟李母一直独霸家里。

一周后李母旅行回来,她完全没有把出发前的事情放在心上,还兴高采烈地掏出准备的礼物,拿给儿子、儿媳和孙女。李义夫妻也没再提及此事,不久他们听到了邻居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才知道母亲的旅行另有隐情。原来李母出去游玩了一周左右,是和一位打牌熟悉的男友去的。男人有点本事,会玩也有钱,李母也是爱开玩笑之人,无论男女都能聊得来。李义担心母亲受骗,得知消息后立马同她沟通,却被她伤透了心。

李母告诉儿子,自己不是闹着玩的,她嫁给窝囊的李父委屈了一辈子,她要重新追求幸福,她决定同李父离婚。李义不敢将这件事情告知老家的父亲,也期待母亲回心转意,无奈风声还是传到了李父那里,原本宁静的生活,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04.

随着李爷爷的离世,再加上父母的感情问题,李义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让母亲回家。他发现母亲进城后的确变了,变得不再朴实,不再善良,甚至令他有些陌生。李母总以给孩子付首付买房为由,理所当然地当自己家,对儿媳更是霸道,许多次气得对方委屈地躲在房间里哭。妻子懂事孝顺,不想李义为难,选择独自忍受,终于在那次忘记接娃事件后再也忍无可忍,她想要过简单的小家生活。

李义对母亲说出自己的决定后,李母将他骂得狗血喷头,“不孝子”、“妻管严”、“卸磨杀驴”等等,儿子被她痛骂一番,却仍然不愿说出她的半分差错。李义只说,想让母亲回家好好歇歇,孩子他们自己带,等孩子大了不需要操心了,再接回父母去身边享福,李母总算答应下来。

转眼间,李母回到老家也有一年,时间冲淡了一切,那件事情也不了了之,李义的父母又恢复了往日的相处模式。李义一家三口趁着周末偶尔回家转转,给父母买各种水果和营养品,还给母亲买漂亮的衣服,李母经常对外炫耀,不用看娃的日子更享福了。李义小家的日子也变得和和美美,平静温馨中充满了幸福。

年未至,大雪到,李义站在城里的街道欣赏着眼前的白雪茫茫。他从小就喜欢雪,雪是那么白,那么干净,下过雪的世界如此美丽,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记录下这如画般的风景。

大雪覆盖大地,滋润万物,待冰雪融化后,便是春暖花开时节。雪让一切归于纯白,人的心也瞬间变得简单。孩子是父母的期盼,父母是孩子的根基,大家变小家,是延续,小家变大家,是团聚。何以为家,有爱才有家。李义对着夜空祈祷,希望爷爷在天堂不再漂泊,与奶奶重建家园!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