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人生总是不那么圆满,有些秘密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会被埋藏,也许会一直在发酵,也许在适当的时候冒出来。
01
均瑶正看着书,母亲来电话了,她心里一紧,最近一段时间每次都紧张母亲的电话,虽然一再安慰自己要练就平和心态,但是心态却不是那么容易平和的,心里总会涌出不好的感觉。
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一个人住。均瑶自从去年丈夫去世也是一个人住,总是有些郁郁寡欢,儿子在另一个城市买了房,叫了自己多次去一起住,儿子还没结婚更没有孩子,还用不到自己,白天上班,去了也是每天自己一个人,倒不如家里习惯,主要是可以随时去看母亲。
母亲还用的到自己,均瑶有点恐惧母亲的粘人,她坚持不搬去与母亲同住,一方面,想让母亲独立些,一个人只有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才有力量,否则只会身体越来越差。一旦依赖习惯了便失去了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怕母亲看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心。
另外,弟弟妹妹也都在观望着自己的态度呢,好像都想把母亲推给她,她这个大姐管事太多了,她得学习少管点,不是她推卸责任,而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自从丈夫去世,身体到处出现毛病,她便有了这个忧虑,她怕自己走在母亲前面,让母亲措手不及。
拿起手机,传来母亲倦倦的、赖赖巴巴的声音:“你妹说你今天要过来,什么时候过来呀?”听到母亲的问话,均瑶忽地从心底升腾起一股烦,昨天和妹妹说了今天要过去,才这么早妈就打电话来叫自己,她惯用的示弱,以可怜绑架身边的人,均瑶太熟悉了,可是自己最不喜欢被要求做事儿。
她压抑着情绪,“我一会儿再去,先洗完衣服,打扫完卫生,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呢。”
放下电话,想像出母亲的样子,她对自己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好像要把自己绑在身边才好,均瑶整理着自己的情绪,她理解母亲,但是想到那些往事心里就别扭。
均瑶的头脑中又闪现出过去的场景。
“瑶瑶,家里该买化肥和种子了。”
“瑶瑶,你弟弟要交学费了。”
……
自从自己工作后,父母总是找个理由和自己要钱,虽然要的不多,她每次给的都不情愿,后来每次看到电视剧中那些“扶弟魔”,她都深表同情。
结婚后父母提出每个孩子要交养老钱,因为他们没有工资。均瑶与爱人的收入还可以,于是每月她都给父母一定数额的养老钱。
她有意无意间听到父母说过供他们几个上学不容易,现在要些钱老了有保障。
是啊,那个年代能够让几个孩子都上学确实不容易,自己条件好就多给点,只要父母好好的。就象爱人说的,拿钱买个安心吧,是呀,用钱可以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时间长了她也习惯了父母是爱钱的这个观念。
“瑶瑶,帮帮弟弟吧,你就这一个弟弟。”记得在弟弟买房时,母亲又开口了,自己当时挺烦,几天心情不好,爱人发现了就问她什么情况,他们给弟弟拿了五万元,当然也没有想着要拿回来,可是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弟弟妹妹也过得挺好了,不再需要她的支援,对她这个姐姐也非常尊重,可是对父母做过的有些事在心里就像有个坎,总是跨不过去,想起来就像淡淡的阴云遮住了阳光,少点灿烂。
但是,最近的母亲好像心里有事儿,有时候欲言又止的样子让自己纳闷。
02
均瑶收拾完家里的事情,去市场买了母亲喜欢的菜,虽然心里有时怪着母亲,但她对母亲却从没有二心。
她慢慢习惯了不管弟弟妹妹做得怎么样,只按自己的方式去做,谁让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呢,她相信自己做好了弟弟妹妹一定看得见,情况也正是如此,只是他们都还在上班,太忙了,有自己的事情,还顾不上母亲,自己正好是个空期,老天爷安排得好,让自己弥补与母亲的间隙。
其实,她并不是完全理解母亲,母亲不是多言的人,自己之前上学上班结婚,自上初中离家在外,家在她心中如同旅店。与母亲相处最多的时光就是父亲生病至去世到-自己退休后这两年,母亲也是试探着与自己相处,仿佛中间隔了点什么,却又想靠近。
均瑶说不清什么感觉,干脆不去管,只管做好女儿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她来到母亲住处时,母亲正坐在客厅沙发上剥着核桃皮,母亲是个仔细的人,每次都把核桃仁泡了再剥掉那层黄黄的皮,其实是因为均瑶有次说这层皮吃起来发涩。
均瑶并没有阻止母亲,她坐下来陪母亲一起剥,有一句无一句地聊着天。只要母亲有事儿做,她就正常,一旦她手头上空闲下来,眼睛就长在均瑶身上,习惯地指挥这事儿这样做,那事儿那样做,均瑶开始烦烦的,怪母亲不相信自己。
后来渐渐理解母亲,她只是在找存在感,怕自己没有价值,当她接纳了母亲的参与,认同了母亲的建议之后,母亲变得愉悦。
可是,母亲又是矛盾的,有时埋怨弟弟妹妹不来看她,有时又担心他们生活不好,当均瑶陪伴母亲时间长了,母亲又开始依赖均瑶,均瑶尝试着鼓励母亲自己独立生活。
午饭后,均瑶和母亲坐着聊天,一切岁月静好,能够这样陪伴母亲的往后余生也不错。
“妈妈,你其实挺厉害的,前天你炒的菜挺好吃的。”
“这两天,眼睛不大舒服,不过不要紧。又想起你小时候,眼睛又大又亮,大家都夸漂亮。你呀,从小就懂事,是别人家的孩子……”母亲说起均瑶,脸上浮现着幸福的光芒。
“瑶瑶呀,妈妈很感激你来陪着我,忘不了你爸在时的嘱托,有件事一直瞒着你,你不要怪我们。”母亲说着话,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均瑶。
“这些年你给家里的钱不少,我和你爸心里都有数,我们都给你攒着呢,以前是怕你结婚后在夫家过不好有退路,现在是怕你老了没钱花。”
均瑶心里一颤,立即眼睛泛起泪花,这是什么情况?她感到震惊,忙把卡推给母亲:“妈妈呀,怎么还替我攒钱?我有退休金,用不到太多钱。”
“拿着吧,我还有你弟弟妹妹两个孩子,你却只有一个儿子,以后儿子找了媳妇还不知道怎么样,你身体又不好,以后用钱的地方多。我这么大年纪了,花不了多少钱,留着也没用。”母亲又把卡放在均瑶手中。
母亲说完这些话,仿佛深深舒出一口气,放下一个重担一般。
均瑶明白了最近一段时间母亲的表现,她预言又止就是为了这个呀,为了安抚母亲她接过卡放包里。
“好吧,我先拿着,你用钱或弟弟妹妹用钱时再说,当作家庭基金吧。”
可是母亲接下来的话透露了一个秘密,让她惊出一身汗。
03
母亲让均瑶坐在自己身边,习惯地拉起她的手,“瑶瑶呀,妈妈想和你说件事。”母亲郑重的样子让均瑶感觉说的事一定很严重。
均瑶看着母亲的嘴一张一合,“你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均瑶一听如雷轰鸣,这话是真的假的?但从母亲口中说出来,一定是真的,她感觉太震惊了。
“啊?”均瑶看向母亲的眼睛,母亲没有躲闪。
这么多年,从没有看出父母对自己不好,反而比对弟弟妹妹更好,更没有听到过任何相关的信息,当然自己也从未对他们有二心,虽然因为父母要钱的事儿有时有些不爽,可是他们也并不过分,甚至在为自己攒钱,根本没有花!
想自己的半生,此时涌入脑海的却都是得到的关爱。父母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孩而特别对待,在同伴们下学去干活时,父母却一直鼓励自己好好学习,给自己灌输上学改变命运的理念。虽然他们要更加辛苦地挣钱,因为在农村供三个孩子上学并不容易。
均瑶眼睛里储满了泪水,她收回心思听母亲说下面的话,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
母亲知道均瑶一定很震惊,便停了一会儿,她握了握均瑶的手,这双目前给自己力量的手。她抬眼目视前方,好像在说一件遥远的事情。
“这事儿说来话长,你爸爸在世的时候没来得及说,但是他一定也想让你知道自己的身世。”均瑶忽然回忆起父亲去世时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因为这个?
“不过你的亲生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所以我们就没有早告诉你,我本想把这个消息带进棺材里,可是最近老是做梦,乱七八糟都是早年的事儿。想到你是当事人,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
“你爸爸年轻时在山西干过事,我那几年跟他在一起,当时你的亲生父母是从山里出来干活的,与我们邻居,生你时你母亲难产去世,我帮着带你,而你父亲在一次工地干活时受重伤,临终把你托付给我们,你就成了我们的女儿,后来我们又有了你弟弟妹妹,回到家乡没人知道这事儿,因此你一直就是我们的大女儿。”
母亲放下均瑶的手走进卧室,拿出一个小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张折叠成方块的泛黄的纸,打开递给均瑶,均瑶只瞥见上面模糊写着几行字。
“这是你生父生母的名字和当时的地址,如果你想去,可以去看看。”说完把纸又折起来放入布包,一起递给均瑶。
“妈,太震惊了,让我想想,让我平复一下心。”均瑶用手抚了几下心口的位置。
“妈支持你的任何决定,说了这个事我终于可以轻松去见你爸爸和你的亲生父母了。但是不管怎样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女儿。”母亲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舒展开了几日来紧锁的眉。
均瑶紧紧地拥住母亲,抱了抱这副瘦弱的身躯。“妈,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不管发生什么事,你永远都是我的妈妈!”
这一天均瑶住在了母亲家,她和母亲躺在一张床上,闻着熟悉的味道,心里却并不平静,多少年没有和母亲躺在一起了。
均瑶其实最近也在做些奇怪的梦,今天听了母亲的话,她好像明白了。
04
均瑶回家的路上回味着母亲的话,心情仿佛被泛滥的海水淹没,真是太意外了,好像命运与自己开了个玩笑,人过半百了却要经历如此的考验。
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有时遇到事情的当时并没有多么剧烈的反应,过后回想起点点滴滴,都会把人推进脑补的深洞里。
自己居然是领养的,母亲为什么要告诉自己?隐瞒一辈子不好吗?只要自己真心对她,她就是亲生母亲,她一定是心理压力太大了,这么大的秘密不想带进棺材里。
均瑶想起最近梦中常有的感觉,几日来做着一个类似的梦,也许因为自己的更年期身体不平衡,也许是母亲一段时间的欲言又止,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梦到自己一个人走在半黑半明的旷野上,四处只有呼啸的风声,前面是一片茫然的远方,隐隐约约看到有人呼唤自己,走近却什么也没有。她百思不得其解,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本来身体就不好,以前工作太卖力,身体透支了,年龄大了才感觉到身体的空虚,到处是毛病。
今天听到母亲说的话,她想难道是自己被亲生父母惦记了,到了该让自己知道真相的时候了?她相信因果,相信命运的安排,相信许多虚无的空间存在一些看不到的神奇。
第二天,均瑶到了山上的敬云寺,她常去上香,寺院主持清明师父她认识,均瑶讲述了自己的情况,说起陌生的故乡有些远,自己身体不好一个人去也不方便,还有放心不下母亲……脱口而出的话让她明白了自己对母亲的心,虽然出现了突发事件,她认为是突发事件,也不会影响她对母亲的感情。
“既然你的母亲告诉了你这个秘密,就是她也受到了思想的困扰,真相有时是隐藏不住的,不过没关系,你既然知道了就要做些什么,让心无挂碍,心自会平静下来。”
“虽然亲生父母不在人世了,但他们的生养之恩一直在,对我来说也是一份债,我要还了才好。”均瑶相信自己的感觉。
于是均瑶在敬云寺为亲生父母和去世的父亲立了牌位、供了明灯,也为母亲点了灯,长跪案前,祈福念经,报父母养育之恩,愿逝者早得究竟解脱,愿生者无病无灾。
香火燃起,青烟缭绕,大殿中充满了肃静之气,均瑶沉浸在香气之中,一生的光景来到眼前,自己是何等的幸运,有两个父亲母亲。
记得小时候的她早早懂事,早早为家人做事,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后来喂生畜,下地帮父母干活,从来没想着要玩儿,因为父母天天忙,因为她是姐姐,还有弟弟妹妹。
父母从小教育孩子们好好做人,自尊自爱,后来让他们上学,不因为她是女孩而留她在家干活,她听话懂事,得到的表扬最多,老师们也喜欢她,她从小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让父母过上好生活。
许多同龄的女孩子都早早回了家,她却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她做到了支援家庭过上好生活,可是自己却不是亲生的,母亲把钱都还给了自己!均瑶忽然泪流满面,难道最近自己的表现让母亲想多了,还是母亲遇到了什么事情?
05
在寺庙里寄托了与亲生父母的情感,那些消失的人,被遗忘的故事,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怀念,真好。就像清明师父说的,不管用怎样的方式,只要觉得值得,觉得对,就没有错。
均瑶回到现实中,她想到那天自己仿佛不受控制,被母亲说的事儿惊住了,平静下来之后她辗转难眠百思不得其解。
均瑶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把钱给自己?而自己也稀里糊涂地接下了,母亲不要自己了吗?自己成了孤儿了?可是养育之恩自己必须要报啊,几十年的亲情如血浓于水,并不是一个秘密可以拆开的。
均瑶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孤儿,今天不知流落在何方呢。他们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甚至超过亲生父母!
可是最近的自己甚至有点“嫌弃”母亲,当然不是真的嫌弃。自从丈夫去世,自己就精神不好,甚至有点厌世,是老天爷安排了这场秘密暴露“事件”吧,把游离的自己拉回来,告诉自己还有责任在肩。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有时是还有未完成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陪伴母亲到老,也许这正是她往后余生的课题。
人活着一生都在做不同的选择,我们无法拥有完美的生活,上天总会适时给我们一些磨难,而磨难中却闪烁着通向远方的光,不是自己陪伴母亲,而是母亲又一次拯救了自己。
她脑子乱乱的,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自己像个小女孩,偎依在母亲温暖的怀中,那么安全那么舒服。
均瑶醒来时天光已大亮,昨天没去看母亲,早饭后给母亲打电话问了母亲的情况,母亲说自己挺好,让均瑶放心。
均瑶说了自己在寺院供灯的事情,母亲很是赞同,安抚她好好关注自己的身体。均瑶才想起来,前几天母亲做了体检。
均瑶到母亲家时,母亲正在床上看以前的照片,各种相册排放了一排,父亲以前喜欢照相,因此家里洗出不少照片,装了几本影集,近几年的少多了。
“妈,怎么想起看照片了?”均瑶看到母亲抽出几张放在一本小相册里,便顺手拿起来。
“噢,我整理一下,想着你们还是小孩子,这转眼之间都老了,妈也不中用了。”
均瑶看到小相册中几张家庭合影、他们姐弟几个的照片以及孩子们的照片。
床的旁边母亲收拾了一个小箱子。
“妈,你…这是要去哪里?”
“噢,是这样,前几天和你云姨、方姨,我们商量着到交通颐养中心住一段时间,那里提供合伙养老,我们三个住一个房间,每个人每个月才不到1000元。”
“可是,弟弟妹妹知道吗?”均瑶忙问。
“这不是还没商量吗,妈先和你说说。妈看到你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我也不能光拖累你,去颐养中心是个好的选择。有人做饭洗衣整理卫生,还有伴一起说说话。”母亲虽然想说得轻松些,均瑶却能感觉到她在强装着轻松。
“妈,我不同意,由我陪着你就好,”均瑶拉住母亲的手,“还有,我的身世要对弟弟妹妹保秘,这是咱俩的秘密。”均瑶看着母亲的泪眼,坚定地说。
“瑶瑶,你……,我老了。”
“人都会老的,以后你就是我一个人的妈妈,我不许你去养老院!”均瑶紧紧抱住了母亲。
往后余生有你,往后余生有我与你一起度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