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河畔古碑实录
本文集中了关于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几通古、近代石碑,并依原碑文照录如下。
碑文石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许多名山大川,寺庙楼台、陵墓祠堂等景点、古跡中,古代贤人雅士都会将很多纪念性的文字勒诸于石,从而为后人留下了翔实而重要的史实,也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种类,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我在国内很多地方旅游时,都特别注意为碑碣拍照,并尽可能地据实记录碑文。在整理这些碑文中,偶而也发现,实录的碑文与典籍中的文字,还是有些许出入的。因此,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介绍,对于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友们,会有一定的帮助,说不定还会对某些学者们研究有点贡献呢。果真如此,也不负我一番苦心。
1、《北上二號漫口合龙将军顕著靈異记》碑
碑额:萬古流芳
此碑现保存在北京大王庙内。(关于大王庙,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此碑全貌,由宛平县卢沟司巡检陈人龙书丹,大清光绪十七年立。
下图、碑阳上部
下图、碑阳中部
下图、碑阳下部
碑文照录如下:
北上二號漫口合龍
將軍顕著靈異記
今上御極之十五年余奉
命視道篆巡曆上下游見河身淤墊竊用殷憂建議疏浚中泓以經費過钜事不果行越歲甫交大汛霪/
雨為災河水陡發經數晝夜不息又兼風狂雨猛人力難施以至六月初五日北上二號漫口二百/
數十丈水勢洶騰逕趨 南苑直逼 京門星夜調集員兵搶護而勢甚兇猛物料不濟迨不可支/
蒙 /
宮太傅爵閣督部堂李 奏派 按察使周 馥 候補道吳廷斌會同培因督辦堵築口門以石/
景山同知竇延馨董理壩務調南七主簿潘煜任北上事是時物料正值青黃不接之際委員四路/
購備即於七月望日興作時秋水正旺盧溝橋迤下溜勢湍激辦理諸多棘手爰開通引河以分水/
勢各旱口門與禦水等工亦一律舉辦迨九月十日將合龍時河水陡高兩壩垂蟄幾殆幸賴/
將軍於金門口特著靈異得以轉危為安甫啟引河全溜順軌大壩頃刻合龍是皆仰託/
國家洪福故河伯效靈/
付相據情 奏達仰蒙/
御書金堤永固匾額以答神庥且刻桷丹楹廟貌又為之一肅是彼也費帑三十餘萬金在事者百餘員/
役夫以萬計夫無曠工員無曠職尤賴 兩會辦擘畫之勞廳汛贊襄之力俾兩閱月告厥成功/
傅相以功之勞且成之速也聞諸/
朝廷敘功論賞各有差功成之明年伏秋二汛獲?安瀾餘也竊幸此功之告成又喜成其功者之能永/
固斯堤也爰紀其顛末勒諸石以誌不朽/
欽 命 二 品 銜 賞 戴 花 翎 總 理 直 隸 永 定 河 道 隨 帶 加 十 級 萬 培 因 謹撰
欽 加 三 品 銜 掌 理 大 壩 事 宜 在 任 候 補 道 卓 異 候 升 石 景 山 同 知竇延馨
欽 加 五 品 銜 隨辦壩務在任候補知縣調署北上汛武清縣縣丞潘 煜
欽 加 五 品 銜在任候補知縣卓異候升宛平縣盧溝司巡檢陳人龍謹書
大 清 光 緒 十 七 年 歲 次 辛 卯 吉月日立
2、乾隆钦赐碑
此碑文记录的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宫廷御用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未经批准私自典地一事,乾隆“加惠远人恩施格外”,“免其撤回治罪”对郎世宁网开一面。(关于郎世宁其人,请看本博客附录)
下图、碑阳全貌。此碑现保存在北京大王庙内。
下图、 碑额:钦赐
下图、碑阳
碑文照录如下:
奉
旨民人私典旂地定例綦严屡经节禁但念郎/
世宁等系西洋远人内地禁例原未经通饬/
遵行且任等寄寓京师亦藉此以资生计所/
以定例※价典旂地着加恩免其撤回治罪/
其定例以前所典之地亦着一例免其回赎/
此系朕加惠远人恩施格外钦此/
乾隆十五年十二月 日
3、《镇威军张总司令以工代赈创修永定河汽车路德政碑》碑
此碑是中华民国十四年一月,京兆永定河河务局局长孔祥榕率全河员弁等立的。内容是记述镇威军张总司令张/作霖以工代赈创修永定河汽车路的德政。
下图、碑阳全貌,此碑现保存在北京大王庙内。
下图、碑额:永垂不朽
下图、碑阳上部
下图、碑阳下部
碑文照录如下:
镇威军张总司令以工代赈创修永定河汽车路德政碑
昔汲黯发粟德被淮南李冰治水名垂西蜀是皆兼而为政功在民生若夫为国家干城之重寄作末/
世劫海之慈航能使千夫额手万姓胪欢如/
镇威军张总司令者是尤难能矣查永定河向以经费不足旧堤失修而沿河村民因罹凶年田庐漂/
没嗷嗷待哺者不可胜数甲子十月祥榕奉命任京兆永定河河务局局长於履勘河务之余曾著修/
治本河方略内有以工代赈办法顾以空言无補实惠难施幸承/
张总司令派 阎君澤溥为京津赈务总办採及蒭蕘实行以工代赈办法拨给赈粮四百三十石创/
修永定河北岸汽车路祥榕督饬本河员弁悉集沿河灾黎分给赈粮以日计工上自京西跑马场起/
下经杨村以达天津分段兴工凡二十有几日而全路工程告竣以岁久失修之河堤今成汽车通行/
之大道不但可以补助京津交通之不足且於本河抢险输料查察工程尤有莫大之便利而沿河灾/
黎得此赈粮復免冻馁一举三善非/
张总司令之功德也哉祥榕仰企风猷谨识始末爰勒贞珉用垂不朽云/
京兆永定河河务局局长孔祥榕率全河员弁等恭立/
中 华 民 国 十 四 年 岁 在 乙 丑 一 月 榖 旦
4、冯检阅使德政碑
此碑是民国十四年时任京兆永定河河務局局長孔祥榕率全河員弁等,为记录冯玉祥将军修筑永定河堤坝的德政而立的。馮檢閱使:即馮/玉/祥將軍。(关于冯/玉祥,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碑阳全貌。此碑现保存在北京大王庙内。
下图、碑额:永垂不朽
下图、碑阳
下图、碑座
碑文照录如下:
馮 檢 閱 使 德 政 碑
夫自古水患黃河而外首推永定蓋以上源諸水皆夾流於晉北萬山中高於本河三千餘尺水湍土松挾沙泥而下河淤隄高人/
※釜底每一決潰為患最深甲子入夏以來連月苦雨水氣勃戾上源驟漲匯而下注溜益湍急南上二三兩工搶護無效先後決/
口四處堤外數百里盡成澤國人畜漂蕩田廬淹沒為百十年來罕見之奇災黃土坡者左倚京奉鐵道右臨本河北上二工為潰/
決各口門之對岸也當南岸決口之後大溜斜奔該工正當掃灣頂接之衝隄根被水不轉瞬而大隄涮去一百四十餘丈雖經/
內務部派員周技正眾賢方顧問離因偕本河員弁兵夫竭力搶護未能脫險七月八日水勢更大復蒙/
陸軍檢閱使馮公玉祥派 現任京畿警備總司令鹿師長鍾麟 李師長鳴鐘率同部下軍隊二千餘人到隄協助自營長以上/
莫不負笄捧土身先士卒嗣見水溜過急隨潰隨搶危在旦夕乃率軍士就殘餘土坡加築新隄晝夜弗懈曆三十餘日新隄始成/
而水勢洶洶如萬馬奔騰衝撞而至使無新隄之防禦豈惟沿河村落被淹鐵道被毀即畿輔以南數十萬生民皆葬魚腹矣厥績/
豈不偉哉祥榕甲子十月奉令管理永定河務巡視各工主黃土坡見新隄百餘丈形如彎月迎流若屏障焉河幹父老告餘曰此/
馮公隄也今夏大水倘無此隄防護則吾民早與波臣俱去矣吾數百村生命財產今日得以父其父子其子者皆 馮公之賜也/
※※時當盛暑隄外有荷田數畝花葉亭亭以兩團兵士之眾從事工作者一月有餘雖汗流浹背未嘗妄採一藕以止渴其紀律/
之※※為近世所罕覩祥榕聞言乃知德政感民之深且遠矣 馮公不但精於治兵且善於治水古之良將良吏 馮公兼而有/
焉古今※世滔滔安得盡如 馮公之連年派隊協助者則又不禁臨流悚惶為無數蒼生前途既危且懼也惟是南岸決口未緒/
※※※霸各縣人民尚日處於洪溜飄蕩中而環顧兩岸隄工焦頭爛額如黃土坡之險要亟待修治者尚不一而足今幸/
馮公駕※來尹京兆凡百為政勤求治理對於河工尤亟亟垂詢思所以拯救之策是又繼 馮公而救我胞與者矣祥榕欽敬之/
※※※貞瑉聊代口碑云爾/
京兆永定河河務局局長孔祥榕率全河員弁等 恭立
中 華 民 國 十 四 年 歲 在 乙 丑 一 月 縠 旦
注:※: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 表示换行
5、乾隆御製五言诗碑
此碑是清代乾隆皇帝御笔诗碑。是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春三月閱永定河时所作的五言诗二首,碑阳、碑阴各刻一首。
此碑是仿制品,现在北京园博园内展出。(关于园博园,请看本博客专文)
下图、碑阳全貌
下图、碑阳,碑额:御製
下图、碑阳下部
下图、碑座
碑阳文字(五言诗一首)照录如下:未加标点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無事要以禹為師禹貢無堤字後世乃反諸祇維堤是貴無堤免/
沖決有堤勞防備若禹豈不易今古實異勢上古田廬稀不與水爭利今則尺寸爭安/
得如許地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上者禦其漲歸漕則不治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
至譬之築寬牆於上置溝渠葉行險以徼幸幾何其不潰胡不籌疏浚功半費不貲葉
因之日遷延愈久愈難試兩日閱永定大率病在是葉無已相諮詢為補偏救弊下口/
略更移取其趨下易培厚或可為加高汝切忌多為減水壩亦可殺漲異取土於河心/
即寓疏淤義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長計相安姑弗論冝禁新添寄條理爾其蘉大端吾/
略示桑幹豈巨流束手煩計議隱隱聞南河與此無二致未臨先懷憂永言識吾意/
乾隆庚午春三月閱永定河因示直隸總督方觀承之作/
注:※: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 表示换行
下图、碑侧面
下图、碑阴,碑额:御製
下图、碑阴下部
下图、碑阴下部,即碑座
碑阴文字照录如下: 碑文为五言诗及附记,未加标点
永定本無定竹箭激濁湍長源來塞外兩山束其間挾沙下且駛不致為災患一過盧溝/
橋平衍漸就寬散漫任何流停沙每成山其流複他徙自古稱桑幹所以疏剔方不見紀/
冬官一水麥雖稱亦時災大田因之創築堤/
聖人哀民艱行水屬之澱蕩漾歸清川其初非不佳無誇曆多年河底日以高堤牆日以穿無/
已改下流至今凡三遷前歲所遷口複歎門限然大吏請予視蒿目徒憂煎我無禹之能/
況禹未治旃詎雲其可再不過為補偏下口依汝移目下庶且延複石事更張尋思有/
所難 乙亥暮春閱永定河作/
永定河古所稱一水一麥之地康熙三十二年始事築隄而下流入澱挾砂易淤故下口※/
從康熙年間由柳漢口雍正年間由三角淀近年改由水窖今復漸淤總督方觀承建議/
移下口於北隄之東回親驗視詩以紀之乾隆御筆/
注:※: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 表示换行
附件
关于乾隆朝宫廷画家:郎世宁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公元1688—1766年),意大利人,生于米兰。郎世宁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以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身份前往中国。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七月郎世宁抵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时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传教士皆逢厄运,唯有在宫廷服务的教士受到特殊礼遇。 雍正在位13年后,由乾隆继承大统。乾隆登基时年24岁,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这时郎世宁已47岁,谙习内廷事务,于是教会高级人士令他向皇帝呈递奏折,此举很危险。某日乾隆照常来看他作画,郎世宁匍匐跪下,说了几句有关“我们的神圣教律”遭受谴责之类的话后,就从怀中掏出一卷用黄绸包裹的耶稣会奏折呈上。当时内廷太监看见郎世宁的大胆举动,都吓得心惊胆战,乾隆却温和地说:“朕并没谴责你们的宗教,朕只是禁止臣民皈依罢了。”从此以后,郎世宁每晨入宫必受搜查,以保证他的确没有怀带什么奏折。 郎世宁身为宫廷画师,将乾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画,战争的场面,壮观的狩猎,喜庆宴会等。他最好的作品之一为“哈萨克贡马图”,整个绢卷轴中笔触挥洒自如,景色生动逼真。 乾隆要修建圆明圆为夏宫,郎世宁又秉旨设计图则。乾隆命郎世宁起草建筑图样进说:“就采用欧夷的样式吧。”从那幅带有巍峨壮丽巴洛克风格的蓝图中,可以见到建筑上的主要旨趣,大理石圆柱以及意大利式豪华富丽的螺旋形柱头装饰。不过,屋顶上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用兽形装饰的飞檐,却是中国传统式样。这项工程于1747年至1759年间进行。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享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葬于北京阜成门外的欧洲传教士墓地内(今北京市委党校内),乾隆还亲撰墓志铭,以示对这位高年教士永远怀念。
郎世宁传世画作很多,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今日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本文来自百度,引用时做了删节,补充)
全文完
原题:(原创)永定河畔五古碑 2013-09-05 09:19 发表
2018.12.31 阅读(1488)| 评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