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平作品特点

珠江潮平作品特点(温哥华网文)
诗歌风格
兼具古典诗词的凝练与现代诗的意象拓展,常融入历史、自然、人文主题,语言灵动且富有哲思。
示例作品《采桑子·惊喜玫瑰开》(2024年12月):
“一枝独秀寒冬傲,不是红梅。胜似红梅。压树凌霜窗畔飞。”*
以冬日玫瑰为意象,歌颂逆境中的生命力。
《五律·天涯偶见虞美人(2024年12月)“海风惊不败,赤焰幻无穷。潮退虞姬远,云消霸业空。”
通过虞美人花联想到历史兴衰,融合楚汉争霸的悲壮意象。
《个人预嘱》(2024年12月)“珠水波平潮退海,枫山秋尽叶离枝。归魂不占人间地,来路曾留情景诗。”
以诗作交代身后事,体现超然生死的豁达。
其他主题,他的诗作涵盖自然、历史、社会观察(如慈善、童年记忆等),部分作品带有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如《冰雪难封屈辱藏》等。
与简书平台的关联。简书是珠江潮平创作与传播的核心平台,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创作土壤:
- 简书海量图片资源为他提供“情景图”灵感,如《冬晨即景》《菲沙河景感端午》等均源于图片触发的瞬间灵感。
平台支持沉浸式写作、离线编辑等功能,便于随时记录灵感。
理论构建:
- 他在简书专题(如“现代情景诗实践”)系统阐释诗体定义,区分情景诗与配图诗,推动新诗体理论的传播。
- 通过图文结合的创作注释(如《浣溪沙·夏再访雪山》附创作解析),形成方法论的可视化传播。
-社群互动:
- 参与“奇诗趣文”“神州诗歌报”等专题,与读者进行同题诗创作与讨论。
- 读者反馈直接影响其创作优化,如《五律·天涯偶见虞美人》的修改版本融入了用户建议。
个人风格:
诗歌语言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哲思,常以小见大,从自然意象中提炼人生感悟。
社会关怀:
部分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如慈善活动、童年记忆),体现人文关怀。
文化影响:
作为现代情景诗的倡导者,他的实践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推动传统诗歌与现代视觉文化的融合。
珠江潮平通过简书平台,以“情景诗”为核心,将诗歌创作与图像艺术结合,探索了诗歌在当代社会中的新表达方式。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参考,是简书平台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实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