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人人喊打
大概所有人的朋友圈,都有这样一类人:
民宿吉他和丽江,不知何故愁断肠。
单反旅行写手账,向往诗歌和远方。
发朋友圈和微博的标配是:不知从哪儿盗的图,反逻辑甚至不明就里的文字。
夹在网红和微商中间,简直一股清流。
他们被统称为文艺青年。
在这个动辄就文艺长文艺短的时代,到底何为文艺青年?我的理解是,爱好文学与艺术并且心态年轻的人,都可以叫文艺青年。可是似乎,现在的文艺青年,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存在。
他们既不文,也无艺。
典型的特征是,极度推崇王小波,陈丹青和木心,时不时还祸害《红楼梦》,但最深刻的了解也就止步于——知道有趣先生王小波有个老婆叫李银河,熟练模仿陈丹青骂他妈的,会背木心的《从前慢》,看过87版电视剧《红楼梦》。
等级稍微高一点的存在,就会在刷微博和知乎的同时,把别人抖过的机灵写过的观点回炉重造,装作是自己烧的菜。
知乎的存在更是让装X的成本变得极低了。
五分钟,你的文学素养可以从晋江言情起点爽文升级到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和乔伊斯的现代性。
艺术呢?吉他太难,换尤克里里吧,反正怎么倒腾都能出声。
而真正爱好文艺的人,都已经耻于被称作文青,看本文学小说都要藏着掖着,深怕被人发现,推进文艺青年这个泥沼。
在这个人人被社交媒体奴役的时代,我们被迫在刚一注册时就选择标签,渐渐地,这些标签变成面具,贴在脸上,变成纹身,嵌在身上,最后化为滚烫的烙铁,烙在魂上。
人在江湖飘,也必须选人设,那么不能当屌丝,也不能是loser,学术呢智商高攀不起,有钱呢自身配置太低,文青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进可攻退可守,一根烧火棍便可大杀四方,毕竟文青这个概念并不具体,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
我想,现在人们脑海中,文艺青年这个词,代表了意识的从众与审美的平庸,也渐渐从一个名词进化为形容词:指装X过渡。而被别人形容为文艺青年,大部分人多半也会黑线一头,脾气好的婉转地拒绝这顶帽子,脾气臭的回怼:你才文艺青年,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差,只是并不出众,他们选择了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他们是看似特殊却毫无个体识别特征的群体。他们用一种并不高明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存在,却又变成了这种形式的囚徒。
后记
曾记得身边一文青女子,学生时代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会拍照的男朋友,有单反的那种。
后来听闻她如愿以偿,现任男友购进小两万单反,成了她的专职摄影师。
我偶然去她微博一瞥,不禁感叹,两万块白花了,如果他能买个稍便宜点的单反,用剩下的钱,报个摄影学习班该有多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