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想靠近,却总是在逃离。
大家都很正常,
为什么我是这样呢?
我在外工作,我很想念家里人,想念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我很爱他们。但是不论是长假还是短假,我都尽量不回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找不回家,如果家人问起来,就找个理由糊弄过去。如果实在不能推脱回家了,也就是在自己屋里看书、玩手机,几乎不怎么和家人交流......
我对朋友也是这样,明明非常想念,很想叫他们一起出来玩,但总是一条信息也不愿意发,一个电话也不愿意打,如果有朋友打电话或发信息叫我出去玩,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拒绝。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也真的都拒绝了,但是拒绝后又时常觉得很懊恼......
面对心仪的异性时,我更是这样。我很喜欢Ta,总是偷偷瞄Ta,有意无意地会在Ta面前一闪而过,知道Ta喜欢什么也会在生日的时候送给Ta,看到Ta生病也会买药给Ta。可是,当Ta开口说出喜欢时,甚至只是Ta的眼神流露出对我的喜爱时,我就会各种逃避各种装糊涂,有时甚至就不再来往了......
因为这样,我的周围充斥着各种误解:
家人因为我对他们冷淡,认为我和他们不亲、不爱他们,会说我没良心,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然后对我也很冷淡;
朋友们认为我不在意他们,不想和他们一起,然后也很少和我交流,也几乎不再有人叫我出去玩了;
喜欢的人以为我是在捉弄Ta,明明一开始暗送秋波的人是我,献殷勤的人也是我,可是等到Ta喜欢我,先跑开的人也是我,我错过了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也因此远离我......
只有我自己知道,根本不是大家认为的那样,可我又确实是那么做的,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要怎么改变。
生活中,
你是这样的人吗?
不敢建立亲密关系,每当对方(亲人、朋友、喜欢的人等)比较热情时就下意识地想要回避,想要通过回避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不安;害怕和对方的距离被拉近,一旦有苗头,你的态度就会急转直下,会表现得异常冷淡,严重的时候甚至能产生恶心对方的极端情绪......
和在乎的人在一起时,总是像被束缚住了手脚一样,做什么都不自在,害怕自己的某句话、某个举动会让自己或对方尴尬,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害怕走得太近会将自己的缺点放大,害怕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害怕让自己束手束脚,不敢表达自己,更不敢回应对方的示好。
和不怎么在乎的人在一起你就放松得多了,你在这样放松的环境里游刃有余,想什么做什么都没有压力;可是一旦遇到在乎的人,你就会自动开启“下意识退缩”模式,你会假装冷淡,来让自己保持镇定。
对你而言,接触自己在乎的人并非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件让人紧张和害怕的事情,这种消极的情绪自身无法缓解的时候,就只能通过逃避去缓解。你知道自己无法和在乎的人建立紧密的联系,你不断渴望又不断拒绝......
有以上情况的人大多是“回避型人格”中的一种亚型障碍——“焦虑矛盾型人格”,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别人靠近就是“焦虑矛盾型人格”的一个典型症状。
焦虑矛盾型人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
“焦虑矛盾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情感经常被忽视,他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纳,同时,他们也经历了很多控制,所以他们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慌,因为他们担心再次被控制或者被吞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家长:“给你100块钱,去买点你喜欢的好吃的吧!”
孩子:“买什么都可以吗?”
家长:“只要你喜欢,买什么都可以。”
孩子:“你看,我买了一桶冰淇淋,几包薯片,一桶炸鸡还有好多小玩具......”
家长:“给你钱你就买这些垃圾?你就不知道买些健康的东西?就知道乱花钱,以后再也不给你钱了!”
从上面一个小例子可以看到,家长一方面将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一方面又对孩子做出的选择批判贬低。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样的事经历多了,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就会一边期望积极友好的关系,一边畏惧这关系会反噬自己。
所以才会抗拒,才会逃离,宁愿不要,也不想自己的情感被伤害。理解、尊重和自己做事的主导权是这些人特别在意的。
自己就是这样,
要怎么去改善呢?
要知道,“回避型人格”是由于情感忽视或情感控制造成的,过去已经经历过的没办法再改变,只能接受过去,然后着手现在。
1.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消极,用本来的面目去爱就好。
假设靠近喜欢的人会让你紧张、害怕、呼吸急促、面红耳赤,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那就接纳这样的自己,自己就是这样的,无需掩饰,真心想靠近自己的人是会坦然接受这样的自己的。
2.肯定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跨过自卑和畏惧的心理。
不断告诉自己“别人不喜欢我”只是自己认为的,自己的想法不代表别人,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也有人会讨厌真实的我,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只有完美的人才值得被爱,真实的有缺点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改变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潜意识。
3.探索出成熟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
把面对他人的紧张害怕都当作是一个课程,每经历过、平静下来以后,回忆一下当时是什么让自己窘迫,自己如果换种方式处理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待下次再紧张害怕时换种方式处理,一次一次,直到找到让自己比较轻松的方式。
想念家人就回家看看,想念朋友就一起玩玩,喜欢的人发射好感就坦然接受,从现在,把心里爱的通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