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中医问痧之路】铜砭刮痧工作坊第12次公益互刮交流会
近日襄阳市中医医院开展了,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技术第12次公益互刮交流会。受到了广大医院职工和老百姓的认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注重,我们开展互刮交流会的目的,就是将中医特色技术,简单易学的教给大家,开展当天受到热烈追捧。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e777ecfe7d2806a8.jpg)
互刮交流会随着一段舒缓的音乐拉开了帷幕,大家首先开始练习养身气功“八段锦”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6ec934438bfecee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9ef83dfe1f03f549.jpg)
第二环节,由刘主任带领我们大家练习“脊柱转动操”呼吸均匀,轻闭双眼,慢慢感受脊柱一节一节的转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1645e95af95dcdf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e81ab0c7ae6e4c99.jpg)
脊柱转动操功法要领: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脊柱直立。
2、双手平举,手心向下,手臂与眼睛同一高度,同时眼睛看向指尖。
3、全身放松,以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臂旋转,前臂不要用力,像“拨浪鼓”。
4、旋转时,手臂慢慢由高往低慢慢摆动,摆动至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
大家练完后,全身肌体放松,筋骨舒展,心神自在。
第三环节,背部经络及常用穴位
由刘主任带领我们认识背部经络:督脉、带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背部常用穴位:大椎、身柱、命门、大杼、风门、膏肓、神堂、大包(脾之大络)、胃脘下俞等。
督脉是人体所有阳经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联络五脏六腑,主导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上有非常多的特定穴,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等。这些特定穴主要应用于脏腑病变及相关组织器官病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61709274e7228731.jpg)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约与肩相平。主治:热病,中暑,咳嗽,肩背痛,等小儿惊风等,它是清热要穴。
大杼: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肩背痛等。
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一寸五分。主治:伤风咳嗽,多涕,鼻塞,胸背痛等。
膏肓: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三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主治:气喘,吐血,盗汗,健忘肩胛背痛等。
神堂: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三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主治:咳嗽,气喘,安眠,胸腹满,肩痛等。
大包(脾之大络)在侧胸部,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主治:胸痛,气喘,全身酸痛,四肢无力等。
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身热头痛,惊厥,也可促进生长发育。
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月经不调,带下,腹痛,泄泻,腰脊强痛,泌尿生殖疾病等。
至阳:位于第七棘突下,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主治:心,肺,心悸,咳嗽,胃痛等。
胃脘下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主治:消渴(糖尿病),呕吐,腹痛,胸胁痛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7040af4c1f0d04f3.jpg)
第四环节,现场演示背部刮法
理论学习结束后,由刘主任示范背部的刮痧手法,示范完毕后,由参与者两两组合,开始互刮学习。
背部刮痧法:
1、站位要求:患者取坐位,施术者取站或坐于患者背部(新手可侧位站于背部)。
2、执砭要求:执砭45度,沉肩、坠肘、悬腕、松跨,下盘要稳,腰保持直立。
3、从风府,风池,安眠开始刮依次刮完颈部五条线,一寸一寸自上而下的刮。
4、从大椎开始,依次刮完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这五条线,再刮试肩胛部,直至刮完整个上焦。
5、刮试中焦和下焦的方法,同上焦的刮试顺序一样。(如何判断刮痧是否刮透,一般刮至不出新痧,或者是毛孔全部张开,不留空白为宜)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cb5a2ce9947d1ea1.jpg)
疑难解惑
互刮交流会上大家提出疑问?问经常失眠,刮痧能解决吗?
回答:刮痧可以解决失眠的问题,根据子午流注表,一般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是胆经和肝经循行的时间,我们自己在家里处理的时候,可以经常刮拭全头部,特别是胆经循行的侧头部,着重处理安眠穴和一些神相关的穴位,如神门穴,神庭穴,神堂穴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a93d9fb30a5c2cce.jpeg)
手上有湿疹怎么刮痧越刮越多呢?
回答:根据李老多年的刮痧经验,刮痧后湿疹越来越多是引邪出表的现象,反应体内毒素在往外排出,大家在家里刮痧时,多刮拭湿疹处,再打磨,湿疹下面有非常多的黑痧。再配合开四井,湿疹会越来越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d6a70a230642506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cc96e17edd4fbe07.jpg)
以下是互刮交流会的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b743a427db2de27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e7b3366d520608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90361/f41b69807ec0c9df.jpg)
互刮会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结束,大家对李氏虎符铜砭刮痧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掌握了更多刮痧的要领,李老总说:要让虎符铜砭走进千家万户,藏医于民,民不疾困!我们感恩李师,更加努力,传承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