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散文人生旅途

饺子里包的那些故事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283人  静待花开芬芳来

南方人与北方人饮食上喜好不同,南米北面,不过,餐桌上也有一种南北人都喜爱的食物——饺子。

饺子的起源传说就在我们豫西南地区的南阳。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医,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穰东人,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便为良医。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是今天的饺子。

后来,人们心里记住了张仲景的恩情,每逢冬至和过年都要包饺子,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之一。

饺子别称很多,在我们老家也叫做扁食。经过上千年的饮食文化传承,饺子的花样、吃法、馅料甚至寓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月牙形,元宝形,扇贝形,还有一种百褶边的,鼓囊囊的圆肚子像个小猪一样。总之,每一双巧手包出来的饺子,各不相同。我也会包饺子,但是我包的饺子通常塞不进去馅料,一个个饺子像饿扁了的肚子一样,我想,别人包的可以称为饺子,我包的也只能叫扁食了。

以前吃饺子只是用清水煮熟就可以了,现在不但可以分清汤煮,浑汤煮,还可以油煎、清蒸,等多种做法,还有一种做法——钱串,即把饺子和面条混合着一起来煮。饺子做法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都是皮裹着陷。

不过在馅料上也不断地翻出花样,除了各种肉馅的,还有海鲜馅的,各种时蔬素馅的,甚至还有水果馅的……如果一一罗列出来应该有上百个品种之多,有的地方推出了饺子宴,不得不令人惊叹,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情深。

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饺子的寓意。原来张仲景推出的治疗冻伤,再到后来的果腹疗饥,直至今天,各种美好的心愿与祝福都包进了饺子里面,饺子皮里面包容的除了馅料,还有不外流的财富,举家的团圆,安逸的生活,美满的爱情……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说明了饺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喜好喝酒的人能直接用饺子下酒,美其名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过年人们在包饺子时,常常将硬币、红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红糖代表着来年的日子更甜美;枣和花生、栗子寓意家里早添贵子,多子多福;钱币则是象征着财源不断。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饮食文化,那些肯德基、汉堡之类,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冬至饺子夏至面。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或者说是民族饮食文化。其实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早已经过了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原来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饺子,现在随时都可以去超市买回来两斤,饺子早已走进工业化的时代。

吃着吃着,人们又怀念其原来手工饺子的味道来。一家人围着一盆子饺子馅,一个人擀皮,锅拍上一圈一圈地码着形状各异的饺子。还没等包完,小馋猫们就开始着急着想吃,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那个童年的谜语:南边来了一群白布鸽,噗啍,噗啍下潭窝……而大人也总理解孩子们的心思,总会先下出来一锅,让老人孩子先吃着。这时就会有人主动去烧火,先把包好的饺子煮出来一部分。

      肉馅的饺子比较耐煮,通常浮起来后再往里面续几次水才能煮熟,称为几滚。三五滚后,大人先捞出来一个,让孩子们尝尝味道和熟了没有,孩子们其实早已经馋的直流口水了,一边咬着饺子一边吸溜着凉气,“熟了,熟了,熟了。”其实,那么烫嘴的饺子,孩子们哪里品得出滋味啊!

        捞出来的第一碗饺子,必定是先递给家里老人的。而老人们则把这碗饺子摆在灶台上,放平筷子,嘴里默默地念叨着什么,敬灶神或者敬耶稣,让这些神灵先吃,以庇佑家人。那时好奇,眼睛死死地盯着灶台上碗里的饺子,看这些饺子会不会突然就少了一个。今天想来,老人们的念叨就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对家人的美好祝愿,这些美好的童年印象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农村的人们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言语来表达爱,所有的质朴、敬畏和孝心都藏在了这第一碗的饺子里。

这么多年来,我印象中最好吃的饺子是在部队吃到的。那是到部队的第一个春节,经过三个月残酷的新兵训练,我已经适应了部队的生活。那时候还没有速冻水饺,连队一百多人吃饭,炊事班包饺子肯定是包不出来的,但是连队还是想创造条件出来,让大家吃上一顿新年的饺子。

大年三十的下午,除了值班的人员,我们新兵都到炊事班帮厨,和面,洗菜,炊事班长指导着制作馅料,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切准备就绪。晚饭后,每班都拿着几个洗脸盆子来到炊事班里,谁也不嫌弃这盆子曾经洗过脸,洗过脚或者洗过屁股了,假干净的同志只能饿死。一盆子肉陷,一盆子活好的面,还有一盆子干面,再带着一个蒸馒头的大笼屉回到宿舍,擀面杖就是临时找的几个啤酒瓶,把笼屉架在几个小马扎上,笼屉上面铺上几张解放军报,堵住笼屉的小孔,报纸上再撒一层的干面,防止包好的饺子粘在报纸上,就这样,我们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十二个人忙活到大半夜,终于包好了一笼屉形态各异的饺子,这些饺子就像基因突变过一样,看着让人忍俊不禁。

班长交代,早上一定要抢先去下饺子,晚了只能喝饺子粥。班长是个第五年兵,还是有经验的。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很兴奋,五点多,天还没亮,我们几个人兴奋地架起笼屉跑进炊事班,其结果前面已经排号好几个班了,一共十五个班,等我们下饺子的时候,锅内残留的烂饺子很多了,已经成了一锅饺子粥。由于饺子在报纸上逗留的时间过长,馅料的水已经洇湿了报纸。两个人抬着笼屉,一个人往锅里扒拉饺子,饺子则顽强地粘着报纸不想往下掉,我们抬着笼屉一下一下地抖动,结果,哗啦一声,几张解放军报带着饺子一起坠入直径一米多的大锅。我们面面相觑,哭笑不得,除了用铲子捞上来几片大片的报纸,其余的就随饺子煮吧!

热气腾腾的一桌子报纸饺子粥,班长过来看到这一幕,挑了两筷子,说:“你们好好吃吧!”连指导员走到我们跟前,看着我们碗里的饺子,咧嘴一笑,“小伙子们,真是热爱学习哈!不错!不错!”

我们强憋着笑,一边捞着碗里个别成型的饺子,一边辨认着报纸片上的字,谁也没有觉得脏,好像油墨的毒已经成为了调味剂。再看看其他班的人,都在有滋有味地吃着。我想,那几个后来下饺子的班也一定吃进肚里不少知识吧!

每当吃饺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顿终身难忘的报纸饺子粥。原来,开心就是最好的饭菜。

冬至,朋友圈不断有人提醒:不要忘了吃饺子哟!我心里回答:放心,我忘不了的,美好生活与饥饿无关,它需要有仪式感。

今天,我看到了几句话:人生就像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捏一下,被开水烫一下、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

静待花开/2018年冬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