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声自由写

修稿与退稿,哪一个更好?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2人  艾熙子

作者:午后三点


01

对于写作,我是一个大龄新手。

听了一些关于网文写作的讲座之后,自己尝试着写稿投稿。很幸运,第一篇稿件就被某公众号录用,而且顺带给了一个“福利”,编辑让我以该公众号的名义写一篇感恩回馈的文章,我自己觉得难度不大,就欣然接受了。

我平常上班较忙,晚上回家的时间都给了的孩子,想起只能用碎片时间来写这篇文稿,心中不免有些焦躁。为了保证写作期间的思路不被打断,我索性请了一天假在家里写。

02

文章写完了,自己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是一气呵成,思维除了给单位各种各样的电话打断外,我还发现写着写着就没什么话可说了,不禁感慨,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发给编辑的时候,觉得自己都觉得不够好的文章编辑可能会更不入眼。鲁迅先生说 “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这种情况我也每每遇到,所以心里有点惴惴。

担忧是担忧,却并不害怕拒稿,因为写作学习群中不断有人分享投稿经验,他们说稿件被拒这件事情是常态常理,不必放在心上,在被拒稿方面我从群友身上获得了免疫。

03

事情往往有你想不到的地方。编辑联系我,让我对稿件进行修改。接到指令后我还很高兴,必竟这比退稿要好。

打开文档准备修改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我反复听编辑的留言,仍然找不着北,只好操刀进行修改,改完第一段后,觉得跟第二段内容不衔接,又改第二段,改完第二段,又觉得第一段文字太少,又补充第一段,补充过后,觉得和结尾有重叠,于是修改结尾,改来改去竟然觉得还是原来的写的要好一点。

哎,郁闷至极。忽然想起,小时候想把妈妈做的裤子修改的窄一点,于是自己偷偷的动手修剪,剪完后一比,发现两条裤腿一条窄,一条宽,于是就对宽的那边二次修剪,剪完了发现刚剪过的这一边又窄了,于是就又剪另一边,剪来剪去,把一条裤子的两条裤腿修的胳膊都装不进去了,生生地把一条裤子给剪废了。

04

从儿时剪裤子的记忆上,我领悟到,修改文章亦如剪裤子,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裤子现在是什么样子要心里有数,裤子要修成什么样子心里也得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修出满意的裤子。否则我们把裤子交给裁缝师傅,修一下吧,师傅问你:怎么修?你说:裤子长了,修短一下。师傅又问你:要多长啊?你说:你看情况修吧!结果师傅蒙圈了。其次,裁缝师傅必须有应有的手艺,如果在及以上不能得心应手,结果就如我小时候一样只能把一条裤子修废了。当然现实中应该没有像我小时候一样得蹩脚的裁缝师傅,也不会碰到我举得例子中的顾客。

05

对一个写者来说,稿件被要求修改是不是说明比退稿更好呢?

这一点我也想举例说明。比如你在郊外探险,需要从山下到达山顶。你到某一处陡壁时上不去下不来,只有左右可以挪动,有一个人跟你说:此路不通,你换条路吧?你可能马上换了别的线路,而且你新换的路线可能更快的到达山顶。但是如果这个人跟你说:你头顶有两米是悬崖,如果你想法过了悬崖后就一马平川了,我指挥着你爬过悬崖吧,你会怎么做?每一件事情上都有变数,有些时候不能用简单的好和坏来区分,唯一能做的事,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积累能量!


作者:午后三点。职业经理人、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培训师、俩宝妈妈。借一双耳朵给我用,说一段暖心的话给你听。

声明:文章为本人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号:午后三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