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芳华》||那年的悠扬,重叠了时光

2020-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风烛瘦

再见《芳华》已是时隔三年之久,只是那时屏幕前的唏嘘悲叹如今却在字里行间流转。

那个初秋,仿佛一柄铡刀,劈开了寒暑,也劈开了命运,一半是巍峨耸立的高山,一半是不可见底的深渊。

刘峰的出现,仿佛带着世间所有的炙热和温暖,他用尽全力,释放着善意,温柔对待着每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过往,那些柔弱的文工团女兵,行动不便的括弧,和那个风雨中危危欲倒的红楼。

在刘峰的修修补补中,红楼不再老迈,人心不再轻浮,便是眼高于顶的文艺女兵们,也收起轻蔑的目光。在平凡的生活中依旧光彩熠熠的刘峰,不但成为人人心中有求必应的“雷又峰”

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标兵,代表军区,四处演讲。

入党,提干,未来的道路如此光明,他是一颗太阳,挟着暖人的光,光照万物,温暖人间。

人得有点人性,之所以为人,总得有点人的臭德行。刘峰的完美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圣人,完美的人格越是完美,所具有的藏污纳垢的人性就越少,所有人性的丑恶伦常都不应出现在这个人的身上。于是,在刘峰小心翼翼的掏出自己内心的秘密时,所有关于他的美好,一瞬间化为丑陋的伪装,也将他一下踩入痛苦的深渊。

即便刘峰好的缺乏人性,但每个人都忽略了他依旧只是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只是他把那份爱掩在深处,羞于启齿,当在那间闭门闭户,远离宿舍的美工车间里,刘峰对同为文艺兵的林丁丁吐露心声时,收获的只有恐惧,哭泣,和尖叫。

标兵成了流氓,英雄成为败类,文艺兵下放到伐木连。

“一九七七年那个初秋,刘峰被我们逐出了红楼,在他临行前整理行李的那个夜晚,小曼爱上了他。”

何小曼也许那时并不知道,那个分别,不是终结,只是开始,这个让她感激深爱了一辈子的男人,最终会在他的陪伴下走到终点。

爱情的火花总在不经意间撩拨着少女的情怀。小曼的畏惧和冰冷是来自于他的家庭,父亲的自杀,母亲的改嫁,寄人篱下的胆战心惊,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淡漠。十五六岁的女孩,如同她瘦弱的身体,在鼻翼嘲讽中倔强的坚持。

她是所有人取笑的对象,她不是真的不在乎,只是小心翼翼的把自己藏了起来,怕被人注意,怕再次成为笑柄。可即便再怎样隐藏,也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当何小曼被搭档嫌弃,暗自伤痛时,刘峰出现在她身边,陪她一次次熟练动作,把她一次次举过头顶,何小曼的心里,深深的留下了他的烙印。

青涩的梦还未来得及开放,便已经凋落,刘峰下放连队的前一天,她放下矜持,用尽了这辈子所有的勇气去为他送行。

“也许小曼是我们中唯一一个真正认识刘峰善良的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那夜,说了那么多,却把那三个字紧紧压在心里,最后的面对,只是分离。

不久,小曼也因为政治错误被处理下基层,没人知道这是无心还是有意。

“小曼走了一年了,我们对她的歧视、迫害还在缺席中进行。”一如当年刘峰离开时的冷言冷语。

命运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你无法掌控他的变幻莫测,在被处理到陆军医院后,何小曼的命运仿佛逐渐光明,恋爱,结婚,平淡而幸福。

中越边境战争爆发,刘峰忍着失血不止的伤势,为供给车之路,差点命丧黄泉,也把曾经为他带来耻辱的右手,永远的留在战场。何小曼面对着无数永远沉寂的年轻面庞,只怕在其中分辨出丈夫和刘峰,她用瘦弱的身体,无惧枪弹,搀扶起伤员,只为多救一个战友。

他们都成了英雄,所有荣耀的光环随之而来,刘峰选择退让,何小曼精神却在丧夫和荣誉中不堪重负。

所有不经意的重逢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再次的相逢,他们却没能像所有有情人一样终成眷属,因为那个会爱的刘峰,在林丁丁喊救命的时候,就死了,没有人能救活他,即便是何小曼。

最后的时光是小曼陪他走过的,小曼是满足的,即便弥留之际的琐碎知觉里,也会惦记那些出现在小曼身边的琐事,如何不让她满足。也许这时的他们,早已骨血相融,成为不可分离的亲人吧。

生命像是一首长谣,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副歌的高亢激昂,却总也抵不过结尾的余味悠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