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二八法则,你会运用吗?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好尹先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早就计划好了要做某件事,到了要行动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拖延?

比如早上就想好了要把放了几天的衣服洗了,到了晚上时,又安慰自己明天洗也可以;

再比如今天的工作没有完成,计划今天加个晚班把工作做完,可在不知不觉中又掏出了手机刷起了小视频 ,或者和朋友在微信里聊天聊的飞起,到发觉自己还没完成工作时,时间就已经很晚了,所以心安理得的回家睡觉去了 !

那么我得说,你做事的能力不够!

前两天在悟空问答里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做一件事情跟能力有关系吗?

我也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大!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的储备、意志力强弱程度、力量的大小和行动的执行力都是能力的体现。一个人能力强,小的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大的方面,可以影响整个人生的走向!

当然,做事的能力是要方法的,做事的方法好于不好也直接决定你做事的效率和达到的效果。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也称“二八定律”。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样,我们进行或面对一件要处理的事物和问题时,要抓住事物或问题的少数关键点,而不是毫无头绪的蛮干,或者直接不干。

比如,你很喜欢读书,可是总感觉自己读的很慢,一本书要读一个月甚至几个月。

为什么会这么慢呢?其实,读书也是讲究方法的,我们也可以运用二八法则来读书提高你的速度。

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速度很重要,读书也是一样,所以应时代的需要,很多教我们速读的书籍应运而生,小编也大概的看了几本,实用不实用暂且不说,但大体的方法还是运用了 二八法则的规律。

总的来说三步搞定:

1.先了解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基本上每本书的开篇会有作者的引言或序言,这个步骤比较简单,但也很重要。

序言是作者自己用心花时间写的,用于读者了解书中所讲的大概的方向和含义,更重要的是,序言中往往有作者思想的精华所在。

2.目录

有的书为了保持神秘性,没有目录,但大多数的书是有目录的。我们开始准备看一本书时,可以先看看这本书的整体结构,了解一下作者的整体思路。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书都是人写的,每本书都是作者的经验和观点,我们看一本书时,看一下目录,顺着目录了解作者写文思路,就好比你在了解一个人的想法。

小编从很多作者的观点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其实就是和作者交流!

估计有很多朋友读书时根本不看目录的吧?认为目录没有什么用,其实不是的,没有用处的东西作者怎么会花这个时间写上去,目录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与思路,仔细看看目录就会对这本书的结构和思路有个整体的了解。

3.找关键词,与作者共鸣

很多人看书,喜欢一字不漏的看下去,而且喜欢从头看到尾。其实,除了小说以外,其他类型的书籍,只有大概百分之二十左右是作者的主要经验和观点,其他百分之八十都是根据主要论点所延伸出来阐述而已,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论点更加饱满和鲜明,起到让读者深以为然的目的。

如果不是你特别钟爱的小说类的书,那就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寻找书中各自单篇中的自己心动或在意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可能也就是作者的论点所在。

再对关键词中所作出的延伸阐述加以仔细的阅读,你就可以基本了解这篇文章所要讲的含义和观点了 !

同理,每篇中都运用此法,不必一直不漏,一句不落的阅读,你的阅读时间会大大的缩短。

那么工作中如何运用二八法则呢?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开玩笑的说,谁要是挖走了微软公司最重要的约占百分之二十的几十名员工,微软可能就完了 。

这说明什么?说明极少数的核心人才,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就好比行军打仗,将领是这只军队的灵魂一样。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

职场如战场,如果你不想只是做一个小兵,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么你就得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运用正确并高效的行动方法。

举个具体的例子

假如你是做广告策划的,你得学会抓住策划方向的重点。

你可以去整理下公司的相关数据,去寻找你们公司其中20%最重要或者广告业务最频繁的客户,针对他们对广告策划的要求和特点来做深入的研究。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就是这20%的重要客户,就像一个公司的运作主要依靠20%的核心员工一样。

如果你的策划案只能满足其他80%的普通客户,就算你再努力,你也重要不起来。

相反的,你如果你的策划案能经常让这少数最重要客户满意,你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三好尹先生原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