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优秀产品经理
一、用户产品与后台产品的差异
1.用户产品关注的重点
(1)解决方案与功能
用户产品在日常工作中思考更多的是,通过某一个解决方案或功能解决某些用户在某一场景下需求,通过设计解决方案和功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从而带动产品价值、收益的潜在增长。用户产品更多时间是直面用户的,通过产品的界面与用户进行“交流”,所以作为用户产品来说,通过用户访谈或用户使用产品的数据,更容易发现用户的问题。
(2)实现逻辑及流程
在设计解决方案和功能时,用户产品要考虑前端的交互逻辑,即有哪些用户角色会使用,分别使用哪些功能,同时基于这样的业务逻辑的业务流程是什么。通过合理的业务逻辑及业务流程设计,减少用户的操作路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界面原型
显著的功能入口,合理的界面元素布局,是吸引用户使用、提升用户转化的必要条件,作为与用户直接“交流”的界面原型来说,是用户产品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界面原型也是对解决方案/功能业务逻辑,业务流程的用户化,转化为可以让用户使用的媒介。
(4)数据
数据是最直观评价一款产品,一个功能点好与坏的指标之一。产品或功能上线后,通过埋点或其他可视化分析工具分析上线后的使用量、转化率、收益等指标,判断上线效果,同时为下一个迭代的优化提供指导建议。
2.后台产品关注的重点
后台产品与前台产品有些不同,后台产品的用户可能是后台交互的其他业务系统,也有可能是用户产品经理,后台产品要么为前端业务提供支撑,要么配合后台其他业务系统的交互流程进行优化迭代。
(1)业务理解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作为后台产品经理,首先要成为相关业务的业务专家,对后台业务流程(正常流程和各种复杂的异常流程),业务系统的角色定位以及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等等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只有成为业务专家,才能通过产品的规划,功能的规划,保证业务的稳定甚至高效率的运转,通过保证后台业务系统之间的运转,以支撑前端用户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2)关注交互逻辑
这里的交互不是指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而是前端产品与后台产品,后台产品间的交互,交互主要分为三个维度:
业务交互:业务交互即针对于某一个业务场景,不同的业务系统完成哪些任务。基于不同业务系统的角色定位,对应的业务系统都会承担相应的职责,所以在分析业务交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某个功能在某一个业务系统来做是不是最优的方案。
流程交互:确定好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职责后,就是基于业务流程,前端也好后台业务,不同流程节点对应业务系统要完成的任务。
数据交互: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本质上就是数据的交互,通过系统间交互,完成对数据的传输、处理、存储,保证前端业务的正常流转,保证用户正常使用产品。
(3)基于问题/数据,优化业务流程作为后台产品来说,常常与业务系统,业务流程打交道。对于后台产品来说,在保证业务流程的稳定前提下,更多的是通过对后台业务流程的重构、优化,来提升系统之间的交互效率,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OTA平台为用户提供酒店为例,用户在前端页面上看到的酒店产品,在后台产品视角来说,涉及到了OTA平台自身的前端产品与后台产品,还包含酒店对应供应商的业务系统,用户在页面点击预订的一小步,对于后台业务流程来说要先通知自有后台系统,在对接外部供应商业务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业务交互才能准备告知用户酒店是否可订,但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及时反馈,就需要后台业务系统之间流程的稳定高效,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预订成功率。
二、用户产品应该如何提升后台产品思维
上面提到了用户产品与后台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对于用户产品来说,如果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要培养用户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对后台产品的能力有所了解。以最明显的一个差异来说,用户产品更关心产品与用户的交互逻辑及用户的使用流程,但是这些的底层都是靠后台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所实现的。如果一个用户产品单纯考虑自己的前端业务流程而忽略后台的业务流程,这种方案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最终无法实现的。
后台业务的正常流程、异常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前端用户使用的体验,所以对于用户产品来说,如果在设计方案时不考虑后台业务逻辑及流程,那么在需求评审时方案一定会被怼的(原谅我日常“怼”前端产品,实在是他们在设计方案时压根不考虑后台业务逻辑和流程交互),同时即便产品或功能上线,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bug。对于大公司来说,用户产品和后台产品是分离的,对于小公司来说可能一个产品既负责用户产品又负责后台产品,无论哪种,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用户产品,一定是前后台都了解都能掌握的,否则,产品上线后有一大堆的坑等着你去踩,等着你去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