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
读书的好处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转化的,并不是看几本或者几十本就可以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读书不是求得数量的增长而是质量的上升。
自古以来中国就推崇读书人,有不少凭诗动天下永留史册的人。在现在也同样,出口成章如董卿,不仅得到同行钦佩,立为学习目标,也让我们这些各年龄阶段的人仰慕不已。很多自媒体大咖在撰写读书所带来的好处时就会举例董卿,因为她外形美丽,气质优雅,饱读诗书且能把控宏观和观察到微末细节。可是这些都是她每天每天的习惯阅读和随时书写的积累,且她有着自己过硬的专业,读书对她来说是爱好,是享受更是辅助。
小学时要写作文,老师让多买些书看看,说多写作文有帮助。我就买了,我记得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我第一次阅读文学性书籍,有点感动,可是要说出来哪里感动,我讲不出来。偏巧这本书是畅销书,很多同学又没读过,我读过倒有些可以卖弄,也从此我回答我的爱好时就变成了看书,但其实我更喜欢看爱格、花火这样的言情小说,那本书我早就弄丢了,连男主人我都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了。那个时候情节跌宕起伏的娱乐性书籍更能吸引我。
后来在大学时,除了大一上课时间多一些外,到了大二基本都是上学有课,下午没课的状态了,所以我其余的时间都泡图书馆。图书馆冬暖夏凉,囊括言情、专业、文学、历史、心理等等有意思的书籍,我每天带着书包窝在一角,晴天晒晒太阳,雨天看看风景,日子过的甚是享受。《飘》中的郝思嘉自私任性可是她在生活的磨难下却越挫越强,成为实业开创者。《百年孤独》中一家的兴衰是一部被欲望和不节制打败的历史,充满了荒诞性却引人入胜,久久回肠。这样的经典名著阅读它并不能立马变现,帮助我提升成绩或者人际交往能力。但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每个人物给我带来的思考和震撼是一直在的。而且我性格喜静,社交圈小,多了个可以在休闲时去做的爱好于我而言也是一种享受。
上班之后因为时间不在那么充足,我下载了喜马拉雅和十点读书APP,但是听书和看书的感觉完全不同,看书时,我的眼睛在看,脑子在思考,心在感受,而听书时受主播朗诵时的情感表达,我会跟着她的思想走,独立思考的成分变得很低,忘记的速度会变得的更快。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一天1-2小时的纸质书本阅读,也会记笔记,偶尔也写写读后感。如果哪天我不想看书,我就不看,我不会强迫自己,因为喜欢做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不需要特意去坚持的。当每天去刻意强调坚持时,大脑意识会觉得这是件痛苦的事情。即使我是希望喜欢的事情可以转化内力给我带来收益,但是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已经带给了我快乐。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读书,各种读书媒介都应运而生,但我依然认为纸质的阅读给我带来的幸福度更强,阅读的连贯性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