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籍,有时候挺可怕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博览群书的人。
这几年,我也在刻意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
我的读书野心有点盛大,以至于买了太多书,压根儿没有那么多时间完成阅读。
读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后,感觉还不错,立即买了《夜色温柔》。
阅读《夜色温柔》,快乐很少,困惑和痛苦很多。
去年阅读第一遍时,不知所云,很快就弃读了。
今年耐着性子勉强看了一遍,依然是不知所云。
最近正在二刷,有点死磕的意味。
今天花了很长时间,二刷到100页左右,痛苦不堪。
尽管整本书没有太多艰涩难懂的语句,依然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完全陌生的文化背景,100年前的时代,和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加上文绉绉的翻译,这本书就像不是天书的天书一般。
阅读体验太差了。
毫不夸张地说,阅读这本书令人倍感沮丧。
刚才,我几乎要陷入这种沮丧带来的情绪泥潭了。
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自我质疑。
我的阅读能力这么差吗?
浪费这么多时间看这些所谓“名著”,有任何意义吗?
自己是不是吃饱了撑的,非要如此“折磨”自己。
最后,我只能弃书而逃。
不得不说,逼着自己阅读不适合自己的书,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无论这本书多么经典,多么久负盛名,我仍然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
阅读其实也是一场相逢,需要作者与读者的某种心意相通。
对于读者来说,书一直在那里。我们只需要一个好时机、好状态。
昨天晚上我没有休息好,今天有点昏昏欲睡,阅读不畅快只会令人恼怒不已。
过去,我对于阅读的理解太简单粗暴了。
我想,大部分文学书籍只要认真去读,应该不会有太多障碍,应该可以读懂。
谁能想到,很多书读完之后,可以“一知半解”就不错了。
《百年孤独》、《尤利西斯》和《我的名字叫红》这样的天书,我压根儿就不敢列入书单。
《夜色温柔》和《生命无法承受之轻》这样的书,读完之后令人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
以后,还是要尽量选择轻松、愉悦的书籍来读。
人生不易,实在没有必要在看书这样的事情上“为难”自己。
今天早上醒来较早,我起床后立即跑去看我种植的多肉植物。
娃爸也是如此。
我说他,昨天埋怨我买太多,今天为何又来观赏我的植物?
他不置可否。
单调、枯燥的生活之余,我们都需要一点新鲜感,需要一点小刺激。
我曾经寄希望于阅读。
通过阅读看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犹如水中花、镜中月,模糊不清。
阅读也要带着一颗平常心。
不能奢望阅读给我们带来太多回馈。
尤其不要选择那些不适合自己风格的书籍。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文学书可看可不看。
文学是现实世界中失意者的逃遁。
我们尽量要避免成为“失意”者,不要沉溺在文学书籍中。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不要总寻求“感同身受”。
面对现实,争做强者。
文学书籍,有时候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