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图像说世界 ,画书画课画活动 | 创作人访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5436/c2b77e211ea9e52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5436/63611c635653b1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5436/30a301a583b3553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5436/ade524242ac7c064.jpg)
写在前面
最近我们采访了一位创作人,信息图像设计师木木,她用图像描绘世界的样子。她用图像画抽象的书,记录活动,做会议“翻译“……
她曾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17年,不断挑战新环境,从前台采购到秘书外贸,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对管理类书籍有很直观的感性认识。
她曾想做一个漫画家,报考相关专业没有实现梦想。
多年之后,她终于走上了最想走的路。 开始用图像画一本抽象的书,是在一个管理类读书会上,创立画书品牌,开启信息图像设计事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什么是信息图像设计?什么是画书?图像有着怎样的力量,她身上有怎样的创造力量?让我们来听听木木,一个信息图像设计师的创故事吧。
嘉宾小传
【姓名】木木
【坐标】上海
【职业】信息图像化设计师
【标签】画书,学习,画书会创始人
【爱好】阅读,画画,追剧,美食,摄影
【我可以分享和希望连接的方向】
2019【十二颗核桃】多元思维建构计划
希望连接爱阅读、爱学习、爱视觉呈现的个人或群体合作
【我正在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正在信息图像化的道路上每天修习,希望能借助图像化的力量,帮助更多人更好的进行观察、思考和输出 。
一个内部创变达人
最近一次见到木木,是在一个新年分享会上,许久不见看她状态很好。听她说起自己从一个17年工作经历的地方走出来,投入信息图像设计,有些好奇,什么样的决心让她放下经营那么久的工作?
原以为她会说很多,木木似乎并不想说一个故事。她说,我没有想过耐力好不好,都是因为兴趣。
“在一家公司工作17年多,但换了三个行业,我的职位也换了六七个,大部分时间一直处在学习新鲜事物的状态中,我喜欢这种学习状态,就一直做下来。后来种种原因,在公司里这种学习和转岗的机会少了,就开始到公司外去寻找各种机会。 这应该就是从内部创新到外部创变吧!”
“我并不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人,即便这件事我明白我是喜欢的,在离职前我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做准备,确保可以在一段时间没有生活顾虑才开始,我是在稳妥前提下再随心而动的人。“
对于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来说,任何地方都好像是他们的创新练习场。恩,兴趣导向,创新创变,做好准备。这样的心态,如何不能带动更多人?
她用图像做“同声翻译“
木木为我们分享了一个画面,她正在专注作一张大画,不是艺术家的泼墨,更像是一个即兴作画的活动家。她在画什么?
这是她在一个企业的活动现场作画,木木在三块1.2x2.4米的大板上把一天的活动内容用图文形式记录下来,做活动总结和复盘。这一天的活动有领导讲话,访谈,还有培训师带领大家做活动,参与者讨论环节。
整整一天的活动,有三块板画下来,这好像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更多是一种对管理熟熟悉,活动全程的把控,理性的思维碰上感性的呈现。从抽象到形象,就好像是在活动现场做图像的同声翻译。木木说,每次完成这样的图像记录后,很有成就感,也很刺激。
信息图像设计的机遇
什么是信息图像设计师?
信息图像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文字或语言按需要设计成图文形式,帮信息发送方更好表达和传递信息、让信息接收方,更好对信息进行观察、理解、思考。
从木木最近一二年的经历来看,这个职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有很多企业和组织会想要更好传递信息,像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制度条款等都可以做到图像化传递。 所以收入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实现。
她正准备选择合作一个领域,通过长期项目合作,探索信息图像化的更多应用价值,获得经济和影响力的收益。
木木说,这个职业最需要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力、图像的表达力,还有信息与图像之间的转换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如果要做现场,要求这些能力更加熟练。投入的个人成本就是要在这几方面有更多练习和修炼功夫。
我们听起来,似乎不那么容易,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和宏观认识,还需要图像表达专业度,即兴作战能力,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才能实现。
信息图像设计和画书又有什么联系呢?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想做信息图像设计师,画书是一个很好的日常练习途径,前面说过的四个必备能力,在画书中可以得到综合提升。
十二核桃“画书“ 多元思维实现
在2018年的画书会(画书爱好者交流社群)开启了一个全新项目,叫做十二颗核桃,每月画一个领域经典书籍,学习这个领域的思维模式,丰富自己的多元思维框架。
这个项目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画书是在阅读一本书时把想法都用图文形式画出来。可以是作者观点,也可以是读者在梳理思考后对内容的一次再创造。
有伙伴说,终于可以好好读完一本书籍了,比如画物理科普书《物理世界奇遇记》,如果不是因为很多人在一起画,这本书不可能看到底。还有人说开阔了眼界,不看历史书的伙伴,从《人类简史》打开了一个新的历史世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刷新了很多观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一些人印象中多是权利的争夺,但这本书从制度演变的角度来讲历代政治,制度如何制定,结合工作,为更多人制定完善制度提供有用借鉴。
一些书中的底层规律,可能完全改变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观点。
画画,原来可以这么理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创变,一种走向更深层的思维建设。
木木从古典《跃迁》的画书进入新的思维阶段,分析趋势(当下和未来的趋势)、掌握底层规律(不同领域的底层规律)和组织联机学习(交换知识模型交流),她仿佛进入一个新世界,后来的决定和发展方向都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画书似乎可以成为一种知识付费产品?从这个角度,画书实现变现?对于我的这个角度,木木表示可以理解或许会考虑。
新的领域,新的提升和开发更多可能性,创变的魅力正在于此。
梦想和原生工作是推手
木木最初和画画有关的梦想是漫画,她说高中时喜欢看日漫和台漫,梦想过当漫画家。
“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机会这么多,现在也不完全是当时梦想的状态,不过现在画的东西比画漫画更有意思。因为它在引导我,让我的生活更接近我的理想。”
探寻梦想和原生工作也许能找到今天行为的潜在因素。
木木最长的一份工作做了十七年,从前台文员 采购一直到总裁助理。这份工作带给她的不仅是看得见的经验和实力,比如编写并执行全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各部门的规章制度,积累不少行业经验。
更重要的是习惯了学习与挑战,当下信息图像化设计和画书的工作一直都处于这个状态。她的经历,对理解企业图像化的需求有很大帮助。
这样看来,她的梦想和原生工作仿佛推手,推动着她不断挑战和深入信息图像化领域,成为一个更成熟的设计师。
木木是在上海生上海长的,她觉得上海是一个很国际化很多元的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很多有才的人聚集在这里,包容性很强,机会也很多。 家庭又给她很大的自由,让她可以在没有太大顾虑的情况下去寻找自己的乐趣与人生方向。
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给了木木可以更多创造发挥的土壤和环境。
挑战困境和迎接惊喜
她没有停留在梦想中,而是把梦想和现实牵了红线,诞生了今天的画书,信息图像化设计。困难再难,办法和惊喜也总是多的。她在这个几乎全新的领域,做一个开创者和不断在实践中突破的人。
她曾遇到的困境有很多,画的东西自己不满意,作品客户不满意,一个月也接不到一个活,要画的书又长又难懂,接到完全没做过又不想放弃的单子,想做的活动没什么人参加,忙的时候生活作息会一团乱。
太多了,如何面对呢?叹口气,深呼吸,继续努力,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爬过去 。这就是她的态度。
庆幸还有一些惊喜,就在去年,她在空闲时画了得到上的产品思维课,有人介绍她认识了课程主讲梁宁老师,画演讲课,有人介绍她认识了AHASCHOOL的王雨豪老师,画结构化思维课,被一个编辑朋友看中赚了笔稿费。原来只是自己学习做的图,意外获得很多连接,影响力到现在还在继续,这也让她从感性上再次认识了分享和连接带来的涟漪效应和力量。
画书,画活动,画课程,画那些理性和感性的融合,只要还在画,就会有更多挑战和惊喜。
喜乐中体现自我价值
通过信息图像化创新实践,成为一个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美和认知精神满足),帮助更多人更好进行观察、思考和传递信息。这就是木木最想成为的样子。
她说她的想法其实挺简单,就想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过,能养活自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能帮到别人就更好了。
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她当下的选择。木木说,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在喜乐中体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