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文艺调频中国当代诗人

飘洒的诗絮 (十五)

2019-02-27  本文已影响38人  诺鸫竹隐

     

飘洒的诗絮 (十五)

        细究我爱莲之理,读书之后,肯定是深受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渠》的影响。而我的爱莲之情,则始于我一出生,我们家就有的一面大镜子。印象里那面大镜子挺大,下方有一朵粉白色大荷花,腰间一片大荷叶,连根挺出一支荷花骨朵。根下,是对头而游的两条红色金鱼。听母亲说,是她结婚时,和她最要好的堂姐和姐夫,包裹着用绳子背送过来的贺礼。可以说,是大镜子上的荷花伴我长大的。因为稍大,我有好几次,照着荷花在纸上画过好多张,直到现在,虽然镜子早已因几次搬家而不知所踪,但我还能凭记忆准确地把它画下来。

        说到《爱莲说》这里不妨录下。虽然会有许多人,至今还能倒背如流,但复习一下如我者,可能会记得更牢,且可能还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飘洒的诗絮 (十五)

        周敦颐,北宋大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开山之袓,“二程”(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其嫡传弟子。其爱莲之性早成,青少年时代即有种植经历。

        莲花之洁美,确无他花可比。即佛家亦尊之,莲花坐上为如来,为慈航。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而其“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早为精警之句而成绝唱。

        后段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周敦颐诗中有一首《题莲》

                    佛爱我亦爱,

                    清香蝶不偷。

                    一般清意味,

                    不上美人头。

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飘洒的诗絮 (十五) 飘洒的诗絮 (十五) 飘洒的诗絮 (十五)

2019.2.26.己亥正月廿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