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82)“七个家庭幸福的着力点"之
2020-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安柱
在家庭关系中要不要批评,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由于批评的对象、时空及作出批评者的身份与初心的差异等等,批评的效果往往会差距极大。在家庭关系中,往往因为过于熟悉和亲近,容易“近则卑”,也容易“熟不拘礼”,错失了“相敬如宾”基础下的精准批评的效用。如果,确实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易子而教或易亲而教”的教育与批评会效果好些,既可以寻找德高望重的高人的熏陶,也可以吸收“距离产生美”的能量。
一般而言,随着自尊心的形成,10岁以上的孩子或大人会不断的强化自己的思维认知,形成越来越独立的个人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责善”,是为了“止恶长善”,但也要尊重当事人的自尊心,避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
圣贤多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和过失,而自我意识很强的普通人或成功人士往往会盯住他人的错误与过失,执着、傲慢和偏见等错知错见往往就是这样干扰人们的认知水准的。因此,多修身和多反求自己,少批评和多关怀才容易创造有效的批评空间,或者就养成群体性的“相互责善”的定期机制和特定氛围,这些都是提升批评助人效用的好方式。
伤害家人的身体会让对方不舒服,伤害家人的思想和观念或许会让人们更加不舒服。如何能够通过心上垂直攀登和厚德修身的方式,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影响力的人,用心中的光明唤醒家人们自得其乐和追求更高层面之心的本有力量,或许是比批评更有效的一种幸福模式。
虽然言轻莫劝人,何妨惟德可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