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闲来无事,把为免运费凑单买来的《边城》读了一遍,《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想当年去凤凰古镇,还曾被导游拖着专门到老先生的故居去转了一圈,可惜那时候的我只能算是个愣头青,一点也不文艺,对于这种名人故居丝毫也不感冒,留在印象里的只有逼仄的空间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对于凤凰古镇,这个据说是边城原型的小城,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游,能想起的,也只有在廊桥上歇脚时看到的河面以及河边那一排吊脚楼,除此之外,大概只剩满大街的芝麻花生糖还略微留下些念想了。这就是所谓的旅游,被行程表牵着鼻子急匆匆来去,除了在人生经历上添了一笔到此一游的记录外,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而今次把《边城》这部不长的小说读了一遍之后,却似乎让当年的到此一游再次生动了起来,也让小说里的种种场景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故事到底发生在我的国,讲故事的到底是我的语言,所以这故事读起来就是亲切,就是舒服。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如湘西夜晚的月光般空明,又如渡口前那条溪水般清澈。小说里所有的感情和冲突,都如流水般缓缓地进行,缓缓地就像小说里茶峒人的生活,又缓又稳,在那个年代,这种平静安详似乎不那么真实。然而我却相信这缓和稳是真实的,在那样一个时代,在那样偏安一隅的县城,除了岁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撬动美好到一层不变的生活。小说里的小城几乎被世界所遗忘,那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和谐,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贵的贱的,都是如此的亲切可爱,让人怀疑这只是作者理想中的世界。然而我却相信这是个现实中的世界,在被兵乱、鸦片糟蹋之前,那些僻静的乡村,那些被高山碧水环抱的县城,那些只有勤快勇敢的行脚商人来去的地方,必然会有些与岁月同行的美好道德,任生老病死,人事代谢,牢牢把持着生在其中的一代代人的行事规则。
又想起了当年坐在凤凰那座廊桥上的场景,若抛却了熙熙攘攘的游人,那凤凰古城便只有一条碧绿色的沱江,日复一日在城边绕个圈子缓缓地流过,那些江边的吊脚楼也会随着江势排成圆弧形,年复一年地看着江水流过。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若没有许许多多的游人来来往往,这古城里的石板路上,便会是一代代人一成不变的安静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