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6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2人  林紫2016

尊敬的家长们,1月6日的上课内容为:

1.主持人体态训练

2.口部操训练

3.气息的训练

4.国五考级内容:

《牛》

属啥呀?

属牛!

呵,

多么高兴,

多么神气,

我这乡村娃呀,

属牛!

嘿!您呐,

别瞧不起牛。

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

牛可出足了风头。

文明古国印度,

人们乞求牛的保佑。

如果牛在街上闲遛,

车呀,人呀,只能在它后边走。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只有七百万人口,

而受尊敬的牛呦,

有一千万头。

咱们中国,

对牛的评价是“优”,

赞美的词儿和文章,

像花环戴在牛头。

什么“刻苦耐劳”呀,

什么“没有苛求”,

还有“吃下的是草呀,

贡献的是奶、肉、黄油。”

任劳任怨的劳动者,

被称为“老黄牛”,

用心血培育后代的人,

被誉为“孺子牛”。

甚至有人说我们的民族,

像耕牛劳作在田畴,

把神州大地,

耕织成一片锦绣。

它,朴实,

它,忠厚,

再难再苦的日子,

也曾忍受。

然而,忍受也有限度,

犄角像利剑,刺向野兽;

能顶死凶残的虎豹,

和那可耻的走狗。

对啦,人们对牛的评价,

好像也有点保留:

“慢吞吞”啦,“老牛破车”啦,

是它被贬低的理由。

要是让我说呀,

这是没把牛的脾性看透。

请问,拖拉机的外号是什么?

嘿嘿!铁牛!

力大无穷,

如牛添翼,

新时代的牛呀,

和千里马是一对儿好朋友。

呵!

多么高兴,

多么神气,

我这乡村娃呀  

属牛!

国六考级内容:

《喇嘛和哑巴》

打南边儿来了个喇嘛,

手里提着五斤鳎目;

打北边儿来了个哑巴,

腰里别着个喇叭。

南边儿提溜鳎目的喇嘛,

要拿鳎目换北边儿别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哑巴不乐意拿喇叭,换提溜鳎目的喇嘛的鳎目,

喇嘛非要拿鳎目换别喇叭的哑巴的喇叭。

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

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溜鳎目的喇嘛一喇叭。 也不知是提溜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的哑巴几鳎目,

还是别喇叭的哑巴打了提溜鳎目的喇嘛几喇叭。

只知道,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五指相争》

不知因为什么事,五个指头相互争吵起来。

大拇指昂着头说:“五指中我数老大,人们只要一提到英雄啊,楷模啊,都要把我一伸,多威风啊!”

其它四指听了都不服气。二指说:“别神气,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人们要问个路什么的,难道不靠我指一指吗?”

不等二指说完,中指就暴跳起来,大声叫喊:“我比你们都长,裁缝、木匠拉墨线,谁离得开我?”

无名指自知才能不够,但也不甘示弱,于是说:“我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却做了许多你们不知道的事,你们有点小功劳就夸夸其谈,真不害臊。”

小指听了越发冒火,愤愤地说:“我短小精悍,投手榴弹时没有我拉线,根本就不会响的。”

五个指头争得正起劲,小皮球过来了,问明情况之后笑嘻嘻地说:“你们都别逞能,如果谁能单独拿起我,那才算有本事呢。”

于是,五个指头都来试了试,可是谁也拿不起来。小皮球说:“你们五个一起来。”五指一起动手,同心协力,小皮球被拿起来了。这时,五个指头相对的看了看,不好意思地停止了争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