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我们从来不是奔涌的后浪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译烦了

前段时间B站关于“后浪”的话题瞬间引爆朋友圈,一时间朋友圈从好友到点赞之交,再到各种微商,或是公司宣称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不停地再引用“后浪”这个话题,所有人似乎都觉得自己就是何冰口中所谓的奔涌的“后浪”,仿佛时代的交接棒已经更迭,年轻的一代俨然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成为了具有新思想、勇于创新、勇于拼搏、朝气蓬勃的代名词,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允许我们来给它进行重新标签化,显然还没有。后浪,在笔者个人看来只是一个噱头,激发了我们这一代人,或是几代人渴望能去做出些影响这个时代的一个兴奋点,它被点燃,让这一群渴望成为后浪的人瞬间高潮。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突然一些朋友开始给大学的一个好友筹集治疗费用,刚踏进而立之年的他被确诊为了白血病。他没多久之前刚刚结婚,在他住院前的一个多礼拜之前,刚刚送走年迈的奶奶,刚刚在朋友圈感叹了人生苦短,也壮志雄心的发誓要做家人们的避风港。只是所有的一切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一周之后,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些发起筹款的人们在朋友圈里大肆活跃了一番之后,又开始沉寂,我并不排斥这种善意的行为,只是假若许久没有联系,只是借着此事在自己的社交圈里搬出两张多年以前的照片以示怀念,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恶心。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所有这些人们意淫出来的东西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们依旧在这个时代里艰难的挣扎,为了保住一份工作拼命透支自己的身体;为了一个给其他人看的婚礼,挖空自己父母一生的心血;为了一个房子,成为奴隶似的活得战战兢兢。我们从来不是他们口中的后浪,也从来没有激起过任何浪花,只是在随波逐流,更有甚者,我们在随波逐流的大河里早早的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这就是现实里的后浪们,一种他们从来不缺乏去努力的决心,但有时候被命运扼住咽喉的那种无力感,并不是能够看几个打了鸡血的视频或是鸡汤就能让人解脱的。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让家人幸福的渴望,只是当后浪身处一个泥潭之中时,又有几个能拍打出浪花呢?另一种后浪是看似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其实只不过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掺和一脚,好让自己能够有存在感,比起前一种的令人尊敬,这些后浪的存在着实恶心了很多人。当然,历史发展到今天,告诉我们存在即合理,就因为我们不可能真正的去感同身受一个人,所以我们并不对这些人故意做一些恶意的评判,但明确的是现实中的后浪多数是以这两种姿态存在,我们从来没有奔涌,甚至害怕奔涌。

老家的一个远方亲戚,和我年纪一般大,平时基本没有联系,突然给我打视频电话。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手机那端强忍着眼泪,绕了半天,告诉我媳妇儿在医院躺着,需要钱治病,问我是否可借一些钱给他,我明白他是纠结了很久才打了这个电话。挂了电话我百感交集,如果不是到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是一个会伸手向人求助的人,我也能想象他对着电话通讯录不断来回划的画面,那是一种怎样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前两年刚做了爸爸,为了一家老小,兢兢业业的上班工作,可依旧在最爱的家人倒下的时候四处求人。

我们能够理解生活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但感到失望的是更多时候我们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等价的幸福感。我们这些后浪们从来没有奢求生活是容易的,可是我们也在为这个社会创造着价值,但时代的交接棒从来没有真正的交接到我们的手里,我们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贡献者,但也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与者,时代进步的果实似乎从来也跟我们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们确实从小就开始进入不惑之年,不惑的是我们很长时间或是终其一生都会在生活的浪潮里挣扎。

我们这些后来更没有机会能去真正的探索什么东西,也从来没能去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没有在某个早上醒来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而发生了改变,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被给予了各种期望,但是这种期望更多的是像一种责任,甚至从我们懂事的阶段开始,已经开始了自己负重前行的旅程。生活对我们而言,从来都是柴米油盐这些事情,诗和远方对于我们来讲无异于扯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被命运扼住咽喉时,能尽可能的挣脱开,让自己能够稍微喘口气,以应对接下来的新的挑战。

我们不像是后浪,更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里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水流湍急,我们时不时的被这奔涌的河水没过了脖子,呛一口水。我们希望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只是在这汪洋大海里很难找到那一根稻草。可是我们又从来没有被这来势汹汹的浪水所打倒,尽管不停地在挣扎,我们依旧背负着自己的使命不断地去与命运做抗争,真的很难,无异于鲤鱼跳龙门,可依旧还是有和我们一样的人前赴后继的人在努力,我们从来不是什么奔涌的后浪,如果非得给我们打一个标签,也许我们更合适:

坚韧的后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