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恨自己的过去
记得高中的政治课本里讲到一个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该规律揭示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无限循环,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肯定是让现存事物继续存在的因素,否定是让现存事物消失的因素。现存事物经过否定到一个新阶段,在经过否定之否定再迈上一个台阶,让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这里的肯定和否定没有感情的褒贬,它是任何事物发展必经之路。
人的成长过程也遵循这样的路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过去的超越,这进步一定是以过去为基础的,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但人有的时候往往会忘记这个道理,用今天已经成长了的自己去苛责昨天的自己,甚至深究不放。“我当初怎么那么傻,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等等。本来成长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用今天的自己去羞辱、苛责昨天的自己,不能原谅昨天的自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
前天和一个同事谈起前领导的过往。当初可以说被前领导“揉宁”,但当时的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只知道默默承受。说到激动处,也恨当初的自己怎么那么傻,就毫无应对之策,感觉很沮丧。过后,刚好读到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我们过去任何笨拙的变现,都是那个时候的自己让自己存在下去的最好的应对方式,如果不用那样的应该方式,自己可能就被“毁灭了”。想想确实是这样的道理,就像一个小朋友面对班上同学对自己的群嘲,他可能会变得麻木和不在乎,也许这样的方式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当我们在遇到同样的情景能有更好的应对方式时,说明已经成长了。但我们不能对过去的自己完全否定,毕竟现在的自己是由昨天而来的。正像一个吃了三个馒头填饱了肚子,然后觉得既然第三个馒头就饱了,第一二个岂不是浪费了。这是非常荒谬的。但面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放过自己呢?当我们放过过去的自己,才能更好的接纳当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