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神一般的预测,准了
年初,欧神《新一轮大型金融风暴酝酿中 》得出一个结论,今天我们金融市场最大的泡沫是:
数字货币泡沫。
从今天来看各种数字货币已经跌的一地鸡毛,预测一年的行情,他怎样得到这个观点?推论是否合理?从他的思考逻辑学到什么?
从2018年回过头来看,当年的“.com”简直就是一场笑料。
当年所有的Dot Com公司,无论是上到Yahoo.com,中到Sina.com,Sohu.com
下到HongKong.com,China.com这种野鸡网站。全部都是垃圾。
同样道理,如果你站在2035年之后,回过头来看。则今天所有的数字货币,无论是BTC,BCH,ETH,LTC,全部都是垃圾。
因为他们并没有创造价值。
计算机网络最初是美国国防部要求,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实现远程终端连接。延伸到后来局域网、互联网、信息高数公路。
如果没有当年这些Com网站的培养,也不会有今天的电视会议、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直播内容平台出现。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输。
而比特币引发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发展的鼻祖。
区块链实现资产上链技术。
他们的价值在于:开启了信息与数字的生命时代。
比特币虽然是“前驱”,是全世界第一个“区块链”应用。
但比特币的技术非常非常落后。
可以称为“第一代数字货币”。
即使要转移,也是转移到第三代,第四代数字技术上去。
比特币一文不值:真实价值:$1.
技术从来不是问题。只要有需求,技术一定可以创新。
但比特币出世十年,在它身后出现了数千种币,比特币任然如刚出道一样,依旧少年。
比特币的设计初衷是:货币发行机制里,总量是固定的,可以解决传统中央权威对货币随意超发的问题。同时不希望数字加密货币被某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不需要借助第三方,就可以信任的交易。
转账速度慢,它的工作量证明的最长链原则,保证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挖矿、算力集中,浪费电,浪费资源,在质疑、被死亡无数次之后,走过了十年。
技术上的不完美,却遮掩不住作为一个完全自由、数据公开、永不增发,第一枚数字货币的光芒。
打开了认知边界,原来真的有一种存在于全世界网络中自由流动的货币。
2018年,我们看得到一场“风暴”在酝酿。
山寨币风波越演越烈,更多人被卷进
比特币总市值越来越大,逐渐超出庄家掌控范围
每年19亿美金,电费净消耗。
劣币驱逐良币,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亚马逊股价只有1美元的时候,今天谁又能想到全世界最高市值的公司是它。一家购物公司只不过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而比特币满足了资金全世界毫无阻碍的流通,哪一个场景更让人兴奋。
货币谁来操纵,国家通过增发、利率、汇率、债券操纵,但比特币由谁来操纵?永不增发、每一个持币地址公开透明、除了挖矿、买卖,没有其它渠道获得。阳光下的货币,庄家真要操纵,只会惜售,让比特币越来越值钱。
没有浪费哪有增长。从请明星代言广告,到投入资金做研发,就连一杯咖啡的拉花,得浪费多少奶泡才能练出来。有些浪费和试验是必须的。就像广告业的一句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我们实在对中国政府封禁国内一切ICO,钦佩敬佩得五体投地。
我都宣布这事是非法了。
你非得要削尖脑袋,偷渡出海,跑到外国交易所去买卖。
亏到了倾家荡产,你总不好意思找我中国政府,要求受害人赔偿了吧!
对监管ICO的分析无比认同,上层建筑决策的眼界与高度,无法企及。
其实在3月份,Dfund 基金创始人赵东的一番言论,大意就是比-特-币的“周期”可以用“春夏秋冬”来进行理解。提出币圈四季论,以2016年比特币减半为契机,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到了2017年,成为比特币的大牛市。如果我们把2017年当做比特币的夏天的话,那到今年应该是进入又一个秋天了,而冬天会在明年2019年。今年很冷,明年更冷。
从经济运行,比特币产量减半的规律推算出来。
俩人都预测了年底数字货币的走势,得到相同的结论,却用了不同的推理过程。一个是长期看低比特币,一个是目前只是比特币低谷期,后期会大涨。
通过比较,只是让我更坚定去持有比特币的信心。
既然要过冬,现在冬眠好了。
聪是区块链中可以记录的最小单位的比特币,代表了百万分之一个比特币(0.00000001BTC)。
买上一个聪的比特币,放着,等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时,干一票大的,只要在车上,就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