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朋友圈里的朋友是一样一样滴
看过一篇文章至今记忆犹新,说你想知道你的年收入大概是多少么?请在你认为和你关系很好的朋友中选择六个朋友,把他们的年收入加在一起,然后除以六,基本上就是你的年收入了。
这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无论身处于社会的什么层次,基本上我们身边的朋友大都和我们一样。
从幼儿园开始,基本上爱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们经常愿意在一起玩,或者钟爱蹦蹦床的小朋友也愿意搭伴一起在蹦呀跳呀什么的,作为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们就因为小孩子的友谊认识,两个家庭可能就因为这种结识成为了朋友。
那么问题来了,女人是成熟的社交动物,没事的时候愿意过逛逛街呀,聊聊家常,如果这两个家庭中的一个妈妈是个公司白领,每天和忙碌的电脑打交道,一个妈妈是全职太太,和美味的料理打交道,抛去家里的小朋友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以外,她们聚在一起的机会并不会很多,现代人好忙,忙得连敷衍的时间都很短暂。
小朋友都是这样,更何况我们大人了,上学的时候各种小帮派自不多言,现在长大成人,有相同爱好,相同的家世背景,相同的人生经历又或者现在的生活状态差不多,都会让我们成为朋友。
在这里不能以偏概全哈,是有很多奇葩生活在我们周围,比如身价过亿的朋友也混迹在小公司,十几张信用卡刷爆的哥们却穿金戴银挥金如土,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脑洞开得大小有直接关系,完全解释不了的思想。
而我们身边的朋友在不停得变换,有的人处着处着就远了,有的人处着处着就从远处走近了。
有时街上偶遇曾经在学生时代不分你我的闺蜜,哇哦,时间过得好快,好像十来年都没有看见过对方了,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平时生活就这么忙碌么?尴尬的寒暄之后,我们分道扬镳,连电话都很有默契的没有留。
苦思冥想最后一次通电话,她结婚通知了我,但是我没去,觉得见面的机会好少,没有意义去参加婚礼,毕业以后她在电脑城上班,我们平时上班的地点隔着一条街,当时的我只是个美发店毫无前途的学徒,她从来没有来找过我,我也从来都没有联系过她。
我在自己的心里分出了阶级,我和她不对等,我是没有钱,可是我也不去巴结你,这是明显的仇富心理。
有一个词可以很好的形容我,嫉妒。
这是心理的野草,即使用火来烧,一旦春风起,又开始生根发芽。
是的,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如果他是个超有钱的主儿,找我们吃饭来一顿海鲜盛宴,那下次我们礼尚往来吃街边烧烤么,显然不行,也去吃一顿海鲜么?人家请吃个饭就是紧一下子钱包,我们吃一顿海鲜,紧一个月裤腰带。
好朋友赚钱的数目都差不多,消费水平都差不多,必然走得会远一点,这可能就是朋友圈里的圈儿。
我们自动自觉得和我们差不多的朋友们有越来越多的互动,在这样的圈子里,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思想上我们都很轻松,这让我们充满自信,享受到了聚会带来的乐趣。
我爱我的朋友们,我们都一样,都是为生活努力着,希望我一直爱你们,我的好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