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学校召开首届国际化工作研讨会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7人  水瓶小王子

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漫/文 记者 刘少文/摄)为加快落实我校“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推进我校国际化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12月21日下午,学校在东校区就业宣讲大厅召开了长江大学首届国际化工作研讨会,校长谢红星、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周思柱主持本次会议。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曾亚军从四个方面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我校国际化工作过去十年发展的成绩: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不断攀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国际学生教育成绩显著,中外合作办学稳步推进。他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践行不足、师资队伍国际化有待提升、学生国际化交流学习规模不大、国际学生教育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硬件和软件条件亟待改进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化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曾亚军提出了下一阶段国际化工作的发展思路,包括成立“长江大学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长江大学关于推进国际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实施和完善国际化工作评估和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国际交流基金,加强对不同学科的国际交流分类指导,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产学研合作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国际校区等。

在主题发言环节,医学部常务副部长任伯绪、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杜国锋、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高梦祥分别从国际学生教育开展情况、中外合作办学的做法与成效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等方面做了汇报交流。发言中,任伯绪重点对医学国际教育中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质量、管理体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杜国锋从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国际学生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做法,高梦祥以“一点点工作”与“一点点思考”为内容,介绍了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中外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代表围绕各自单位国际化工作的现状、不足进行了交流,并结合学科与专业特点,从国际化推进政策、学生国际就业、师资国际化、国际化内涵与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国际化工作的一些思考。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等职能部门代表分别从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国际学生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国际等方面围绕如何助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工作思路与设想,包括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完善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制度及学分转换制度;提高国际学生的生源质量,扩展国际学生招生学科范围,修订国际学生学位授予条件及管理办法,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创新和完备海外人才国际化的引进机制,优先支持重点学科和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引导教师走国际化道路等。

校长谢红星对大会进行总结。他指出,长江大学现在处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此次国际化工作研讨会意义重大。他肯定了我校过去十多年来国际化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指出了国际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环境下,开放办学是时代主流,大学国际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我校面临的重大机遇,指出尽管学校对国际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认识的程度还不够高,或者说做的还不够好”。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校国际化战略工作,他提出了三点意见和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推进国际化战略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际化进程能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扩大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努力健全并推进国际化战略工作的体制机制。他强调,学校要不断优化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三是扎实开展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他要求各部门、各学院、研究院应以开放、包容和学习的心态,找准切入点,研究相应的政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化发展实施方案,重在落实,积极主动推进我校国际化工作进程,进一步完善我校国际化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他提出,学校要发挥石油、农业等学科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会议最后,周思柱指出,国际化是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共同的工作,要对国际化工作再认识、再提高。他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员参与,营造浓郁的国际化氛围,并要求各单位及时传达本次研讨会精神,尽快提交各单位2018年国际化工作具体方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要在征求各部门及学院意见的基础上,提交《长江大学2018年加强国际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