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味
以前看一些名人描写五十抒怀之类的文字,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五十岁时的模样,岁月不居,不意间自己也悄悄攀到了五十这个刻度。回首过往,不禁感慨万千。
实际上,五十岁并不是人们讨论最多的岁数,引起世人忧惧的多是四十岁。五四时期北大的钱玄同说“人过四十就该死,不死也得枪毙“,他大概是在说四十岁前当功成名就。四十岁后日薄西山,时日不多,且不受待见。后来人们评价说他说的是“过头话”。但能说过头话,也见证了彼时的北大特色——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今天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样幸运。
林肯也说,四十岁的人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随着一个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四十岁,相貌就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原先不具备的一种内在的美,这是潜移默化的自我重塑,是知识、智慧和修养的化身。我以为五十岁的人更当如此。前半生的形象,由父母来负责。五十岁后,言谈举止、精神风貌、气度风格都能体现出年龄、身份、地位、学识、教养、阅历的不同。
荣格说,“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意愿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人生以四十岁分界都已经晚了,五十岁就更晚,但是,五十岁醒悟过来,也行。这个时候不再需要取悦任何人,努力不被这个纷扰的世界改变,努力活成自己,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人到了五十岁时,往往又是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也不甘命运的摆布。孔子所谓的“五十知天命”,是说人之一生中,天然的命中注定的可为与不可为,到了五十岁时,当认识清楚。更多的人即便认识清楚,也难以说服自己缴械投降。
五十岁,到了不想跟任何人生气的年龄。不和老人生气,不和孩子生气,不和爱人生气。不和同学、朋友、同事生气,当然更不和领导生气。有话好好说,无话以后说。
五十岁,遇事不着急不纠结,不发火不抱怨,谦虚谨慎,平静随和,舍得自如。世间多少事,能办则办,不能办就撤,别硬撑着。就像五十岁时爬山,绝不该像二十多岁时非得攀到顶峰才算爬得彻底。
五十岁是和这个世道妥协的时刻,但这个妥协又不是彻头彻尾的逃跑主义,而是战略性选择性撤退。尽人事,听天命,做任何事,尽心力而已,把自己的能耐发挥到极致即可,不逞能,也不猥琐,不留遗憾,因为可控的顶多就是我们自己。该认怂就认怂,一点也不寒碜。
我在五十岁时敛起我的蓬勃朝气、浩然之气,释放我的平心静气、春风和气。当我们发现了这个世道人心的残缺和丑陋,依然能够深情如故,不离不弃,活出该有的风貌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