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卿的自卑,谈谈我所见过的父母对子女的几种教育形态
悦宁
作为当今最成功的主持人之一的董卿,说起当年父亲对自己教育的苛刻,不禁有些黯然神伤。父亲不让她照镜子,不让买新衣服,不准参加文体活动,她总是在内心为自己的“不够优秀”而挣扎,甚至有些自卑。
董卿父亲对女儿的要求虽然有些苛刻,但孩子并不至于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不准参加文体活动,女儿受到一些束缚和压抑,可能妨碍文体素养的培养,但这些都不会对孩子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那种要求其实也是当时许多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要求。
董卿父亲最严苛的地方在于他对孩子学业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些虽然造成了董卿在学业上有一些自我强迫心理、自卑心理,但是正是因为她为了摆脱自卑才变得更加刻苦努力,才使得她足以自信地站在亿万观众面前,事实说明她的心理还是有很好的弹性和调节,她的身体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如果董卿本身不希望自己取得很大的成绩,只是希望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当然那也很好。如果父亲的要求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她尽可以悄悄地偷懒,自我调节放松一下,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将自身的潜力充分挖掘、发展起来,说明她本身就是具备不凡的实力。
所以,无论是董卿父亲对女儿的严苛,还是董卿自身的自卑,最后都化作了董卿奋发向上的动力、化作她日益增强的能力、成为她今后事业发展的助力,她所经受的压力和困苦,都转化为她的成功回报给她自己,那么这样的教育,应该算是适当的、成功的教育。
反之,如果一种教育让孩子自卑到失去自尊,或者让孩子日趋懦弱无能,阻碍孩子今后的事业发展、妨碍孩子以后人生的幸福,那么这种教育只会在今后给他带来更大的人生磨难和困苦,那么这样的教育,才真是不当的、失败的教育。
笔者就亲见过几个失败教育的案例。
1.笔者一个堂兄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甚高,他自己一直在给孩子辅导功课,最初孩子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几次在奥赛中获奖,堂兄为此非常欣慰,认定孩子将来不是科学家至少也是一个学者,于是快马加鞭更加快了对侄子的学业辅导进度。
过度的学习使侄子的体力精力消耗太大,每次堂兄为孩子讲解,侄子对父亲的提问反应如果跟不上节奏,堂兄就大为恼怒地一巴掌抽在孩子脸上,侄子就战战兢兢地打起精神继续学习。
就这样父子俩又坚持了两年,堂兄对侄子反应太慢、进展太慢越来越感到恼火,夫妻俩也没少为此吵架拌嘴。
一次过节家族聚会,大家围坐了一大桌,一起聊天畅谈,气氛很是欢快融洽,这时小侄子懂事地给大家倒茶,结果不小心把一位长辈的茶杯碰倒了,堂兄顿时火冒三丈地骂道:“你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这辈子没出息!”
小侄子听了父亲的话,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把茶壶撴在桌上,就冲了出去。
侄子从此就住在了奶奶家,再也不肯回父母家了,奶奶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哪有体力和能力照管孙子?侄子就此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成绩直线下滑,时常纠集几个孩子一块打架,最后被学校开除,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好多年,才迷途知返,但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蹉跎。
那个节日的夜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轨迹就此改变。堂兄让孩子涸泽而渔式的拔高学习,损害了孩子的健康,他对孩子严苛的教育方式,没有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却摧毁了孩子的自尊,多年以后想起那一幕来我仍感到万分遗憾。
2.辛兰从小母亲对她就非常严厉,她七八岁起就开始洗自已的全部衣服,此外还要劈柴、生煤炉、炒菜做饭、带弟弟、爬高擦玻璃窗等等,父母很少带辛兰参加什么社会活动,家里有客人来时,大人说话,如果辛兰插上一句嘴,妈妈就恶狠狠地瞪上辛兰一眼制止她,妈妈训练她的所有本领能力都在家务上,辛兰的确从小锻炼出了一套做家务的本领,但是辛兰从这种教育中,一辈子得到的所长就仅仅是做家务。
不仅如此,辛兰从小体弱多病,严重的气管炎多年不愈,后来又染上了肺结核,妈妈指派给辛兰的劳动,虽然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不堪重负,但是慑于妈妈严厉的性情,她忍着病痛却从来不敢有所抵触,尤其在过去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因为经常在冰冷的凉水中洗衣服,寒冷的刺激更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病情,以至于她一次次地被迫休学,表面上病情时好时坏,其实病菌一直迁延至骨骼和全身、病痛一直持续到她的大半生都不能痊愈。
病菌的延伸伤害的是身体,还可以感知,但心理的延伸的伤害是无形的,是极其难以感知的。
辛兰从小被母亲培养出一种懦弱胆怯的性格,所以她不知不觉地把与母亲的这种关系延伸到她周围的所有人际关系中,所以她所到之处,总是很快就成为事事自我责备、处处委曲求全的角色,工作上一力承当,成绩上一概免谈,直接影响了她一生的职业发展及婚姻生活。即使多年以后,辛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与生俱来的教化的影响,也是终生难改的。
父母对子女的严苛教育,到底是一种磨炼,还是一种磨难,子女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才干的,有利于子女今后人生幸福和发展的,应该称之为磨炼。
而使子女从中身体或心灵受到较大伤害的,妨碍子女获得更大才干、获得人生幸福和发展前途的,只能称之为磨难。
所谓磨难应该是无情的自然、无情的他人所给予的,磨难真的不应该来自于亲人之间。
3. 与辛兰的情况形成完全相反对照的是另一个女孩子佳佳的经历。佳佳的父母对佳佳从小疼爱有加,几乎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代替、亲力亲为,不让她干重活,也不让她学烹饪,通常是早晨把牙膏挤好了放在她面前……
佳佳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总是觉得周围人都心机太重,对她都不够友好,于是就换工作,可是每到一处没多久,她就不能适应下去了,所以就干脆辞了工作,一直待在家里。
佳佳结婚生子后,在家务上依然不能独当一面,母亲也不以为意,继续帮女儿带孩子、做家务,八十高龄的老人至今还在为女儿的大事小情操劳。
辛兰超负荷的家务劳动,危害了她的身体健康;堂兄对侄子的严苛教育,致使侄子彻底地失去了自尊,既而自暴自弃;但是佳佳的妈妈却对女儿的事一概包办代替,没有适当地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又完全呵护宠爱,以致于孩子缺乏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致使佳佳一直难以独自立足于社会。
世间万事万物,物极必反,一味地强化对子女的锻炼,不顾身体上的负荷、不顾精神上的伤害、或是一味地对子女疼爱,听任子女自身能力退化,都会害了孩子一生。
有类似董卿父亲那样父母的孩子,应该算是一种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