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观色文化历史随笔

从苏东坡葬在郏县看宋代官员的丧葬(上)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47人  榆木斋

枯木

宋代大文豪苏轼(1037年—1101年),四川眉州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客死常州。然而蹊跷的是,苏轼既没有葬在故乡眉州,也没有就近葬在常州,反而是葬在八竿子打不着的河南郏县,而且苏轼的弟弟苏辙去世后也葬在郏县,连带后世子孙大多在河南生根分枝,开叶散花。

关于苏轼长眠于河南郏县,历来成为疑团,从元代开始至今,历代不少学者具文讨论考证,然而未成定论,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制度说。按照宋代的规定,大臣去世只能在距离京城开封500里(一说300里)以内的地方安葬,表示效忠皇帝。清代河南巡抚毕沅拜谒苏坟,在《祭苏文忠公文》中首持此“表恋阙之微诚”说。

第二种说法:路途遥远说。苏轼命运多舛,晚年被流放到儋州,遇赦北归,客死常州,扶梓西归再穿越秦岭蜀道,均非易事,因此归葬故里之愿望终不获济。

第三种说法:贫寒说。同第二种说法相近,苏轼晚年贫病交加,少无积蓄,子孙盘缠不足,因此葬在河南。元代孙友仁在他撰写的神道碑阴记中提出此说。

第四种说法:形胜说。元代进士曹师可在《三苏先生祠堂之记》首倡此说,苏轼爱郏之山水,称赞美似家乡峨眉山,嘱其弟在他死后将之葬于此地。远自明清,近至当代,持此说者最众,几乎成为不争之论。

第五种,遗嘱说。源自苏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第六种说法,政治原因。与蜀中赵捻一案有关。宋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赵捻任太常博士,元符年间省父返渝,打着苏轼兄弟被贬的大旗,借除君侧之奸的旗号,起事造反。结果赵捻兄弟被诛,父母妻子皆被流放,因此苏轼兄弟不敢返乡归葬,落人口实。

当然还有其他说法,主要以以上六种说法为主。究竟哪一种更符合事实,我们依据历史资料和现存诗词书信,尝试分析一下苏轼葬于郏县的谜团。

宋代的丧葬制度,从形式上来讲主要有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火葬最早是墨子的《墨子·节葬下》提出,后来随着东汉佛传入中国,僧众以火葬为主,随着信教民众的增多,因此到唐朝晚期到宋代火葬在民间比较普遍。

另一个原因是人口急剧增多,人多地少,以前丧葬大多带有陵园,侵占耕田,费用昂贵,因此贫寒人家无奈选择火葬。宋太祖在建国伊始,曾经下诏“禁民以火葬”,但收效不大,到宋朝南渡后更加盛行,因为大多人流落南方,故乡难返,火葬后暂厝寺庙,等有机会再迁葬祖坟。

然而,针对大多数仕宦或者殷实人家,还是以土葬为主。土葬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等观念直到如今都是深入人心。宋代提倡土葬,然而要求节葬,宋朝“丧葬令”规定棺椁内不得安放金宝珠玉,不准用石板作为棺椁和建造墓室,对墓田的面积和坟的高度、石兽和明器的数量等,都一一依照官员的品级进行限制。

那么针对第一种说法,所谓的大臣死后要安葬在京畿之地附近,表示效忠有没有依据?有的提出不少宋朝大臣死后并未葬回故乡,而是都葬在河南,比如出身庐州合肥的包拯死葬巩县(今巩义),出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范仲淹死葬伊川,出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的欧阳修死葬新郑,出身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的范镇死葬襄城,作为证据。

然而笔者查找不少文史资料,却没有发现有此规定以及和此相关的记载。《宋史·礼志》记载了皇帝可以亲临的丧葬官员官品为:“宰相、枢密、宣徽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驸马都尉薨,皆临幸奠酹,及发引,乘舆或再往。”(《太常新礼》),针对这些官品显赫的大臣,也不过是亲临祭奠,厚致赙仪,从祀宗庙,遣使护葬。其中“亲临祭奠”、“从祀宗庙”、“遣使护葬”是最显荣的待遇,并无赐葬京畿之地的制度和记载。

从历史记载来看,宋朝大臣得以从祀宗庙的有24人,其中知名的有赵普、曹彬、潘美、吕简夷、韩琦、富弼、司马光等人,就连王安石都没有此荣耀(追配享又被追夺),然而,这些人都得以归葬故里,比如司马光归葬山西夏县,王安石葬于江宁半山园。以此看来,并没有什么大臣死后必须葬于京畿之地一说。

至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葬在河南,都有其自身原因。就拿范仲淹为例,范仲淹祖籍邠州(现陕西彬县),后迁居江苏吴县,病逝于江苏徐州,葬于河南伊川。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在徐州任上病故,其母谢氏(祖籍河北)将范墉灵柩护送至苏州并葬于范氏祖茔,但范氏家族对他们孤儿寡母不闻不问。因此范母携子改嫁时任平江府(今苏州吴县)推官的山东人朱文翰,范仲淹改姓为朱,叫朱说。后来了解家世后改回范姓。

范母辞世后,因为改嫁朱姓不能回归祖坟,而范仲淹改回范姓又不能是朱家媳妇,因此她既入不了范家祖茔,也进不了朱家祠堂,葬回河北正定老家,更是丢脸面的事,因此只好暂时厝葬于范仲淹夫人的老家河南商丘。后来范仲淹守制期间到嵩阳书院讲学途径伊川,拜谒了唐代名相姚崇的坟墓,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也是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姚崇官拜宰相后曾问过母亲百年以后要不要与父亲合葬一处,他的母亲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后来姚崇就将他母亲安葬在了伊川的万安山下。这给了范仲淹极大的启发,于是1031年,范仲淹在母亲去世5周年后,把母亲的灵柩从应天府移葬至伊川的姚崇墓园附近。

1052年范仲淹病逝于徐州,既然复姓自然可以回归祖茔,然而考虑到范氏家族的冷漠以及母亲的孤单无人祭扫,因此留下遗言,一定要葬于伊川万安山与母为伴。后来,范仲淹子孙一支均葬于此。此处除范仲淹和他母亲外,还葬有他的四个儿子,一个侄子,八个孙子和三个曾孙,这里成了范仲淹一支的范姓祖坟。这里要说的是如今有的人喜欢抬高自己,标榜什么先贤之后,比如有人说自己是范仲淹之后,可是范仲淹的后代大多在河南,而原来的苏州那一枝只能说是范姓,和范仲淹是同一祖宗,并不能说是范仲淹后人,可是偏偏有人整天在那里夸耀,真是无知。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苏轼葬于河南属于制度说或者“表恋阙之微诚”说缺乏事实证据,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第二和第三种说法,有没有可能?笔者认为,苏轼即便是屡屡遭贬,然而积蓄还是有的,去世那年,苏轼遇赦,苏辙来信邀请哥哥全家到许昌同住,苏轼便派长子迈、次子迨去宜兴变卖田产,准备搬家,自己在真州等待汇合。从这来看,似乎要是归葬四川,路费还是可以凑集的,况且苏辙当时复职太中大夫,在颍川有田产,还是可以接济的,因此不存在路费匮乏之说。

第四种说法,形胜说。似乎比较有道理,郏县在嵩山之南,地形山水和苏轼家乡颇为相似,再加上郏县埋骨之地也叫峨眉山(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地虽郏鄏,山曰峨嵋。”),因此三苏都很喜欢这片土地。苏轼的父亲苏洵就很喜欢在洛阳居住,考虑到四川老家蜀道艰难,往来京城不便,曾经有考虑举家搬迁到京城附近,曾有诗“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苏轼也在《别子由三首兼别迟》中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也是证明。后来苏洵去世后,苏轼、苏辙二人官职微贱,苏轼为登闻鼓院判官,苏辙是大名府推官,以后的仕途还未知和处,而苏洵官职最高也不过是校书郎,素无积蓄,因此只好扶柩载舟西归,安居眉州祖茔。然而苏洵苏轼对这块土地的向往之情可见一斑。

第五种说法,是最有说服力的,那就是苏轼的遗嘱,给弟弟明确说葬在嵩山附近,苏辙写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然而第五种指说遗嘱葬在河南,并且没有明确说明在郏县。然而同时也有疑虑,苏辙在同一篇祭文中又说“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従,夫岂不怀。”,说明在以前是说好要归葬眉州故里,长眠父母身旁,只是形势不允许,至于为何,没有明说。

第六种说法似乎有点勉强,蜀中赵捻造反案,虽然和苏轼有关,然而人死归葬故里,自古常理,他人自然不敢非议,至于借机排挤子孙,于情于理难以摆上公堂,更是无从说起。因此这只是后人的一点附会之谈。

那么,除了以上六种原因说法,还有没有更加贴近实施的说法呢?笔者认为还是有的,那就是苏轼深谋远虑,做长远之计。

(待续) 

2018/11/13榆木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