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来的家庭——《小偷家族》的思考
周末,又看了一部值得思考的电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电影传承了日本艺术的慢节奏和细刻划,关注于生活的小事,很啰嗦婆妈地讲述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但这一切都在一点点地积累你的情感,最终让感情决堤,在祥太离开的公交车上,心底默默的喊出一声爸爸,那时候我泪崩了。在监狱中,审查员问信代,那两个孩子叫你什么呢?信代的泪水也触发了我们的泪水。一声爸爸妈妈,才是亲情的终极认可吧。由此,对家庭有了以下的思考。
表面上的和美掩盖得了背后的辛酸吗?
我们通常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往往都是家的温馨甜蜜。信代一家也一样,我将信代作为这一家的称呼,因为她是这个家的主心骨,而最后也是她将所有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从电影海报上,我们看到了他们一家人,全都带着笑脸,在海边游玩时,一家人也是非常快乐地在一起。而实际上呢,全家六个人,并不是真正的亲人,而生活的悲苦让他们聚在了一起,抱团取暖。初枝奶奶是被遗弃的老人,是信代把好捡回来的,奶奶临终前是幸福的。而治和信代也是合谋的杀人犯,信代不单单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也嫁了一个家暴的老公,是治的帮助让她脱离苦海,因此最后她义无反顾地承担了一切的罪责。三个孩子各有各的苦衷,但都是被父母所抛弃了的,或表面风光地说在外国求学,或失去了并不去寻找,或经常被打骂,而在信代这个家里,他们都拥有了短暂的快乐和幸福。
信代一家表面的和美,但因为家庭处在最底层,这个家没有牢靠的根基,就如一张美丽的画纸给掩盖起来,然而微风吹过,掀开画纸,美丽下的痛苦辛酸就表露无遗。
家一定是有真的血缘关系才能成立吗?
家是人们的港湾。亲人的维系常常是靠血缘的,但是只有血缘才能维系吗?电影是悲剧结尾,让人痛心的是这个家散了。信代所有的付出都敌不过一句,孩子们叫你什么?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所有人的认可。奶奶的感谢,所有人的幸福,都只是对这一段一起生活的日子的感恩而已,而真正的终点还是要回到原点,信代终于明白了她努力构建的这个家并不是真正的家,然而是仅仅因为缺少血缘关系吗?所以她将捡到祥太的车子和位置告诉了祥太。其实这个问题也成了我们的一个终极思考,特别是那些孩子并不是亲生的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如何才能真正地维系下去。
犯罪和善良真的不能同存吗?
罪犯一定是恶人吗?日本文学很多都涉及到这个,甚至东野圭吾的很多小说也都是这样。罪犯并非是人性泯灭,而是迫于无奈。信代和治将前夫给杀害了,是因为她承受不了家暴的痛苦。他们“诱拐”了小由里,也只是看不下去由里被家暴。治是一个小偷,但他并非不善良,信代是一个杀人犯,但她善良的照顾了奶奶和两个小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再次叩问,是什么让这些善良的人成为罪犯。不由得想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肯定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肯定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底层的灰色生活中可以有阳光吗?
喜欢这个影片,是因为这一家虽然是生活在底层,但他们都在努力生活着,体验生活中的美好。即使看不到烟花,他们也在努力听烟花的声音。一家人一起去海边快乐地嬉戏,即使是偷东西,小祥太也有他自己的仪式,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示这一家人都很努力地生活,就如祥太所说的“小黑鱼”的故事,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努力地维护着这个家的运营。信代为了不让小由里暴露,宁愿舍弃自己的工作。治在努力地扮演着爸爸的角色,全家人都照顾着小由里,让小由里在这里看到了阳光。
总之,这是个偷来的家庭,他们的阳光和互爱反射了真正的家庭的无爱和悲痛。偷来的家庭是迟早要解散的,要物归原主的,阳光只是短暂的,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到原来。但愿亚纪的生活不会再是信代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