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
1.夫妻
有一天,我对吕小强说:“你要时刻记得,我是你老婆,也是独立的个体,永远不要把我当成你的保姆。”
吕小强边晾衣服边回答:“朱小倩,你也要时刻记得,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我妈。”
我愣住了,而后懂了。
我皱着眉头用自己的标准批评他的样子,像极了妈妈在教育小朋友。
我们原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后来才组成了一个家庭。
这让我脑子中蹦出一句话: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
成了夫妻的我们,也不能忘记夫妻关系之外,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习惯,不可强求对方的一言一行非得按自己的标准。
相处的智慧便在这一点一滴的生活日常里,我们都还要学习。
2.师生
近期广受关注的两起博士自杀事件,是极端师生关系的体现。
导师滥用个人权威,常期把学生当成保姆,让其做诸多与学业无关、与导师个人生活相关的琐事,譬如买饭送到家、陪逛逛、去家里打扫卫生、接送小孩,甚至让学生喊自己“爸爸”。
我不知道这样的现象占多大比例,看到新闻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而后室友群里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庆幸自己的导师从未如此使唤过自己,感慨那些吐槽过的往事,如今看来都不算什么。
一直以来,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在学业等各方面细心地提供指导,在学术风气没那么好的现在,他很好地诠释了“师德”。
如今看来,还要加上一条:他从未做过与教师这一身份不相符的事情,我们是师生关系,也是独立的个性。
我们不讨论自杀这一选择是否合适,我们来看“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学生和老师,在成为师生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果我们是陌生人,你要求我占用自己的时间帮你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我肯定会拒绝,那么,为什么我们成了师生,我就忘记了拒绝呢?
我一再忍受,你愈加无所顾忌,最后我承受不了,选择解脱。
3.同事
平级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有多少能从这一层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即便是会在工作之外聚会的朋友,你会不会对对方有所保留?
同事之间相处,天然地会有一些顾忌,保持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好像更容易。
工作两年,越来越体会到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多重要。
我认为和谐的同事关系应该是:工作中,我们是互帮互助的伙伴,不提过分的要求;工作之外,我们要扮演各自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即使是领导,也不可用职权要求员工随时无条件地待命。
4.婆媳
婆媳关系是家庭生活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令人头疼的相处矛盾。
以前的我没有发言权,不住在一起,很多东西可能是表面上的。
如今,我和婆婆在一个屋檐下同住了快一个月,每日三餐一起吃,周末一起出门,我开始有了一点初浅的认识。
婆媳是后天因为一个男人而结成的亲人,我们比陌生人亲近,又比亲人陌生。处理这种天然带着距离又很有必要和谐相处的关系,很考验情商。
大部分的婆婆和儿媳,都希望那个站在中间的男人,将天平向自己这边倾斜,我们不太容易用“婆媳+独立的个体”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我们有观念冲突时,我们的处事方式不同时,为什么不能好好地讨论,寻找一种能愉快共处的方式。
我妈妈和奶奶告诉我的婆媳相处之道是:性格放好点,她说你就听着。她们都不觉得需要表达,需要沟通。
我觉得最合适的相处之道应该是:婆婆要放下“我是长辈,我有经验,听我的”这种观念,尊重儿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为成人的想法。
儿媳要放下“你有义务帮我带孩子”等观念,尊重婆婆的选择,带着感恩的心态。
5.亲子
传统的中国式教养观念认为,父母是权威,孩子是弱小无知的,应该在父母的指导下长大。
真正做到平等,把孩子当成朋友,需要智慧,且父母的观念(甚至包括帮忙带孩子的老人)达成一致。
所以中国家庭的常见情况是,孩子到了18岁,仍远远未能成长为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父母(特别是母亲)习惯性永远把孩子当成孩子,为他们操心大事小事,很多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吃力不讨好。
父母和孩子都得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空间。
不管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你不想常被各种不愉快的事束缚和烦扰,请记住你有说“不”的权利,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