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静默:如何在信息大流中保持高效率?
深潜练习那么久,大家可能有这种感觉:对自己干扰最大的,除了脑子里的杂念外,最大的干扰源就是我们的手机。
这并不奇怪,今天的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身体延伸的一部分了。我们可以仅仅通过一部手机,接触到非常多以前想象不到的事情,比如各种新闻,即时的通讯,便捷的生活服务如打车、外卖、购物,移动支付等。
但是手机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比如大量的信息随时扰动,你总是忍不住去看一看,有时候可能并没有信息,但是你还是忍不住打开,似乎你生怕错过些什么,使我们陷入互联网“感官轰炸”的状态。
尼布拉斯·卡尔在《浅薄》一书中这样描述被互联网感官轰炸的人:
“你时常觉得耳鸣、目涩,注意力无法集中;你懒于记忆,习惯于张口就问;你不喜欢冗长的陈述和表达,喜欢直奔主题和搜寻答案。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令人愉快的内容。
我在《跃迁》里面对这种情况做了一个总结,叫做信息过多,思考变浅,永远在线,随时干扰。前面是优点,后面是缺点。
如果把信息比作流经我们生活这条大河的河流的话,那么一定量的河流,经河道流进我们的心理,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但是如果河流泛滥,漫过河堤,水流溢了出来,就会把我们岸边的生活冲得支离破碎。
信息泛滥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困扰?
1、降低效率
你知道吗?在一个聊天、网页多窗口的办公情景中,一个人每分钟的注意力会切换4次,也就是说你的大脑会在一分钟内有4个不自控的多点兴奋,每一次的切换都是巨大的能量损耗。
一篇叫《程序员的时间都花在哪里》的文章,甚至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人2小时的工作中间被打断了四次,实际的效果相当于只工作了45分钟,那还有75分钟白白浪费了。
2、损害深度思考能力
我们前面提到过,深度工作的前提就是深入思考。深度思考需要在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我们称为叫深潜,因为每一次的干扰会给注意力带来大量的损耗。
然而现在随时的信息干扰把我们的时间打得支离破碎,变得碎片化,而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像公众号和知识付费产品则又进一步地增强了这种碎片感,所以慢慢的我们大脑就越来越没办法深度工作了,思考的深度会受到严重损害,你应该在深潜这几天有很深的感受吧!
3、剥夺独立思考能力
现在有了网络信息推送服务,就是根据你的浏览记录,网络主动的给你推送一些信息。
比如说昨天你看了一个叫做某某是傻逼的帖子,今天你会发现你所看到的所有新闻都在跟你说他是傻逼。你真的会认为全世界都这么想,事实上,其实网络只是根据你的历史浏览痕迹,运用算法把符合你目的、需求、偏好的东西推到你面前去了。
知识性的阅读方式会极大程度地剥夺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因为独立思考的前提就是可以收到多元化的声音。
总而言之,数码产品带给我们的损害,第一是降低效率,第二是损害深度思考的能力,第三个是让剥夺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最糟糕的是这些影响可能是永久的。因为当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于这种一分钟的烟花,你可能就看不到整夜宁静的星空。
怎么样可以从网络信息轰炸中走出来?
其实蛮简单的,就是让你的数码暂时的下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叫数码安息。
你需要注意下面三条:
1. 一天中有意识地空出一段数码安息的时间,可以是30分钟或1小时,把手机关机。
2. 你也可以有节奏地进行数码安息,比如把你的邮件和微信推送关掉,如果你担心的话,可以每天集中花2小时集中去处理邮件和微信,除此之外就不用看它,如果你还担心错过重要微信消息的话,你可以半小时看一次微信,而不是不断地查看它是否有新消息。
3、如果有时间,你可以慢慢养成一些需要线下不插电的活动,比如两个人面对面,一杯茶/一杯咖啡,深度地1对1聊天,或者做一些手工活,都是可以让你在大量的网络轰炸信息中退出来的好方式。
在音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音符是休止符,它是节奏、节拍、韵律、律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音乐没有休止符,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了节奏。
其实生活也是一样,我们需要那些安静的片刻,让我们的心重回宁静,而数码安息就是让我们在网络狂轰滥炸下获得那个难得的人生休止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网络排毒”。
这周末,我安排了一个网络安息3小时的挑战,已经有很多同学完成了,如果你也喜欢,可以继续来试试看。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围绕着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洪流中给我们造成的3个伤害,以及用数码安息,进行“网络排毒”,我这边希望你在这一周这一天时间慢慢的学会“数码排毒”的方式。
以上是我们深潜行动的第4罐知识氧气筒,开始今天的深潜吧……
开始今天的深潜吧!
也不要因为中间的某一次中断而放弃,送上一句助教小姐姐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和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