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5种微创新方法

2018-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吉姆书屋

本书主要是讲框架内的创新,所谓框架内,就是通过身边的资源来找到创新的素材,很多时候,创新往往来自于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作者认为,最好的创新就是从身边去寻找。

        创新分两种,分别是传统创新和微创新。传统创新,强调跳出框架,利用发散思维去寻找创新的点子,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头脑风暴”。但这种发散式的创新,其实是有问题的。一是效率低下。二是效果不理想。效率低是因为要找很多人来提出观点,但最好收集观点的方式,是要有不同背景的人,效果才好。正如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密码时,图灵在布莱切利庄园时,都是一些不同领域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所突破。但我们现实工作中,要找到不同背景的人,太难实施。据统计,通过“头脑风暴”得出的结论,其实跟一个人想出的效果差不多。正是这两个原因,作者不认为传统的发散创新方式可行。所以,作者提出微创新的理论。这种创新,恰恰跟传统的创新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是非发散式。另外,作者认为,这种微创新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习得,并非天赋,只是一种技能,谁都能学会。但能学会的前提是在框架内创新,其实有套路的,只要遵循作者提出的五个方法就可以。

        既然微创新谁都能学会,但为什么很多人学不会?主要原因是:思维定势。也就是说一般人被习以为常的定势固定了思维,作者称这种情况叫“固着”。我们只有跳出这种固着,才可以消除这种思维定势。对策是重新审视你要解决的问题。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要创新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美国和苏联竞争太空技术,后来美国人看到苏联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写字,觉得很奇怪,他们通过什么技术解决,在没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写出“钢笔”字?他们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还是没有解决方案。最终他们发现:原来苏联人只是用了铅笔。美国人为什么总是想着钢笔呢?这就是人的思维定势,如果没有消除这种定势,只会把问题越搞越复杂。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之前深圳一场大雨,一位女司机的汽车被淹在天桥的隧道,最后死在车里。主要原因是汽车熄火,无法启动引擎,无法打开车门和车窗,最终女司机憋死在车内。其实这位女司机一直认为,汽车是用来开的,思维定势。但实际上,座驾头枕架,可以拆下,从而自救。我们理所当然地看待某事物,这导致我们不能用新的视角看待创新这件事。

        其实,创新有两个方向。一是从问题到答案。二是从答案到问题。从问题到答案是传统方向,我们先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用户的痛点,再来想办法。其实我们可以反着来,先思考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能用在哪里?这种先从答案再到问题的创新方向,作者称之为“先形式后功能”的原则。你要做的是想办法先找到或想到大量的创意,只有当创意足够多时,才有选择的余地。所以,当你想到比较好的创意后,想想这个创意,能用在哪里?我举个例子,之前有人发明了一种物质,随着温度不同,会变不同的颜色。这个发明有什么用呢?最终他们应用到检测奶瓶温度上,让妈妈省心,因为宝宝冲奶的温度要适中。这就是“先形式”(可变色),“后功能”(用在奶瓶)的例子。我们也听过3M公司的便利贴吧?这个产品只是一场“意外”,他们本来想做强力粘贴的,但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因粘性太弱,不符合公司要求。但有人就思考,这个“粘性很弱”的东西,有什么市场机会呢?结果,全球流行的“3M便利帖”就出现了。太多类似的例子,如当年可口可乐公司,其实想做止咳水的,又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最终却变成了今天的可口可乐饮料。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个创意,想想这个创意,是否有其他新用途,创新往往来自这种微小的观察,只要你改变一下看待问题的角度。

        现在我们讲下微创新的方法。主要有5个方法,我们分三大类。如下:

        第一类,元素改造。方法有3个,分别是减法策略、除法策略和乘法策略。这3个策略,都要求:1)先列出组件的组成,看看一个东西由多少部分组成;2)删除或复制某部分;3)想想删除或复制后的产品形态;4)思考这个新东西是否有价值?5)思考可行性。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就可以利用好这个元素改造的方法。以耳机为例,先列出耳机的组成,它们分别有“听筒”、“话筒”、“接线头”。我们假设删除“接线头”,再想想如果一个没有接线头的耳机什么作用?想想如果用蓝牙是否可行?之后,你想想一个用蓝牙连接代替“接线头”的新耳机。再进一步想,如果“听筒”去掉,是否就变成了“麦克风”?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博客,但博客是以长文章的形式,太专业,门槛太高。后来,有人思考,能否限制文章长度,把文字限定在140个字?有时候限制,反而是好事,让用户使用的门槛变低,不管你是专家,还是普通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是140个字的区别。以上就是减法策略的一些例子。我们再说一下除法策略,这个跟减法策略很像,但除法策略,更彻底。它可能就把某个部分,单独变成一个新产品。如飞机自助值班机,就是把原来柜台购票的功能,做成一个独立产品,跟原来主体(柜台)分离,创造新的东西。这个有点跟ATM机类似,它把原来银行的“取和存”的业务,完全分离,做成新产品ATM。乘法策略,恰恰相反,它是把某个部件复制更多,如自行车,我们假设再复制两个轮子,有什么作用?这不变成了儿童学骑单车了吗?一个电视画面,再多一个画面,有什么作用?不就变成“画中画”功能了吗?诸如此类,你可以发现很多创新的地方。

        第二类,找新用途。步骤如下:1)列出内外部元素(注:这里包括外部元素);2)给某个部件新用途;3)思考新产品的用途;4)是否有潜在优势;5)是否可行。例如,滑轮和李行箱组合,就变成滑轮式李行箱。滑轮与李行箱,本身是两个不同的产品,组合在一齐,就可找到新用途。另外,电话和打印机组合,就变传真机。我们要找到新用途,以传真机为例。你要问自己,打印机,只能用来打印文件吗?是否可组合其他产品用?从而思考出它的新用途。之前有这样一个实验,给受试者一盒图钉和一支蜡烛,问受试者如何把蜡烛靠在墙上,结果很多人没有想到办法。原因他们认为那一盒图钉只是“图钉”,被限定在固有的思维中,如果你跳出来想:“难道这盒图钉,只能当图钉用吗?”,答案显然不一定。其实,你可以把图钉倒出来,变成一个空的盒子,盒子本身就是一个支撑的“托架”,就可以用剩下的图钉把盒子钉在墙上,蜡烛就可以利用这个“托盘”。

        第三类,建立新联系。像上面说到的变色奶瓶就是一个例子,本身“变色”与“牛奶”没有任何关联的,在创新时,可以想想两种甚至多种本无关系的东西,能否通过某种联系,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产品呢?我们也听过“白加黑”,也是这种创新。白色和黑色,本身并不代表白天和黑夜,但这个产品通过这种联系,把它们与感冒的使用场景结合越来,让人感觉很直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