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的朋友》有感
勤奋与懒惰
这个世界其实是很难区分勤奋者和懒惰者的,并不是事实上难以区分,而是在表面上。
生活中有很多埋头苦干的“好学生”,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时间花的越多,并不意味着花在了对的地方。
背单词是需要努力的,但是决定背单词很容易,因为人人都在这么做,但是如果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是困难的。很多人不爱去寻找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因为没人知道是不是会做无用功,但事实上,做得好的那些,都是搞定开放性问题的高手。
有用
现在我们都在讲实用性,不管做什么或者工作上碰上什么事,我们都会考虑这个事有用没用。这么考虑没用问题,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经历变成以后有用的经验。但什么是有用,这个可能和你一开始判断的有所差别。事实上,由于人所处的环境和状态瞬息万变,很多现在没用或看不到有用的东西,在未来并不一定意味着无用。
我们现在都在讲要有跨界优势。所谓的跨界优势,指的就是原本在这个领域内,大家都没想到这个技能竟然可以用到这里,而你恰好是这个技能的拥有者,你用了,在这个领域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打败了很多所谓的“专业竞争者”,这就是跨界优势,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技能可以用在这里,且都已经在用了,那就不算跨界优势,而是在界内了。
以上概念说明了一件事情: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拥有了跨界优势,那么你的某项技能在一开始大概率就不是为了用在这个领域而去学习的。因此,不要问学了有没有用,学了,就有用,至于怎么用,在哪里用,你现在可能想不到,但肯定能用上。
接下来我对本书的重点进行一下简单总结:
1、懒惰和勤奋,不能从表面行为上去区分;
2、人们可以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3、不要问学了有没有用,学了就有用,只是用处大小之分,是否想得起可以应用而已;
4、强行要求所有人都平均,是对天赋更强的人的一种不公平;
5、几乎所有事都是越做越好的,接受一开始的笨拙,以及会被打击的现实,才能不畏惧开始;
6、计划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越有性价比越好;
7、很多传统如今早已不适用,万事万理只有从理论上得以证明的,才能说本应如此;
8、独立思考是耗费时间的,但也是省时间的,因为若是一个问题能在思想中解决,那么往往比在现实中走弯路更省时间。
9、几乎任何事情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它的深度取决于你使用的工具有多基础;
10、类比只能辅助理解,而不能直接推出结论;
11、道理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是逻辑化的,是不太会变的,而感悟则很受当下环境的影响;
12、当别人忽略你的观点时,你大可不必为此懊恼,这不代表你的表达不对,而是提醒你,你该尽快成为能够配得上你观点的人。
13、有效的交流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不是赢过对方;
14、要成为一个人脉很广的人,首要的条件是自己有足够多的有价值的可交换资源。
15、重视复利的作用,打开眼界,分清当下和未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