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生活和未来
我在南方,你在北方,“嘉”在远方。
9岁之前,嘉在我的西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我对它的憧憬与幻想,也是我对它满满地期待。
“关山南北共争雄,云压缭垣雪压峰。黄昏宿燕归来晚,怨锁双扉鸣漠风。”是我第一次到嘉峪关时发出的感慨,怕是没有人能够抵挡戈壁浅滩、夕阳西下、边塞萧瑟风光绽放出的永垂不朽的魅力。
19岁踏上离开“嘉”的征程,父母极力掩饰的泪眼,而我年少幼稚浅浅地微笑轻轻地挥手。从不曾意识到,此去经年十时代变迁人是物非。“嘉”在心中,我在远方。归来却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悲怆之情。
比起“你追寻诗和远方,我就在嘉峪关等你”,或许“我追寻诗和远方,你就在嘉峪关等我”更为贴切。外面世界高耸的楼宇、绚丽的霓虹灯,总是吸引着无数人疯狂涌入,我也不免俗套。好似那越建越高的楼房意味着我不断攀升的未来,而那黑夜中通宵明亮的霓虹灯是我遭遇困境时的指引与希望。所谓“诗和远方”,不过是向往的“生活和未来”。年少的时候,不知疾苦、不晓屈服,满腔热血总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与实现从不曾怀疑,更是立下壮志豪言“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可当坦荡的未来铺设在前方,自己开始在那方世界游刃有余,穿梭在人群事物中,却突然呓语“我好像回不去了”。被高楼大厦和霓虹灯包围的自己好像再也放不下所拥有的美好的梦,即使午夜梦醒被独在异乡的孤独感侵蚀,也不曾拾起行囊出发回“嘉”。可是啊,可是当无意间得到嘉利好的消息时,嘴角总会弯起一抹笑容,内心更是窜出一股暖流。那一刻我才顿悟,原来不是回不去,而是“无功而返”让自己产生了假象。
我的“嘉”,我的家,念你那巍峨的关城、广袤的戈壁、湛蓝的天空,更念那质朴的人们和每一寸土地。待我终将实现曾经深埋在心中的誓言,归来报效于你。不愿你矗立等我,但愿你繁荣昌盛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