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大家都力挺“虎爸”?

2017-05-19  本文已影响4人  qe1d1d

题记:昨天看了《摔跤吧 爸爸》这部电影,于是,有些话想说一说。

2017-05-19

关于爸爸的强权和女儿的自由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在口碑上非常成功,无论是成两极分化的话题讨论,还是V字形的票房成绩,都成为人们一时讨论的焦点,票房也是一路飘红。

但是对于影片的争论也是没有停止过,父亲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了女儿,国家赛事金牌,世界赛事金牌。强迫自己的女儿每天五点起床锻炼,甚至为了训练,强制剪去了女儿心爱的头发。这在很多家长眼中,无疑是无法理解。

同时在女儿眼中,也是充满了不理解和不认可,以至于当大女儿获得了全国赛事金牌,进入到国家队进行训练,接触到全新的生活和全新的训练时,瞬间就丢掉了父亲的告诫,可以说这是大女儿对父亲一直以来强制压迫最大的反抗。

面对大多数人针对父亲强权的指责,很多人都在从印度妇女地位角度出发,阐释了父亲所作所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印度,据说女人遇到强奸,很多人都会指责女人的错,当然在中国也会是这个样子。女人就像电影里面讲述的一样,如果不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就会沦为男人的附庸。生孩子,做家务如此一生。


以上是一位印度律师的言论。@来源知乎 南客居士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这种情况,自己内心可以预料到自己女儿一生的命运和状况,那么现在有一条比较艰辛的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是不是值得去努力呢?

虽然所有人都不理解。




于是父亲开始了抗争,可以说,一开始的抗争,确实是有父亲自己的梦想元素在里面,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父亲,也是在为女儿努力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当然,电影为了达到效果,无论是在训练技巧还是对对手的把握上,都让父亲拥有了主角光环的照顾。能够做出永远对的判断,从而一路推动女儿最终拿到了国际赛事的金牌。

很多人也再说,如果失败了呢?

如果女儿在大赛中失败了,那么爸爸的努力都白费了吗?女儿的付出都白费了吗?

你要相信,没有白白付出的努力,我假设,女儿在国际大赛上输了自己的比赛,那么,她还会回到那个小村庄,和自己儿时伙伴一样,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嫁了,生孩子、做家务,成为千千万万的普通女性吗?

我相信不会,因为,明明已经知道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为什么还会选择之前的老路呢?!

她已经拥有过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

而在我看来,从电影里面看到更多的,正是这种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施加的影响

我们这一代,遇到了社会急剧变革,思想上已经与上一代人有了本质上的差异,尤其是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总是崇尚人性至上、自由至上。每次在和同事讨论孩子成长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遵从孩子的想法,以孩子的意见为主”。

毕竟我们年轻的时候,受到了父母的各种规划。

每个人都会吐槽,自己父母让自己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自己的童年总是被各种学习班占据,没有一丝一毫的童年生活。

很多人也在抱怨,自己父母强迫自己学习的那些东西,自己根本就不喜欢,最后都一一抛弃了。

早上和一朋友小艾谈起这个事情,小艾说,自己在五六年级的时候,也学过钢琴,那个时候每天早上,父母都会骑着车子穿越半个城市,送自己到一个培训中心,练习两个小时,然后再回家写作业。日复一日,结果后来上了高中,学业为主,钢琴也就慢慢荒废了。父亲不再提起,自己也不再谈及。

谈到最后,小艾也说了一句,“其实,当时父母也是很辛苦的。”

小艾是个九零后,过一阵子也要结婚了,计划结婚后,赶紧要小孩,好让父母帮忙看着。

谈及未来的孩子,小艾说,只希望孩子能够开心就好。

孩子开心就好,估计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后辈的期盼。

所以我们对于片中的父亲,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的做法非常反感。

但是,孩子开心就好真的是一个好的决定吗?

在我看来,无论是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父母的教育,“开心就好”是一个有失偏颇的想法。

我们都经历过,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懒、吃、睡。

片中的女儿,也曾在朋友的婚礼上热情起舞,肆意的欢乐。她那时确实很开心。

但是看到她旁边的朋友,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样的开心、快乐,也只是瞬间而已。

高中时 老师总说,上大学就轻松了。父母也说,上大学后,你就自由了。

上大学后,父母会觉得,孩子长大了,自己有主见了,开心就好。

于是我们开始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做主,然后我们做了些什么?

为了开心就好,我们逃课。

为了开心就好,我们肆意的挥霍时间。

为了开心就好,我们热衷于各种新潮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好吗?并没有,起码让我们当时很快乐。

当我们踏上社会,回头再看这些过往,或许有一些感悟。

也许应该强迫自己去学习一些东西,

也许应该强迫自己去培养一个爱好。

每个人都会为生活奔波,与命运抗争,我们年幼时不懂,等到命运真的到眼前了,才会领悟到。

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往往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

舍不得孩子去吃苦,生怕强迫孩子一点事情,害怕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天性。

于是我们尽力的不去影响孩子,释放他们的自由。

可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对而言,我们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不代表孩子的想法一定是对的。

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的生活阅历,足以为孩子做出各种判断,或者是预期的准备。

所以说,我们的经验,是要传递给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而在传递过程中,孩子要承受的压力,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无法逃避。

面对这个世界和命运,孩子可能还懵懵懂懂,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去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和命运,是什么样子。

孩子,你不懂,我懂,我来告诉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