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
午睡后的昏沉中很突兀的想起了草原英雄小姐妹。
在这个温暖的春日的午后,想起那对为了保护集体的牛羊而被冻掉双腿的小姐妹。在想她们过的还好么?残疾后她们的生活可有保障?
不是我对她们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才这么想,恰恰相反,在想起的同时我完全想不起她们的名字。
还会有多少人记得她们呢?我很功利的想,再不会有七十年代的报告会,不会有八十年代的教科书,她们的荣耀已经伴随一代人老去的青春退色了,唯一不变的是残疾的身躯和为了残疾而丧失的种种机遇。
若早能预见今日或者早知人们的价值观会如此翻天覆地的发生变化,那两个本该在妈妈身边撒娇的小女孩还会为区区几只牛羊在茫茫雪海里艰难蹒跚吗?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呀,人的价值真的不如几只牛羊宝贵!
我忘记了母亲那个年代的英雄但我还记得我儿时的英烈——赖宁。那个葬身火场的小男孩据说是不顾老师劝阻偷偷跑去救火的。一没有技能,二没有体能,自保无力又如何救火。性价比是不等的,一条生命换回的只有焦黑的躯体和父母惨烈的哭声。
然而在我们那个年代这种举动是被赞扬和学习的。于是我们听赖宁的报告看赖宁的电影挂赖宁的照片。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在赖宁的鼓舞下每隔几年总有那么几个小英雄用短暂的生命换回报告会上唏嘘的泪水,那时候从来不觉得生命有如此报宝贵,我只叹生不逢时,怎么就不能让我遇上个见义勇为的机会好一举名垂青史。 如今赖宁虽然还是英雄,但早就不提倡向他学习了。
时至今日,愚昧了很久,把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主义无限讴歌的中国人终于意识到了生命的意义。至少孩子不该为减小财产损失做努力,不该用一个个花骨朵般的无法再生的生命去抢救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价值的所谓公共财产。
像小英雄学习是我童年的价值观。现在的孩子更重视生命本身的可贵。可见价值观是可树立的。
但是,今天的我早就察觉小英雄的牺牲具有更多的负面意义,这证明价值观还是可改造的。这其中舆论的导向作用非常厉害。
我们不再提倡学习赖宁,我们开始淡忘草原英雄小姐妹,我们开始讨论年轻大学生舍身救老太太是否合算,我们开始看重生命本身的意义,我们开始更自我同时更人性。
也有人说这是人性的覆灭,价值观的覆灭。也许吧,没有了英模的激励我们开始越来越怕死,我们不敢为了别人的钱包让自己的肚子挨刀子,我们看见溺水的人不敢抢救。我们惜命,知道 活着才有一切。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我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我相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平凡如我们,不是天灾的对手,甚至不是手持凶器的歹徒的对手,我们的生命只对我们自己的家庭很重要,让社会少个孤儿,少些残破何尝不是我们的贡献。而我们也只能如此贡献。
价值观变化太多,每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横空出世,我都会忍不住想英雄们能得到多少实质的性好处。会不会因为在新闻联播里露了脸就官升几级,会不会因为和首脑们和了影就官运亨通…….
我这么想的确不伟大,难以拿到桌面上谈,但相信如我这般想的人不在少数,只因为我们的价值观都已烙上深深的经济和利益的烙痕。
然而,重利益很功利不代表不善良。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共生体,我们并没有变得更邪恶,只是变得更现实。从理想主义到务实本身就是的思想进化。
做好人,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好人是最新的价值观。而把一些东西专业化,社会化是减少悲剧少制造英雄的根本。英雄不该用没有专业技能的普通人的生命来造就。
媒体早就改变,主流思想越来越多的宣传讴歌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人:有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老迈残疾的婆婆;有人以一己之力收养几十个残疾的流浪汉;有人用全部身家和全部精力去建设一所学校;有人在最艰苦的地方执教多年…….
这些还活着的人也是英雄,看见这些会让我更加感动。
如果可以,不要损己利人;如果可以,不要一命换一命。我忘记了英雄小姐妹的姓名,但没有忘记善良。在这个午后,我牵挂残疾的她们过得可好,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心希望那年的雪灾里她们能懦弱一些,蜷缩在妈妈的长袍里暖暖的睡去,不去管牛羊,不去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