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法则
沟通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参与者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在理想情况下,我们能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换讨论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目标;又可以借由沟通来增进、维持双方的关系。
工作场合是严肃而正式的,乱说话、满嘴跑火车的行为,简直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我们都知道,职场上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作为阅读理解过分解读,所以“会说话”,也是混迹职场生活中的首要法则之一,但很多人却仍屡屡犯下说话的大忌。如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想法,真的是一项大多数人都欠缺的能力。
消极对话:“这肯定不行的,这事怎么能做成呢?”“今天真是太糟糕了。”如此消极,很难交流,情绪就像流感一样,会在大家之间传染。抱怨是一种病,而且还会“传染”,向整个世界传造负能业。
借口:事情搞砸了,就把责任推卸给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甚至连坏天气、不给力的投影仪都能成为借口。没有担当,很难服众。
独断:以主观视角混渐是非。试想一下有个人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很难听进去他人说话,所有事情一刀切,这种独断的想法如何在工作中与同事沟通交流。
人们很少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沟通的困难有关。以上几种表达方式,都分别踩了不会沟通的雷,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那么本文就来谈一谈几个简单实用的小技巧,教会大家在职场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聊天的“浅谈资”,来自每天的碎片阅读
浅谈资很多时候来自你每天的碎片阅读。这个特别适合那种同事关系,中午在一起吃饭,下午在茶水间遇到,偶尔闲聊几句打发尴尬。比起聊同事的绯闻、领导的八卦,还不如每天花十分钟浏览一下当天的新闻、实用信息,这些会成为最基本的谈资。
不做闭环回答,让话题延续
比如我不太爱看足球,饭局里如果有人问起,昨天看球了吗?如果回答一句,我不看球,这话题就死在这里了。还不如说成,我最近没怎么关注,昨天有啥比赛啊?大部分人在提间的时候,都会选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把他问的问题抛给他,对方很开心,你也乐得清闲。中间你只需要加一些,“是吗?”“啊?”“后来怎么样了?”这个话题估计就能聊很久。不懂没关系,没有什么比跟一个不懂却表现得很有兴趣的人讲你擅长的事更让人开心了。
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但是尽量别超过三句
称赞多了不是显得假,就是会显得生分。称赞要发自内心,但要讲究技巧。有时候“你今天气色特别好”会比“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要实用,因为搞不好你也不记得她是不是昨天穿了同样一件衣服。对女生来说,直接过度的称赞会赢得一时的好感,长此以往便会落得油嘴滑舌的印象。
培养一两个小爱好,让它成为你话题的一部分
八小时你属于工作,八小时之外你属于自己,如何丰富自己是能不能好好聊天的开始。阅读、音乐,这些东西有时候挑人群,并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和有共鸣。做模型、收集标本更是特别冷门小众,估计也只有同好才能分享。但是美食、电影这些相关话题,大部分人都会涉猎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选一两种比较大众的事去做,会很容易让你在人群里得到更多回馈的声音。想变成一个讲话有料的人,请先从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
用对了是“幽默”,用不对还不如“沉默”
幽默这个东西是天生的,这不是背会了笑话或者段子就能表演的。所以如果你还是个新手,我建议你先在圈子里找一个你觉得幽默的对象,然后把他的段子和梗背下来,在另外一个别的聚会上小用一下练练手,如果有反响就是合格,如果没有反应就当尝试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硬上场,到时候伤了自尊是小事,留下阴影更麻烦。
语言可以帮助沟通者们拉近关系,或者反过来促进分离。如果一个人想要融入进一个群体中,就务必采用那个群体成员类似的语言方式。人们也会倾向于和使用与自己类似的语言的人结为同盟。
很多人认为,只要单纯地磨练沟通技巧,就可以进行有效沟通。但因为每次沟通都是不可复制的,参与沟通的人、沟通的场景都在变化,适用于一个情境、一种人的沟通方式,未必适用于另一个情境、另一种人。反观那些成功人事,都具备了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技巧,才能使他们在万变的职场中游刃有余,斩获头筹!所以,务必学习一套高效、正确的沟通法则。
沟通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