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书笔记002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关心你的关心

摘自采铜-《精进》

摘抄原因:“目标悬置的思维让我不再纠结方向的选择”

比如我有时会纠结到底是考研还是工作,
如果考研,我担心的是考不上
如果工作,我担心的是找不到好(收入,发展潜力)的工作
但是反过来说,
如果我要考研,那按照时间表,我现在应该是复习数学基础和学习英语。
如果我找工作,那我就应该努力的锻炼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但是学好数学和英语,对于我就业和计算机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锻炼计算机能力,对于读研也是必须的,
因此不妨就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平时时不时的复习数学,
学习英语
这样,真正到了分水岭,我也能选择出合适的路。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看的古典写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里面讲到:

"在这个定不下来的年代,修炼和创造人生反而成为一种最有效的策略——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和你将要去哪儿,最好的策略是先全力炼出一种在哪都能活好的能力,在有力量的和眼界的时候,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吧”
那什么是我的“数理化呢”?
我自己思考为以下几点:

相当于内功的存在
由此延伸出来:数据库技术、算法、发声技巧、爱好、读书等等

由此感觉生活没那么苟且。---


“目标悬置”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目标悬置的思维框架下,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

“收益值”: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

“收益半衰期”: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

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收益值”、“收益半衰期”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