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
看过一个报道,几个著名演员倡议恢复繁体字,结果坐在旁边的曾上过《百家讲坛》的某著名学者说了几句话,立即让他们哑了火。
学者说:“你们能写出郁闷的郁、灶台的灶的繁体字吗?”
要知道,这两个字的繁体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估计都写不出来,笔画太稠,看几遍也很难记住。不信大家可以查找出来写一写。
广西玉林的“玉”本来是郁闷的“郁”,估计也是嫌“郁”的繁体笔画太稠、很难写而改作如今的同音字,虽然失去了历史底蕴,但的确好写多了。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里就有这个“灶”字,可以参考一下难度等级。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都是简体字,这是规范用字;至于繁体字,那是老字,古代人写的字,古书里的字。后来发现港澳台地区,很多还都在用老字。
如今我们用的简体字,是建国后才实行的。
当时考虑到国家有大量不识字的人群, 主要是成年人,为了快速便于认识汉字而进行的文字改革,弄出了一套化繁为简的简体字。
其中很多都是草书的写法,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使用的简化字,直接拿过来用就行,很少有像化学元素那样造的字。
从当时来看,是利国利民、利大于弊的好事。它让很多不认字的成年人能够尽快地扫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建设国家,让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一个快速整体提升。
识字写文从此不再是少数阶层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民都能够掌握的东西。
后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又有一批简化字,称为二简字。特点就是简单粗暴。
上学时,很多老师的板书还在用这个二简字。比如说意思的“意”,二简字就成了上面是甲乙丙丁的“乙”,下面是一个心字底。感谢的“感”,上面是干净的“干”,下面是心字底。
它让人看不出汉字作为象形字的内在逻辑,破坏了汉字的结构之美。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批二简字没有推行开,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字里行间。
只会简体字,不会繁体字,有时确实很不方便,因而上学时老师都会要求大家“识繁用简”。平时书写用规范的简体字,但是繁体字也不能睁眼瞎,也要能认得它。
因为繁体字使用的地方还很多。有时去一些旅游景点、文化古迹,很多对联门匾石碑上的字都是繁体字,要不认识那还真说不过去。
有一份报纸,专门摘录国外通讯社的新闻,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它叫作《参政消息》,后来才知道这份报纸叫《参考消息》。
因为报纸名字写的都是繁体字,书写的还有些潦草,其中的“考”写成“攷”,看着特别像政治的“政”,结果就闹了笑话。
后来才知道,这个“攷”是“考”的异体字,而不是它的繁体字。
简体字与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那还好一点,如果是两三个繁体字对应一个简体字时,那写繁体字时就要注意小心了,不然就会贻笑大方。
例如个别学者附庸文雅,写大字非要写繁体字,但写又写不对,就闹了笑话。
比如“里”这个字,繁体字是“裏”,但“里”这个字古代也有,和“裏”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有与“表”相对应时才可用这个“裏”字,如山西常称为表里河山。
又例如发生的“发”这个字,以前繁体字是有两个不同的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剪头发的时候是这个“髪”,过去一些理发店、发廊的手写招牌上都用这个字。
另外一个就是出发、发明、发财的发,它的繁体字在麻将上还能看到,就是风里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