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WiFi提前“下车” 谁该负责?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广州的公交免费WiFi出现了无法连接甚至无热点可连的状况。
随后,其运营方“16WiFi”宣布包括广州、上海、深圳、佛山在内的11个城市均暂时关停,仅保留北京、昆明两地作为样板城市。
而据报道,运营方的解释是“16WiFi”运营成本压力较大,向各地公交公司缴纳媒体费用及向运营商购买流量,是其最大成本来源,而市场流量资费下降,下载APP人数并未达到期望值,导致其营收大受影响。而广州一汽、二汽等公交公司方面称,“16WiFi”长期拖欠租金。
不管运营方在讲故事,还是事实确实如此,公交WiFi突然“下车”,毫无预兆地说停就停,实在有欠妥当,这份“任性”谁又该负责?
笔者认为,首先,作为运营一方,能够在政府服务招标项目里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自然不是初来乍到的新兵,对于如此大项目,运营方对运营成本、获得收益、承担风险是完全可以预估和评测的,而上述报道中所提及的运营成本压力大等情况出现时,当有乘客反映WiFi热点存在连接问题时,企业竟然毫无预兆地选择“下车”,而这场离开的信号,只是在微信上发布的一则单方面的通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抛开项目商业属性不谈,公交WiFi有其公共服务的一面,公共服务项目面对运营压力时,没有恰当的退出机制,这实在有违一家负责任企业对于公共服务的态度。
其次,作为政府一方,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大户”,尤其在一线城市,每日公交车所载乘客数量都是个天文数字,免费WiFi开通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方便乘客打发路程中的时间。但是作为地方政府,在出让一座城市的公交资源的同时,是否要做好事先的研判呢?比如在招标前做好对企业能力的评估和审核,在项目运行中对服务质量的跟踪和监控,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补救或者发布通知和后续跟进,在这一点上,广州显然是没有做到的。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政府的这种全程缺位,当甩手掌柜的状态,一旦出现服务停摆的情况,就会让体验公共服务的群众产生误会,误认为是政府违约的行为,即便没有产生误会,也会对政府招标决策产生质疑。长此以往,其公信力将荡然无存。而且,如此庞大的城市公交资源,说停就停,太过随意,也太过儿戏,政府应当出面做好善后工作,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政府做事更要趋实避虚,狠抓落实。值得肯定的是,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方式毕竟还不成熟,很多环节和步骤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将是大势所趋,政府要敢于担当,扮演重要的角色,万万不可只有跑龙套、领盒饭的心。
本文章来源于金栗子商用WiFi:www.jlzwifi.com/art_content/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