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75人  西域婉风

     

今又重阳

        当火红的柿子压弯枝头,地里的包谷、萝卜、红薯、芹菜开始收获,菊花满园的时候。

        已是深秋。

婉风随拍

        出外的人们偶尔回来,熟悉的道路、熟悉的村落,熟悉的景色,收获满满的问候和暖暖的乡情。无论是果子还是蔬菜,总有人招呼你,赶快拿啊!喜欢哪个就拿哪个,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这,就是家乡。

今又重阳

        我喜欢在工作之余带着孩子回去,进了村子就告诉她:这是九婆家,这是二妈家,这是新婆家、这是三婆家……

        孩子总是一脸茫然,“你咋就有这么多的婆呢”?

        她是不知道在过去那个重情重礼的年代,尊老爱幼不是口头语,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为老者尊,谨言慎行,爱护晚辈,呵护每个小孩子,即使犯了错误,即使有年轻气盛地父母发火打孩子,有村里那些有名望的长者出面,一声令下,即使父母也得立即住手,那些淘气包、惹事精这个时候总是会躲在长者的怀里逃过一劫。对村里长者的敬佩和仰慕也就油然而生。即使成年后,出去后,偶尔返乡,遇见那些长者,尽管他们都已是耄耋之年,后生们依旧会站路旁,垂手恭立,颔首相问。估计他们身后的孩子会和我的孩子一样都是疑惑。乡情,就是在这样的点滴中代代延续,虽然已经越来越淡。

        家家户户的门庭后面,那是数不清的童年趣事,一直温暖在心头的珍贵记忆。

婉风随拍

        上一辈人渐渐老去,后生们都选择了进城,上学的、打工的、务工的……但在每个节日或是村里有人家逢大事儿时,他们又从四面八方携家带口地返回,但是嫁出去的女儿们参与的很少,这是一个村庄在现代意义上的存在。听嫂子说他们有自己的微信群,红白喜事,招呼一声应着云集。男女老少,三天三夜,帮着一起打理。然后各自返回。

今又重阳

      今又重阳。

      恰逢周末。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又重阳

小时候背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从此知道重阳节。

今又重阳

再后来读到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婉风随拍

        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里

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笑着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 (元)关汉卿  的《沉醉东风 重九》中

看“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中国古人的重阳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在观秋、赏菊、品酒中充满了对亲情、乡情浓浓的回忆。

      九月九,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祝所有老人老有所养!

    今有重阳,驱车一百多公里,走,回家去!

路边的萝卜、花白园地,一片翠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