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想法成长励志

为什么你需要正念

2019-06-13  本文已影响346人  周周心理说

如今的我们,总是被生活的压力填满,花很多的时间去追念过去,花更多的时间去焦虑未来,剩下稀薄的时间留给夹缝中的当下:紧张的工作、不断刷新的朋友圈、看不完的娱乐事件和热点八卦......

每一天,我们都在忙碌,但每一天的结束,却常常伴随着莫名其妙的空虚感,忙碌填满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却填不满心里的空洞,想一想每个人处在“半自动模式”下的每一天:起床、洗漱、吃饭、换鞋、出门......有一句玩笑话“你记得你老婆/女友今天穿的什么吗”,虽然我们置身同一空间,共处在同一个当下,却好像感受不到彼此的存在,当心在别处,再忙碌的此刻也只是空洞的表象。

正念,身心合一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过分心或者心不在焉的经历,在小的时候,常常被老师敲黑板提醒“溜号”了,一提到作业就脑袋疼,一要上自习就开始望着窗外神游;长大成人后,不带手机在哪都不自在,吃饭要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等地铁公车就更要戴着耳机玩着手机,我们习惯了“分心”,一心多用已经被设置成为默认模式,每个人都是身心分离的“割裂人”。

当我们为这种分裂状态而焦虑时,是时候该收收心了,把漂泊或割裂在别处的意识收回来,专注在眼前的事物上,以接纳和不带批判的心态,专心体验每时每刻真实发生的当下,像审视一个新生儿一样,带着好奇和专注审视此时此刻的生活,这种身心合一的力量,就是“正念”。

近几十年来, 正念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 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身心疾病的治疗,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正念对于维持和增强个体身心健康、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增强主观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质量等也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 长期正念练习者和普通人在神经生理活动和脑功能及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是改变个体感知觉和注意、记忆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 保持身心健康的神经基础。

说起来,正念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也没有什么玄妙的修行,正念更像是应对现代焦虑隐忧的一种生活态度——专注在当下,让正念融入生活,可以从点滴开始。

接受当下,刻意但不苛责

正念是一种刻意的不带批判的专心。像住进一座新房子一样,带着好奇和发现的心情来审视自己,此时此刻的自己正在做什么,有着怎样的情绪,发出的每一个动作是快或慢,身体的状态是放松还是紧张。也许你会发现对着手机屏幕的自己肩膀有点酸,心情有些沮丧,指尖正在快速的划过屏幕,身体的肌肉有些僵硬紧绷......

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熟悉却又有着陌生的新奇,全身心投入地审视自己,当发现自己神游的时候,轻轻的用意识把自己拉回来,不去评价或苛责,随着不断的练习,我们会更了解自己,自己的感官、情绪和身体也会随之变得敏锐。

从一件小事开始,感受正念的力量

选择一件常做的事,把它与正念结合起来。比如,认真吃每一餐饭,放下手机,关掉电视,认真的看看餐桌上的碗筷和饭菜,新鲜的色泽和升腾起似有若无的热气,注意到你拿起碗筷的方式,把每一个机械的动作变成细嚼慢咽的体会,用鼻子嗅到米粒的香气,感受米粒在唇齿间的翻转和停留,体会吞咽的感觉和身体发出饱足的信号......

你有多久没有专心吃过一顿饭了?你对于美食的渴望究竟是源自身体的饥饿还是心灵的空洞?

慢下来,与自己的局限和谐相处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事情无法避免,比如,塞车、排队、生病、意外等等,正念并不会让这些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消失,也不会让我们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消失,但正念会帮助我们觉察到这些令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并帮助我们留意到这些情绪的源头,不带批判的观察自己,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我们总会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期待,我们渴望阳光,逃避阴暗;我们接纳愉快,逃避不快;我们享受幸福,逃避不幸,但生活就是有好有坏,情绪就是有晴有阴,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所不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心过好每一天,带着这些不完美的部分,做我们该做的事情,与当下的自己和平共处。

正念,不玄妙也不神奇,我们在日常的每一天都可以汲取到正念的力量,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像养成一种习惯一样,让正念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