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讲座整理 | 如何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⑥(阅读)
讲师:徐则臣,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主要成就:第四届春天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2014年老舍文学奖、
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第十届文学奖。
代表作品:《北上》、《耶路撒冷》、《午夜之门》、《夜火车》、《水边书》、《天上人间》等
我们讲第四个问题就是:阅读的重要性。
其实在讲过程中,我已经都跟大家讲了这个里面主要是提醒一下,就是要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当年曹文轩老师跟我说,如果有十分时间,六分用来阅读,四分用来写作。
他的意思,就是阅读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写作的时间。我是一个写作比较慢,量也不是很大的作家。
所以,我把这句话稍微做了一个调整,我说:
如果我有十分时间,那么我六分用来阅读,三分用来生活,一分用来写作。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所有的写作,最后都要落实到一个阅读时的写作,我们必须为自己写作的可持续发展,早早地打下一个坚实的一个基础。
生活很重要,尤其在中国的语境里面。
我们一直说要深入生活,要去采风。因为文学源于生活,生活的确很重要,有生活跟没生活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的时候,不是说有了生活,你一定要写得好。没有生活一定也不出好作品。
比如说,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比如说土耳其的作家帕慕克,这是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这两位作家,如果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上,这个标准来看,他们应该说生活比较频发。
像博尔赫斯,早期是阿根廷图书馆馆长,到50岁,因为家族的遗传病,眼睛下了有50岁以后看不见。这个世界本身生活的范围就极其狭窄,后来又看不见了他的阅读和写作都是通过口授,通过听来完成,你说他能有多少生活?
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作家。
帕慕克也是这样,是一个土耳其上流社会的一个工作,生活非常的优渥,而且没怎么工作。几乎就没工作,一直待待在家里面写作,活动范围也很小。但是他依然写出了伟大的小说。那么,他是怎么样获得我们写作需要的生活的素材,简单说,就是阅读。
阅读让他得到了我们在生活第一线,那样的一些写作者,所获得的经验和素材。
他们有一种能力,就是把第二手,第三手,乃至第四手的材料,转变为第一手的材料。
莫言老师说,作家要有同化别人生活的能力。
就是那种生活是别人的,但是你要有能力把别人的生活,同化为你自己的生活。
其实也就是把第二手、第三手、乃至第四手的一些材料转,变为第一手的材料。
这个能力,其实也是在不断地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么这个阅读,刚才说写作要写开的,那么阅读其实也要读开了。什么叫读开了?读多少才算读开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都见过中药铺,每一味中药放在一个小盒里,小抽屉里。这味是当归,那个是黄岐,那个是蝉蜕,那个是桑叶等等。
对一个老中医来说,他的眼里固然有每一个格子,但是他在看病的时候,他开方子的时候,所有的格子,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格子。
他考虑的,不仅仅是一味一味的药,而是所有的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所能产生的一个效果。
这跟写作其实是一样的。
每一个作家的素材库,或者说我们的准备中,都是分成一个一个小盒子。
但是真正写作,你要动用所有的格子。
这个格子之间怎么样一个比例,怎么样搭配?需要你的瞬间就完成了。
就像老中医一样,他不可能再去买一个药,再去查它的性能,两个药之间的一个关系,然后再花时间来配。它会在一瞬间,他就能把方子给你开出来。就是在一瞬间把所有的药的性状功效给融会贯通。
阅读其实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没有这老中医的能力,读一本书,它就是一本书,每本书在一个格子里。读100本书,1000本书,那就100个格子,1000个格子。
你一旦读得融汇贯通了,那1000个格子,其实是一个格子;那一个格子,也可能反过来是1000个格子。
所以要大量的阅读。
但是读多少才能让自己读开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
你只管读,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只要读到一定的量,哪一天就像埋头赶路一样,一直闷着头走,突然一抬头发现天高地阔,那么你就做到了融会贯通,你就读开了。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其说为读多少焦虑,不如直接去读。
只管读,读到一定程度以后,皇天不负有心人,读到那一天,您每读一本书,就能想到无数本书,这个时候我觉得就是都开了,你就能融会贯通,就能举一反三了。
有的时候,不是说我们非得读一本好书才能获得最大的营养。如果一定量的阅读基础,反而读那些二流的三流的,甚至坏处获得的营养反而更大。
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谬论。其实你仔细想想,是这样。
你比如说拿到一篇不好的文章,从看第一眼就不顺眼,那你就会想到,这个题目,如果是博尔赫斯,他会取什么样的题目?如果是鲁迅,他会取什么样的题目?如果福克纳,那他会怎么取名字?如果莫言,那他会怎么取名字?
第一句话,你也会这么想。通篇读下来,一些细节的时候,你也会这么想,整个结构你也会这么想,也就是说,你看起来读的是一本书,其实你已经在不停地比较,不停地对它的修正的过程中,已经读了很多的书。
从这个意义来说,读一本好书,你可能接受的是一个人的好,而读一本坏书,或者读一本二流三流的书。
你在质疑,在批评在教育的过程中,你可能已经读了很多人的书,很多本书,那在这样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阅读量,你得有能力去想到,你之前读过的那么多的书。
做到这点,我想可能就实现了读开了的这么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