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渡在江南之四
【虚渡在江南之四】原订第二天去拙政园的,因为单是留园步步惊心的美就足以让人消化不良了。但是,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敲响了黑色的瓦,腾起了缥缈的云烟,于是动了去看雨后拙政园的念头。
抵达拙政园时,天已经放晴了。水洼里的天空湛蓝,阳光已经成了耀眼的金色碎片。蝉声不停歇地高声唱起来。除了停车场道路上微不足道的泥泞,雨的痕迹已经无法在拙政园里找到了,这里的雕花石板小径依然干爽洁净。
第二次来拙政园,比深秋来时,明艳了,植物都无拘无束地释放着天性中的烂漫。在这样旺盛的夏木中,亭阁水榭倒隐去了华丽,让我隐约窥见一段旧时光——明代,那浸透着文化与财富基因的造园巅峰的时光。
时光里,文征明在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灰色人生里,却与辞官归故里的王献臣相遇,一个大器晚成对主流价值执着地追寻,另一个少年得志历经宦海沉浮看淡功名利禄。这样一双活在彼此的彼岸的人金风玉露一相逢,真是胜却人生无数——拙政园底子就是这般渊懿!
读着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看到“望尘雅拜”四字,眼前仿佛看到了他虔敬的目光不平静地抚摸拙政园里的起起伏伏,用笔用心地描摹出一个他心中完美的诗情画意之地。
对照着文征明的《拙政园图》,眼前的园子俏似之处已经不多了,那文人的清旷悠远的审美情趣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时光荏苒,变得模糊了。
在美得令人目不暇接的拙政园里,我最爱卅六鸳鸯馆的蓝玻璃,远香堂的透窗和与谁同坐轩的石凳子。
卅六鸳鸯馆,因荷塘里十八对灿若披锦的鸳鸯戏水而得名,是园主人宴友,听曲的所在。这是清代时候的补园,匠心独运的设计中透着财富极速敛聚后的低调奢华。窗框上菱形蓝白相间的玻璃和连接桥上德国产的铁栅栏便是例证。
蓝玻璃,在当时较之玳瑁明瓦更有时尚气息不说,更兼有视觉的美学效果。据说苏州人对雪有着某种执念,香雪海的梦想从未消退过。可惜,雪不宜得!主人便想到从视觉上去获得这样的感受。阴雨天,透过这片蓝玻璃望去,园中真的仿佛白皑皑的一片,仿佛置身雪乡了。
也透过这片蓝玻璃,望去。是看到了那个梦幻年代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闲情雅意吗?还是看到了一片繁华落尽后的清风苦雨萧瑟落寞?
如果说卅六鸳鸯馆里总是“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的行腔婉转,那么远香堂必定有份“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的灼灼生姿。
远香堂,四面都是玻璃长窗,没有一堵石墙。长窗将园内景致一一展露,置身其中,感觉花团锦簇,目之所触精美华丽。
无论春秋冬夏,在这远香堂内,你都能饱览四季最为绚烂绮丽的风光。那透窗特别奇妙,黝黑发亮精雕细作的窗棂,在隔与不隔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让庸常的风景获得一种设计的新巧感,奢华中不失典雅,华丽里平添一份清新。
与谁同坐轩就在那最为著名的堪称经典的借景佳处倚虹亭的对岸。每个游人都必定会被倚虹亭望去的景色吸引,久久沉浸在这样精美绝伦虚实相生的景象中。我却被一间扇形屋顶的小亭子所吸引。
这间扇形小亭子小巧精致,依水而建,屋面、轩门,扇洞,石凳子皆为扇形,更妙的是意境幽远。
与谁同坐呢?苏轼的答案是:清风明月。
我的答案是:女儿!
呵呵,你的答案呢?
就着这鼓形石凳坐下,和女儿共对烟柳写意时光,再美不过了!清风朗月自有韵,母女情深方为宜:半字无言语,一笑一颦与,携手天涯行,母女胜知己!
拙政园的雨中烟云未能赶上,夏蝉声如潮涌动中,再思“拙政”之意,王献臣倒是更亲近了些!料想他也不曾预料这五百年间这里的风雨飘摇中拙政园愈发美丽动人了,斟满了岁月永不褪色的风韵!
若水草于杭州全季酒店912
2017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