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之学习的源于什么?读后感
2023-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巧梅
人与人对待学习这件事想法真的有很大的不同的!
正如文中所说:同样的讲师,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习场域!学校组织的学习和新网师学习老师状态存在很大的不同。
郝老师分析出有几下原因:
1.思维深处认知模式有关
书中用一个学员的问题:杜威的反省思维与我们日常的思维有什么不同的本质?
大多数人的日常反省是在自己固定的认知模式,深层信念之中的反省。
而杜威强调的反省却是对认知模式的反省,是对自我的“思维假定”、元认知、潜意识、深层信念、人格的反省,是对支配我们观点背后观念的反省。
举个例子,自我中心思维就是一种认知模式,根本观念,大多数人在与别人交流时习以为常的思维是:“这是真的,因为我相信它,它是对的,因为它符合我的利益。”
常人很少思考:我相信的就是一定是真的吗?符合我的利益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能这样思考,就是对自我中心这个认知模式,根本信念的突破。
2.学习的源动力是什么?
每个人学习应该是为了自己,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成长,让人生更幸福。
如果学习与自我内在的需求没有真正统一起来,没有成为个体自觉的追求,那么学习很难长期沉浸其中,也很难有大的收获!
屁股决定着脑袋!
怎么做出改变呢?
首先是改变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一个人思考,行为的发动机,是观察,认知世界的眼镜。
人与人的不同根本上是思维深处认知模式的差异,认知模式不变,自我的认识和行为就很难改变。
不抱怨,不埋怨,强大自我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现实之道。
学习,最终是为了自我的幸福,为学生与为自己是统一的。
这就是儒家说的:已立立人,已达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