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顾名思义,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对某一事物的刻板看法。刻板印象的范围极广,甚至可以说,我们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候都在运用刻板印象来完成对事物的认知。
试想,你在遇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脑袋里会想些什么?会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个人的个性特征或者社会角色呢?有人说看他的着装,有人说看他的说话方式,这些由特定因素所指向的判断,其实就是刻板印象的一种。镶金牙戴金链子的一定是黑社会,手里拿把吉他的一定是文艺青年,这都属于刻板印象的范畴。
积极作用
那么,刻板印象是怎么来的?
既然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认知,那么它一定是经历了许多许多人、很长很长时间的考验,才让人形成那么一种印象,那么一种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的印象,也就是说,刻板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当然了,存在即合理嘛。这个东西既好也坏,要是我们从名字上来看,它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刻板”,怎么听都不好听,然而,实际上,它自有积极因素,而我们绝不能说,刻板印象的作用一定是消极的。
小姑娘上街买东西,看到面目可憎的人要注意提高警惕,虽然说我们无法确定对方的身份,但是身处在社会之中,用已有的社会经验来作判断是让我们快速获得结论或者行为取向的一种方式。
再假设说,学生做题,看到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会联想到之前做过的那道题的解题方法,运用相同的解题方法来解题,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试题。这是在学科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刻板印象不是完全消极的,它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再来说消极作用。
还是拿学生做题来打比方,这个题看似与之前那道相同,但是在某一点上又具有这题自身的特点,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解题,那么这时候,如果学生还按照之前的解题方式来解题,就浪费了时间,而且,一看到一种类似的题目就直接动笔,这也反映了学生自身不认真审题、忽视了细节的不足。
再者说社会生活,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粗犷的大叔也有可能有一颗少女心,娇弱的女子也有可能拥有坚强的内心,直接运用刻板印象来认识人,似乎少了很多应当有的考虑。
也就是说,刻板印象会造成认知不全面,过早下结论会导致认知的偏差。
新发现
近年来,男保姆、男幼师成为热门词汇,中考或高考报名时,老师会单独拎出男幼师这一方向进行讲解。人们慢慢觉得,幼儿园里全是女老师,会让孩子缺少全面的品质训练,看,其实这不也是刻板印象的一种吗?——女人不比男人坚强、有力量之类的看法——这种印象在新时代不断被挑战,让人们的认知进一步拓广。
男保姆、男幼师的存在自有其必要性,而这些职业就冲破了社会刻板印象,给了人们新的认知方向,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个性化的东西,这些,都不再是“刻板印象”可以解释的了,但是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也是一直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总提起“第一印象”呢?
发挥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社会认知的一种必要条件,这必将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新意,也会成为创意和新思想的起源。对事物功能的认知这些好像又归于另一个“功能固着”问题了。不过,它们都属于认知范围内,可以相互借鉴学习。
非心理学、社会学专业学生,叙述肯定有很多不足,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感兴趣的可以多多搜索相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