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从刻意练习到职业写作方达文294个笔记
材料和写作
>> 材料的来源无非有三种:一是小说家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二是作者由谈话或阅读中得来的间接知识;三是小说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 。一个小说家为写成一部小说和一个科学家发明一件东西一样,需要长期的思考、经常的练习和坚强的意志力。
人物描写
>> 其中只有三个因素:那就是人物、情节和布景。
>> 另外再加上“短篇小说”和“风格”,便成为小说研究中的七大课题。
>> “人物”中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叙述的方法。作者可以主观地对人物加以说明,或者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这叫分析的叙述法。作者也可以不直接对人物加以评述,而只利用人物本身的言语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这叫作戏剧的叙述法。
>> 细的比较研究,这是“人物”研究中的一大问题。“人物”中第二个大问题是形象化。所谓形象化,简而言之,就是作者对其书中人物的性格、态度、习惯及意见等,必先了如指掌,宛然在目,然后才可落笔
>> 人物”中第三个大问题是“特性”。小说家描写人物侧重特性,而特性可分为“个人特性”与“类型特性”两种。描写人物时须彼此兼顾,不可有所偏废。人物描写的失败不是由于形象化的不完全,就是由于“特性”的混乱。关于人物的其他问题还有人物的披露法、人物的对比和类集、人物的静止和发展、人物数目的极限、人物的命名等。在人物的描写中有一件事是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那就是书中的人物有时会不受作者的控制
>> 这是因为作家将书中的人物完全形象化以后,书中人皆各自具有生命、意志与性格,同真实的人一样,故其言语行动皆各自有其动机而不受作者的约束。这实在是创造过程中的神秘事件。
人物的谈话
>> 小说里的谈话是要精炼而扼要的。
情节的布置
>> 一般来讲,为了研究上更方便,人们将情节分为简单的情节和复杂的情节、散漫的情节和有机体的情节、分析的情节和组合的情节等种类。关于情节的展开,可分为首、体、尾三部。“首”部所研究的是在情节开始时应用何种方法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体”部所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延搁的手段来继续维持读者的兴趣。“尾”部所研究的是应用什么方法使读者对故事产生留恋或得到满足。
>> 情节的技术要素分为六段:一说明,二兴起,三错难,四极点,五降跌,六收场或大团圆。
布景
>> 布景的内容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现场景物和社会环境等。布景有许多固定的功用,不是可以随便抹杀的。描写景物的技巧也有研究的必要
>> 第一,记账式的记载不是描写。描写是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利用轻掠或冲击的方法来刺激读者的想象。第二,风景描写是描写类文章中最难的一种,原因是用文字不容易描绘出颜色和声音的特质。
>> 许多有经验的小说家都劝告初学者对于风景描写,如果没有十分的必要和把握,宁可避免也不要尝试。
>> 第三,天时和气候常被小说家们利用来衬托小说中的情节。第四,地方色彩在现代的小说中有日趋泛滥之势。
短篇小说
>> 短篇小说的技巧很接近戏剧,所以情节的六项技术要素在短篇小说里特别重要。
风格和文体
>> 风格中包含两种要素:一种是可传达的,一种是不可传达的。可传达的要素是文辞的美,不可传达的要素是作家的人格。
小说家、读者、出版人
>> 小说家的思想,小说家的人生观,小说家的艺术目的,小说家的政治意见,小说家的实用学说,小说家的道德,小说家的情绪等,无疑地都要渗透在他的作品里面,并予其作品以莫大的影响
>> 成功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天分,二是锻炼。二者缺一不可。成功的种类也有二种:一是艺术上的成功,二是经济上的成功。
>> 不论哪种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要从小说中领略人生的意味。而满足这个目的也正是小说的真正价值。
>> 某个小说家果真一旦露了头角,则其作品因受到有力的出版发行机构的支援,其行销之广,流传之速,就不是古代小说家所能想象的了。
Part 2 基本问题
>> 人物、情节、环境等。小说家将某些人在某种环境中所做的某些事情,展示给读者看,就成为小说
>> 作家写人物小说时,其主要目的也是要解决人物的情绪和意志问题,至于书中的最后结局如何,他是不大关心的。
>> 凡能长久吸引读者和观众注意的人物,都是表现在其行为中的性格。没有理智及热情的生活,和没有举动的人物一样,都不能引起读者和观众的极大兴趣。
小说的效用
>> 1.社会学和历史。
2.社会的结合体,如家庭、社团、国度、种族、社会阶级、文化集团等。
3.社会生活,如家庭生活、事业生活、政治生活、宗教生活、一般的文化生活等。
4.人类的性格。
5.不可思议的事,如神鬼怪异之谈。
6.普通的哲学问题。
>> 小说的主旨切忌肤浅狭隘,而应深远广大,这样才能成为不朽的名著。
>> 西方有句名言:“历史里除了人名和日期外都是假的。小说里除了人名和日期外都是真的。”
>> 小说里的情节虽不是生活里的事实,但这些情节都合乎人生的原理、人类的热情和世间男男女女的各种动机和行为。这些原理、热情、动机和行为等都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力量,而这种基本的力量常能历经久远的时代而流传下来。我们现在把千百年前的伟大作品拿起来阅读时,仍旧会觉得它新颖有趣,就是这个缘故。反之,假如作家对于这种人类生活里的基本力量不能保持忠实的态度,他的作品一定会暴露出很大的缺陷。
>> 小说的情节虽可虚构,但情节里所蕴含的人生意味应该是十分真实的。
>> 但是他对于故事的可能性和或然性必须始终保全,不可漏失或遗忘。
小说的类别
>> 第一种分类法:1.人物小说。2.情节小说。3.景物小说。4.思想小说。5.情绪小说。
第二种分类法:1.历史的传奇。2.神秘幻象小说。3.人物习俗小说。4.反抗性和规避性的小说。5.奇想滑稽小说。
>> 第三种分类法:1.写实小说:这种小说把人生的实际情况描写出来,不加评论,也没有意在言外的哲学。情节和人物间的相互作用是无关紧要的。2.习俗小说:这类小说描写生活上的习俗或某种团体的社会特性。故事里的情节和人性的发展都不重要。3.事件小说:这类小说偏重于特殊的事件,所以故事的结构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4.浪漫主义小说:这种小说述及人类的基本性格和情绪,如热情、憎恨、勇敢、妒忌、义愤、复仇以及暴乱的场面等。5.戏剧小说:在这种小说里,人物的性格表现在行为中,所以人物和情节是交互影响着的。
>> 第四种分类法:1.写实小说。2.浪漫主义小说。这两种小说有值得我们详细讨论的必要。
>> 关于写实主义的一般通俗观念有七个:(1)摹写实际的事物。(2)审慎选择平凡的事件。(3)不避可厌的事物。(4)不受因果的惯例所束缚。(5)不重空想。(6)反理想主义。(7)反感伤主义。
>> 他们认为写实主义的缺点有四个:(1)缺乏同情心。(2)事实不够充分。(3)除技术外无别物。(4)过于赤裸裸地暴露一切。
>> 浪漫主义小说是一种规避现实的文学。它能使读者逃出生活的纷扰、烦厌和劳伤。不过它常常流于“放纵”,缺乏诗意。真正的浪漫主义作家如大仲马,是没有技术的
>> 浪漫的氛围,其特点有三:(1)时间的遥远。(2)景物的奇特。(3)汹涌澎湃的热情。
小说的趋势
>> 小说的发达经过四个阶段:最初是不可能的故事,其后是不见得有的故事,再往后是或者可以有的故事,最后是不可避免的故事。
小说和其他科学的关系
>> 小说家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研究人类性格的历史学家
>> 戏剧区别于小说者有三点:1.戏剧要受演员的影响。2.戏剧要受舞台的影响。3.戏剧要受观众的影响。
>> 小说可以说是最富有弹性、最不规则的一种文学形式。
>> 在技术上看,一篇戏剧可以分成六个段落:一说明,二兴起,三错杂,四高潮,五降跌,六收场或大团圆。
Part 3 材料的搜集法
>> 人生在世,一般所最关切的莫过于悲欢离合、奋斗成败等事
>> 一个是纯熟的技巧,一个是天赋的才能。但假如作家对于人生的知识储备不充分,不能搜集有真实价值的材料,则虽有纯熟的技巧和天赋的才能,也难免被浪费或归于无用。
>> 小说的内容因能决定小说的价值,所以小说的材料比技巧更为重要
>> 奥斯汀是以描写细腻出名的;斯蒂芬·茨威格是以文体流畅出名的;爱伦·坡则专攻设计,所以被誉为侦探小说的鼻祖。至于在材料、结构、文体方面都好的小说,在古今中外实在是很少的。
>> 小说的内容是人生,凡世上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有成为小说材料的可能性。
材料的搜集
>> 一)观察和搜集。
>> 小说家的耳目必须常常洞开着,以便尽量地多吸收他所见所闻的一切。同时小说家不能单独依赖他的记忆力,他最好是随身携带一本小小的笔记簿,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留心观察。当遇到一处景物,一种思想,一件事情,一副特别的面孔,一套奇怪的服装……就立刻记入笔记簿里,以防他日应用时遗忘。
>> 于是有一天,那材料会突破它的藩篱而变成灵感的火山。这时才是小说的真正开端,之前的思考只不过是初步的准备而已。
直接材料的来源
>> 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小说家用稀有的聪明和直觉,通过文字对生活加以评论和解释。
>> 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一定就是好的小说材料,完全照搬生活并不见得就能真正表现生活。
>> 艺术作品必须还要能引发读者情绪上的变化,因为艺术是在传达人的感受的。所以,要想测定小说的成效,就要看它所引起的读者情绪上的反应如何。
>> 不过我们要知道:对于世间仅有广泛的经验还不够,重要的是对于人世要有深刻的经验。一个作家遇见过的人多,游历过的地方多,这都不能说明他一定就有很多的小说材料。他必须会用眼睛去觉察,要选择,要花费心思去回想他所遇见过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有搜得材料的机会。经验最多不过供给一点提示,并不能供给一切细枝末节。当然,忠实于自己的经验是很要紧的。凡是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最好不要尝试去写。小说家写的事物常以他自己和社会接触的范围为限。小说家如果能够忠实地写出他的所知和所感,他至少能写出一部动人的小说来
间接材料的来源
>> 。譬如阅读和谈话就是获得社会知识的间接方法。
>> 小说构造的成功在于两个方面:(1)对于世事要有多方面的经验,对于人生要有充分和彻底的认识。(2)要有实际的想象力,能将各种经验和认识串联起来。
>> (二)留心观察。要想会描写,需先学会观察
>> 同理心是比好奇心更为深刻的一种能力。用这种练习观察的方法,你可以捕捉到人生的某种真理,而这种真理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
>> 如果你能够经常练习观察,到后来观察会慢慢变成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它能变成一种天性,你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就想去观察些事物。
>> 四)想象和创造。比观察更为重要的是想象和创造。
>> 小说家若能把想象和创造的力量加在他搜集的材料上,他的成就一定是可观的。想象是经验、思想和情绪的合成
Part 4 写作的技巧
>> 现在的作品如果在技巧上没有可取之处,是很难被出版人接受的。
>> 单靠空想写作是无用的,你应该随时随地握笔去写。凡懒惰的人,或不能吃苦的人,都没有成为小说家的希望。
>> 大多数成功的小说家差不多都是到了三十岁才有了写作的行动。其实人的实际年龄与写作年龄的关系并不大。我们所要注意的倒是作家写作的热情和兴致。一些辛勤的作家,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有勇气坐下去写一部新的小说。彼时他们的兴致和热情并不亚于其二十岁时所有的。创作的诱惑力并没有因为年老而离开了他们。
>> 但如果是一种言情写实的作品,其内容着重在人性的刻画和细腻的描写上,那就不可写得太快了。
>> 威尔斯说得好:“不要慌忙,不要勉强,产生的作品,一定值得称扬。”
>> 实地写作所需的时间也许是很短的,但脑海中对于作品的思考和计划常是在握笔写作前早就开始了。
>> 达到逼真的目的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要把人物性格、时间、地点、行动等都描写得具有特征。
>> 小说家的最高成就乃是将“奇诡”和“常态”结合起来,使故事一方面能引人诧异,一方面又能合乎理性。奇诡的地方可以动人听闻,合乎理性的地方又能使人同情和理解。
创作的准备
>> 初学者的最大不幸是希望过早成功。立志做小说家的人应当晓得:任何辉煌事业都需要二十年以上的辛劳和努力。
>> 初学者应当先练习观察,然后再练习将观察所得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就是说,所要描写的事物必先在脑海中成为生动的影像,然后再用文字把这种栩栩如生的影像转化成文字,使读者阅读时如耳闻目见一般。
>> 只要能长期不间断地写作,每天保证三个小时也就够了
>> 充沛的脑力和精力实在是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 假如你不能沉稳地洋洋洒洒写出数十万字来,你最好还是先在杂志上发表点短篇小说,不要怀抱着写长篇小说的野心为好。
>> 初次尝试写作时,最好是先选一本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将其结构加以彻底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依照同样的结构,将自己的小说构建起来。
>> 柯南·道尔爵士曾劝告过年轻的作家说:“尽量地阅读那些声名远播的小说。对于世界名著要格外仔细地研究。如果觉得自己的兴趣和才能适合某一类作品,那就尽力设法去模仿写作那一类的作品。”
>> (六)准自传。自传体的小说也是小说家写作初期的一种很好的练习。因为初学写作的人的写作技巧还不纯熟,如果你上手就用不熟悉的材料展开创作,写起来肯定吃力。若能以本身的经历创作小说,则在结构、人物塑造、故事脉络上较易把控,写起来比较顺利。待写作的技巧纯熟以后,再搜集和运用其他的材料,写起来也就不会觉得太难了。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大凡第一次用自传体写小说而出名的人,常常容易把自传体看作写小说的唯一法门,甚至忘记了除自身的经验外尚有其他可用的材料
>> 小说家们多半承认,自己的处女作都写得比较坦白。因为在自传性质的作品中,一切悲欢离合、可歌可泣之事都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充满了真情实感的东西容易打动读者,这是自然的事
>> 要想获得丰富的想象力,必先以自身的经历为材料去练习,甚至练习到写作技巧臻于纯熟为止
写作的程序
>> 第一先要推敲全书的主旨。
>> 第二,主旨选定后,就要设法打开写作的端绪。
>> 第三,将所有要发表的思想加以启发和展开,并且要紧握住这个思想不放。第四,先写一份粗略的草稿,速度须快,而内容则不妨粗略,以后再做详细修改就可以了。第五,草稿写成后,需从头至尾仔细读一遍,将重要的留下,不必要的舍去。第六,将留下的部分重新组织一次,并加以润色和修正。第七,将全书章节的划分和搭配再重新加以考虑和整理,有不适当之处则加以更改。第八,将稿件打印出来后,即可拿去排版,当第一次校样拿来校阅时,还有再做修改的机会。
>> 他在下笔写作之前,会预先制订一个写作计划,即把全书的主旨和故事的大致轮廓都确定出来,然后他再按照这个计划做出一个“纲领”。“生活文件”和“纲领”都有了以后,他就设法把他的“生活文件”装进他“纲领”的模子里去,这才成为了他实际写作时所依据的底稿。有了底稿,以后的工作就简单了。他只要按照他的底稿,把详细的情节一点一点地写出来,就写出他所要写的小说了。
>> 初学者的写作程序。假如你是一位毫无写作经验的生手,你应当在写作之前将心中的全书大意写成一篇纲要,然后再把书中所有的人物列成一张表。表分成两类,一类是主要的角色,一类是次要的角色。每个人物的性格、体貌、思想、教养、出身等,都必须详细注明。第二步工作,斟酌全部情节,把全书分成若干章,然后再把每章的详细计划写出来。其中,表现主旨的具体手段,各主要人物间相互的纠葛和关系,故事发展中的重要场面,故事主脉的线索和隐晦等,尤需详细写明。假如你能依照这种方法去写作,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控整部作品,全书故事都可以按步循序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的结果。
修正
>> 写小说所花费的精力可以分成三大部:一是最初的设计,二是计划的实施,三是作品的修正。
>> 修正的方法。修正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边写作,一边仔细地修正;还有一种就是先写一个粗略的草稿,等全书写完后,再从头起一点一点地修正。第二种修正法的优点近乎重新写作一次。初学写作的人最好是先按章写出一个详尽的大纲,然后再按大纲写出全书的粗略草稿。一般来讲,大纲要有一万字左右,草稿要有六万字左右
>> 假如你能够加深故事的戏剧性,假如你能够插进一段悲剧的场面,假如你能够使人物间的冲突白热化和尖锐化,你应该立刻修正而不要有丝毫迟疑。因为这些事可以使你的读者增加阅读兴趣。
>> 只要能改善作品,千万不要舍不得删减。凡是不必要的说明、累赘的词句等,都有删减的必要。
>> 次先修正情节和叙事方面的缺陷,第二次修正人物描写方面的缺陷,第三次修正会话方面的缺陷,最后一直修正到文体、文法和章节的分割等。在最后一次的修正以前,还要将书中每个人的命运脉络都从头至尾追溯一番。先单独地推敲每个人的命运脉络,然后再推敲人与人间及人与环境间的种种关系。
>> 选择书名。修正的工作完毕后就要设法选定书名了。书名的选择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而书名的好坏却对于小说的身价有着意料不到的影响。一个好的书名的确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书名一方面要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要能切合小说的主旨,不可与小说的内容脱离关系。小说的书名最好也同时是小说的论题。有些小说的书名是在小说的计划中产生的,这种书名多半不会差,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小说的论题
>> 同时你也可以用下面这些问题来评测每一个候选的书名:1.这个书名能够引起人的好奇心吗?2.这个书名读起来顺口吗?3.这个书名能够使人都明白吗?4.这个书名不至于引起读者的误解吗?5.书名所表示的意思有无过分之处?6.这个书名是不是陈词滥调?7.这个书名是否过于特殊?8.这个书名确切适当吗?
写作的规律
>> 写出的小说第一要能使读者笑;第二要能使读者哭;第三要能使读者爱不释手,想继续读下去。”
>> 写小说的人应该注意下面的四件事:
(一)小说家要有挑选材料的能力。
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耳闻目见的事情很多,哪些有艺术上的价值,能做小说的材料,哪些不能做小说上的材料,你要能一一分辨清楚而加以选择,并且在选就之后能将所选的材料加以戏剧化。
(二)小说家需能用文字表达出一切意思。
文字虽不求高雅优美,但要通顺明白。
(三)小说家的作品应能使读者在一读之后即不忍停下。
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不要将事件的结果马上让读者知道。要使读者耐心等待,一直到读完全书。这种技术是可以从修养和锻炼中得来的。事件与人物的穿插和配合是达到此效果的关键。
(四)小说家对自己将要描写的事物须先能确实地了解和明白。
书中的人物究竟要做什么事?他们怎样做?为什么做?作者都必须在执笔前就确切地知道。有时候写作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写作的技术不纯熟,而是因为作者不能够确实地知道他自己所要去描写的究竟是什么事。
>> .作家必须说自己的话,以自己的人格为写作的根据。
2.作家所叙之事,必须能使读者相信。
3.小说能永久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把握读者的兴趣。
4.小说的结构和形式单是作者自己了解并不够,最要紧的还要使读者也能了解。
5.即使细枝末节也要注意到,不可因疏忽而生错误。
6.自己所写之事,自己必先有充分的认识。自己不能充分认识的事物不可轻率地去写。比如,一个穷苦出身的人不可轻率地不经体验就描写贵族人家的生活。
7.注意叙事中的地理,如地名方位等,不可有矛盾或错误之处。
8.对于自然界的事物,如对气候、日月等的描写,不可有科学上的错误。
9.要注意文章的文法和修辞。虽不求文章之高贵典雅,总要文通字顺,使人一目了然。
>> (一)注意搜集材料。
1.养成观察的习惯。
2.对于人世间及社会上的事物,要尽可能多了解。
3.常读有价值的书籍。
4.凡自身不大熟悉的事物,不要做描写的尝试。
(二)从事练习写作。
5.每天都要练习创作。
6.要有专门的写作时间。
(三)要有戏剧化的意图。
7.写作时要常常企图戏剧化。
8.欲达成戏剧化的目的,需在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9.不要专门描写一个性格。
(四)造就优美的文体。
10.注意造就自己所固有的文体。
11.欲求词语运用得纯熟化,需练习作诗,借以锻炼写文章的能力。
Part 5 人物描写法
>> “人物”比“情节”重要得多。情节是由人物引导产生的。你应当制造事件来体现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和行动互相调和,彼此一致。
>> 从现实生活里寻求人物描写的材料有五点要注意:第一,要避免诽谤的嫌疑。如果小说里描写的人就是实际上的某人,而描写的态度又不友善,则很容易引起被描写者的憎恨和愤怒,甚至惹起诉讼。第二,对于某特殊阶层或特殊职业圈内所特有的言语行动和生活习惯如果不十分熟习,最好不要贸然描写。第三,单是生活经验丰富也不见得就会描写复杂的人性。有些商业旅行家,所到过的地方和所见过的人都非常多,但是他们并不会写小说。
>> 第四,书中的人物要栩栩如生,意思是要把现实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的性格详细地记录下来,但这只是画像而不是描写。现实生活里的真人只是人物描写的起点,而不是人物描写的模型。小说家对于人性要有敏锐的认识,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和热切的希望要有广泛深刻的研究。第二步要利用想象力把实地观察得来的许多人物特性联合拼凑起来,加以精炼、改造和融合。这样创造出来的人物才不是某一个人的模子,才不会缺乏普遍性。我们读伟大成功的作品时,总觉得书中的人物我们很面熟,很像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人,但又不能肯定他是谁——这才真正是人物描写的最高明的手段。第五,现实生活和小说的区别在于事件排列的顺序不同。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发生虽也能表示出扮演者的性格,但事件多半是没有连带关系的。在小说中,事件的发生和人物的性格常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彼此互相依赖。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就造成一个“情节的模型”。
>> 每一个人都具备两种特性:一种是个人特性,一种是类型特性。描写人物时需把这两种特性同时显露出来,“人物”才会显得生动、逼真。
>> 成功的人物描写都是把个人特性和类型特性密切联合起来的。“人物”不但要有他“团体”阶层所共有的性格,同时还要有他自己的个性。
>> 人物描写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用类型特性代替了个人特性,用抽象的道德观念概括了个人的特有性格。这种人物描写就叫作观念化或脸谱化。
>> 混乱的原因不外乎两种:1.你不能够确实地知道你所要发表的是什么思想。你脑海中缺乏清晰的幻影,你未能将你的想象具体化,所以你用了抽象的观念代替了具体的事实。2.你脑海中虽有了清晰的幻影,但是不能够用文字把它发表出来。这大概是你的词汇积累不充足或修辞造句的技巧未臻纯熟的缘故。
>> (五)人物的脱缰。书中的“人物”不受作者的控制,不合作者的期望,这是很常有的事。
人物描写的技术
>> 用洞穿的眼光观察,用同理心去想象,这是人物描写的准备工作
>> 所谓洞穿的观察,是指能够看到幕后的动机和其相互的作用。所谓用同理心去想象,是说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去写书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你要永远保持热情、兴趣和敏感,用心去观察人物和换位思考。听他们的谈吐,看他们的举止,研究其行为动机、利害冲突和纠纷原因。至于人物性格的好坏、精神和肉体的欲望、生活的悲喜剧等,都要设法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审视,深入当事人的内心去猜想。到了下笔的时候,你对书中人物可以存友爱的态度,也可以存敌视的态度
>> 观察的过程完毕后,你应用想象力把观察所得的材料精炼和改造出来,这时所要描写的人物在你的脑海中已经有个幻影了。然后将人物的幻影从想象的网眼上解脱下来,使其具体化、实质化,这就叫人物的形象化。初学写作的人如果所描写的人物不能够栩栩如生,一定是因为形象化得不够完全所致。假如你不能明确你笔下的主人公在某种环境中做些什么事,假如你对于他的年龄、形貌、习惯、意见等,不能立刻给出回答,你就无须再写下去了,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掌控他。如果你对于自己笔下人物的了解度不像熟识的老朋友那样,他是不会跑进你书中来的。
>> 人物的对比、类集和协调。把性格相同的人聚集在一块,叫作人物类集。把性格相反的人聚集在一块,叫作对比。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是恋爱,或是犯罪,或是旅行,或是经商。这些事使人物彼此间发生关系,组成集团。
>> 引进人物出场最好的方法是先使主要的角色有所行动,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之后再引进其他人物。
>> :在整个故事内,要把主要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 按技巧的优劣来说,在第一次引进一个人物时,最好不要把关于这个人的一切都说出来。人物的性格要逐渐地、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披露。
>> 小说里的人物数目要有限制。小说不是照搬人生,而是将人生浓缩化。
>> 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和解释越深入,则人物的数目应当越少。初级的小说作者,最好把人物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比较安全。
>> 你应当自问:这个人物对于故事有绝对的必要吗?他能不能促进故事的发展?他对于主要人物的表现有无辅助意义?人物的数目少一点不要紧,只要能在几个人物的身上,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很细腻地表现他们的性格、心理、行为和冲突,读者对此是永远有兴趣的。
>> 人名和性格一样,最好能从现实生活里借用得来。作者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就要注意找些奇异的人名。最理想的人名是能和人物的性格相合。不要采用生僻、绕口的人名,也不要使两个人名有相似的发音
分析式描写法和戏剧式描写法
>> 小说家可以自己直接说明某人是恶人,也可以把某人的一切言语举动显露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自己推断出他是恶人。第一种方法是消极的,第二种方法是积极的。
>> 小说有两种很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戏剧式的,一种是图书式的。前者以戏剧的形式呈现于读者的眼前;后者则由作家将故事的内容告知读者。
>> 戏剧性的场面可以表现出故事的重要阶段,尤其可以表现出“高潮”。图书式的描写最好用在准备和部署的阶段,或用在供给消息和概括说明的时候。
>> 人物性格必须要影响行为。性格和行为的因果关系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现出来
>> 第一,用戏剧的形式:完全用剧中人的话语。
第二,用历史的形式:完全用作者的话语。
第三,将两种方法合并起来,同时并用。也就是将作者的评语,安插在剧中人的谈话中。
>> 戏剧的记叙法又叫作间接的记叙法,用这种方法描写时,作者须站在客观的地位,使书中人用他们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他们自己,其可能用人物间相互的批评和论断来加强人物的自我描写。
>> 分析法的特质。运用分析的描写法,你可以直接加上自己的评语和解释。你可以亲登舞台,在幕前向观众来说明剧中人的行为和他对行为的一切感慨,还可以讨论书中人的各种动机,说明前因后果,提出道德问题等。你还可以探查书中人的大脑,把他的心境、思想、希望、悲愁、快乐等,都说给读者听。这种富有充分自由的文学形式,是作者自己所开创的一个小天地
>> 戏剧法不过是将材料加以选择和组织,利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表现、特性的强调等手段,将人物的性格表现给读者看。
>> 真正的小说家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不大愿意多加评论。不管那些人物的行为是神圣也好,卑鄙也好,他只把一些具体的事实摆放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归纳出自己的结论
>> 实现连载小说的戏剧性有两个方法:一是单元表现的相互冲突,二是紧急关头的最后抉择。
>> 戏剧式记叙法也有四种:1.利用人物的言论;2.利用人物的行为;3.利用人物的相互影响;4.利用人物周围的环境。
Part 6 谈话的特质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在一起交谈,可以显露人物的性格,可以促进事件的发展。读者都喜欢故事里有精彩的谈话。假如读者打开书来,看见一页一页都是连篇不断的叙事文,肯定会觉得乏味了。所以
>> 谈话在表现欲望、动机和感情上有极大的价值
谈话的功能
>> 谈话的第一功能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二功能是协助人物描写。
>> 谈话又有三个特别的功用。第一,它可以说明先前的环境。这种技巧是戏剧里常会运用到的。在短篇小说里,作者常常喜欢用摘要的说明来代替谈话。第二,谈话可以协助展开现在的行动。在短篇小说里,谈话常被用来说明情节。第三,谈话还可以协助准备将来的行动。
>> 第一,它能显露说话人的性格。第二,它能显露说话人的对手的性格。第三,它能显露被谈论到的人的性格。
>> 谈话应该推进故事的发展,谈话应该显示人物的性格。如果情节的形式只需要动作而不需要谈话时,若勉强用了谈话反倒不自然了。当然,有些时候是不用谈话不能解决问题的。假如想利用谈话来传达某种消息,最好是使两个人用问答的方式交流。
>> 你在写谈话时要常常这样自问:人物谈话的动机在那里?他是想要说话呢,还是想隐藏他的思想?他是想表示他真正的性格呢,还是想欺骗听者?他是不是很镇静,被困惑,想发怒,很害怕?别的人物对于他有什么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能够决定人物谈话的性质。
谈话的节奏
>> 按写作的普通的规律说,小说情节里的行为越猛烈、紧张,则谈话的机会越少
小说里的谈话和现实生活里的谈话
>> 小说里的谈话是经过艺术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的谈吐都不能那样流畅,那样敏捷,那样圆巧,那样机警,那样刺痛。
>> 小说里的谈话和戏剧里的谈话一样,要力求简练,而且每一句话都要对于故事的进展有贡献。
谈吐自然
>> 小说中人物谈话的首要条件是谈吐自然
>>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让人物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凡是用字、音调、说话的态度、语句的长短,每人都有他的特点且是互不相同的。
>> 小说中的谈话要自然,要适当、恰如其分,要有戏剧性,符合发言者的身份和性格,能和说话者说话时的情况相合,而且说话显得不费力,不生硬,很新颖,很生动,有趣味
谈话的规律
>> 一)不要一直让一个人说话而另外一个人只是简短地发问而已。这近乎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并不是真正的会话。
(二)言辞要简短。鲜活的谈话并不是长篇论文。
(三)文句要有破碎、省略和不完全的构造。
(四)对于纸上的谈话和实际生活中的谈话的区别,必须认识清楚。在小说里,谈话有时只是专门给读者看的,因此不能只是陈述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描写音色、语气、表情等,以增强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
(五)把“使人信服和有趣”也加在良好谈话的必要条件上。假如人物的谈话内容符合交谈者的性格,那就一定是能使人相信。假如那种谈吐很自然的会话,不必另外填塞就能促进故事的进展,那会话自然就有趣了。说得太多就容易使人厌倦,高明的作家总是善用“暗示”的法子,因为暗示可以获得“意在言外”的效果。
(六)谈话应当紧张、集中,给人机智、活泼的感觉。斯蒂芬·茨威格曾劝告年轻作家说:“把客观世界里的谈话记录下来,并不能成为小说中的谈话。小说中的谈话要集中在故事上和讨论的问题上。”
(七)谈话应该能显露个人的特征。
>> 每一句谈话都要用下面这些问题来考验:它会增进戏剧性的冲突吗?它能显露人物的特征吗?读者对情节所需要了解的事情,通过谈话能说明吗?小说里的谈话要自然流畅,要有吸引力,要前后一贯,要活泼有生气,要有助于情节的推进,不可太拘泥形式。
>> 精彩的谈话几乎都能同时满足下面的条件:1.能体现人物鲜活逼真的形象。2.能与人物的性格一致。3.能与小说中的文风一致。4.能满足谈话以外的目的。
>> 1.写谈话之前,必先了解谈话的内容和性质。2.作者必先明确自己所想达到的内容。3.要向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前进。
谈话的形式
>> 根据我国最新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每位人物的谈话都要写在引号内。长度如果在十行以上就要把它拆分成若干段。作者可以在引号外加上自己简短的描写,说明谈话者的姿态和音调等,这样可以使谈话显得更逼真、生动。不过插进的描写和说明必须很重要很有价值
>> 内容总离不开下面这几点:
(一)辨别清楚说话的人。
(二)描写说话时的姿势和态度。
(三)说话时伴随的动作。
(四)表示出说话时的断续口气。当然,最理想的谈话是纯粹戏剧式的:每一句话都能代表说话人的特征,都能表现出他的感情,最好是不需要再加另外的说明、解释或评论。
表示说话或回答的动词除“说”“道”“讲”等常用词以外,应该还要多用别的字来描写以求变化而不单调。譬如:宣布、赞同、责骂、埋怨、扬声、插口、嘲弄、坚持、脱口、默许、提议、声明、报告、重复、咆哮、吞吐、命令、奉承、谢罪、哽咽、口吃、叹息、呼号、劝勉、点头、规避、鼓励、催促、警告、指示、推测、批评,等等。
Part 7 情节的部署
>> 一)情节的来源。故事的情节也许来自作者自己的日常观察,也许来自作者的听闻和阅读,也许完全是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至于哪一种来源最好,很难武断论定,民间传说、史书上的片段记载、民谣民歌中的暗示等,有时都能成为情节的重要来源。这些来源甚至比实际经验和凭空想象好得多。
>> 情节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要这样发生:有一些人,是这样的性格,为这样的动机和热情所驱使,来到这样的环境里,于是相互发生了影响和利害冲突。事件生根于人性,人性对环境产生反应。
>> 能把事件和人性用因果的关系连接起来,那才合乎优秀小说的技术要求。
>> 但初学写作的人如果不能使小说充满惊心动魄的事件,大可不必失望。在很多伟大的名著里,情节的趣味性都很轻微
>> 凡是偶发的、暗合的、巧遇的、不近情理的、极端意外的种种事情,也要加以避免。在故事终结时,你应该把一切疑团解释清楚,把每件事情辨别明白,使最愚笨的人也能看懂。
>> 初学写作的人在结构上总不能完备展开。优秀的小说多半是作者先设计好了才动手写作的
>> 一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它虽不必有戏剧形式,但作者要用延搁的手段把事件发生的次序做一种人工的排列,以便维持读者的兴趣直至结局。长篇小说必须特别注意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是情节的任务。
>> 假如以情节为中心,则你必须确信这个情节的结构可以满足你的创作目的。
>> 情节的类别。1.简单的情节和复合的情节。简单的情节里只包含一个故事。只叙述一两个人在人生中的经历和演变。复合的情节里包含了好几个连在一块的故事,不过其中的各部分都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如果有三个人物夹杂在情节里,情节的交错可能更快、更复杂。其中两个人物对于第三个人物的态度可以立刻用来建立情节的新路线。其相互关系中夹杂着热情、恐惧、妒忌、危险、惊异、悔恨等因素。这些都可以被小说家利用来服务于书的主旨
>> 结构严密的小说有许多缺点:欠流利,太虚构,显然有生硬造作的痕迹,各种事件机械式地凑合在一块,其过分巧合之处使我们难以相信。
情节的规律
>> 情节的部署就是小说的基本计划。在开始实际写作以前,你要完成整个情节的布局。这并不是要求你一定严格地根据你事先想出的情节结构来写作。假如你后来想出了更好的修正案,当然可以改变原来的计划。把现实生活照搬到书上,而没有经过审慎的排列和合理的塑形,是不能写好小说的。小说是一种生活的精练。精练就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小说家用自己的方法提炼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选取要点,再把这些要点根据一种因果的模型排列起来。你如果想到一个好的情节,不要马上就把它用尽,要把它拖长了去写。所有的事件最好能慢慢地展开,不要马上披露得太多。有几个事件就可以把一章填满了。
>> 小说的技巧就在于能把事件逐渐地扩大,能使读者对故事悬念产生猜想而渴望知道最后的结局。
>> 。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你的目标上。凡是不能直接或间接对于你的目标有贡献或有帮助的事物,都要去除。你写作的时候应当时刻把故事的首尾放在心中,要从适当的起点开始,一直走向预定的目的地。
>> 作家应该把故事的收场作为观点,从后向前,倒着把整个情节布置停当,不能自前向后地布置。凡是对于故事的收场没有贡献和没有帮助的人物与情节都要取消。
>> 使人物和情节达到平衡
>> 情节要有戏剧的连续性
>> 神秘可以增进故事的趣味,对比可以强调人物的描写,
>> 书中要有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不过这种哲学的意味须暗含在字里行间,不可公开明显地讨论
>> 小说的结构要力求简洁和紧凑,不要趋于浮泛,不要无端地扩大,不要填塞不相干的描写。6.有故事就有竞争。作者应当利用竞争来增进故事的趣味
>> 要设法加重叙事上的语
情节的展开
>> ”部所研究的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应用何种方法才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体”部所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延搁的手段,来继续维持读者的兴趣;“尾”部所研究的,是应用何种方法,使读者对故事加以留恋或得到满足
>> 第一,故事顺着时间的次序,叫作直线叙事法。
>> 第二,故事逆着时间,由后向前倒着展开—
>> 第三,混合的次序
>> 成功的短篇小说都以行为动作为开始
>> 推进故事发展的是行为,所以作家应该尽早发起动作事件。
>> 你应当在故事的开端把人物置于某种环境中,逼得人物一定要采取行动,而这种行动的成败难以预测
>> 你引入故事时,故事也应当已经在进行中。你要在极端有戏剧性的时机发动故事。一开始就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把读者卷在一个趣味的浪头上,使其欲罢不能。要精心布局开始的场面,尤其要引起读者对于书中主要人物的兴趣。故事的开端要轻快、活泼,且要和全篇的故事成比例、相调和、均衡相称
>> 故事由首至尾进行时,你必须拿出事实和思想,使读者一步一步向结论行进。但同时你也不可使读者和结论接近得太快,你要时时设法把读者拉回来。这里所要注意的就是全书各部分的比例和故事发展的速度。不过在比例保持不变的时候,情节推进的进度仍可以加速或延缓
>> 小说的主要技巧就是用延搁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人好奇是一种刺激性的作用。
>> 第一,最普通的方法是把主要人物放在一种困境中,然后又去叙述另外一个枝节问题,而把主要人物的事搁置起来
>> 第三,利用预兆,对书中故事里即将发生的事情给读者一种暗示。读者的好奇心被激起以后,会更渴望得到满足。
第四,作者可以把重点放在一个人物的身上或一个有趣的线索上特别着重描写,而这个人物和线索是读者当时所不太重视的。这样也可以暂时达到延搁的目的。
第五,利用危险和尖锐的冲突。
第六,引入新话题或道德哲学的反省、评论,但不可分散了故事主题。
>> 小说的结局应当在事前就计划好。结局没有计划好以前不应当动笔。有价值的布局都是在握笔写作前从开端到收场已详细设计好的。你只有把故事的收场常常放在脑海里,才能使情节有首尾连贯的感觉。
>> 理想的结局一方面应当合理,另一方面还应当包含些意料之外的因素。理想的收场应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小说的结局可以分成两部分:高潮和收场(或大团圆)
>> 过了高潮,故事已经完结,马上就要停下来,不要再窥视人物的将来。
情节的技术要素
>> 。在故事开始时,把行动的环境、人物的相互关系、过去的事、目前的情势,凡为了解情节所不可缺少的,都加以说明
>> 文辞要力求简洁,最好能用戏剧的方法,把行动和说明联合起来。
>> 兴起是把故事由开场引到高潮上去
>> 错杂。它包含着主要事件所引发的斗争和一连串其他的小斗争。新事件、新人物、新动机等被引进故事里以后,错杂就开始了
>> 高潮。高潮又称顶点或极点。它是把胜利的潮流转向于目的地的事件
>> 还有一种,起先出现了一个假高潮,后来又出现一个真高潮,因而更令人拍手叫绝。
>> 跟在高潮之后的阶段叫作降跌或解脱。在短篇小说中这一阶段叙述得很简短
>> (六)收场(或大团圆)
>> 如果想使时间的转变不太引人注意,最好是将时间的转变安排在每章或每节的中间进行
>> 次要情节
Part 8 叙事的观点
>> 所谓选择故事的观点,就是选择由谁把这个故事告知读者。
>> 叙事的方法有三种:1.自传体的记叙法:由主角自述;由配角或旁观者自述;由报告者自述。2.历史的记叙法:用客观的或戏剧式的态度;用无所不知的态度。3.文件的记叙法:用信函;用日记;用其他文件。
自传体的记叙法
>> 记叙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法:1.自述者可以是剧中主角,是故事的中心人物。2.自述者可以是一个配角或从旁观察者。3.自述者还可以述说由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
>> 能使故事显得格外真实,可以增加读者的兴趣。因为自述者明言这故事是他的亲身经历,读者当然容易相信。当作者以“我”的身份出现在故事中时,容易与“我”为伍,一起探寻未知的道路,这种附带来的参与感,很容易把读者牢牢吸引住。
>> 第一人称的观点不能表现得一直很有预见性,否则缺少了悬念,会使读者逐渐减少阅读兴趣。
>> 只有下面的情形才可以用亲身记叙法:1.小说很滑稽,存心讽刺讲述者。2.在小说中有一个普通的人被放在不同寻常的地位。3.作者想和读者建立亲密的关系,想获得读者的同情。4.情节非常奇特,你也可以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历史的记叙法
>> 历史的记叙法,又称非亲身记叙法或第三人称记叙法
>> 不过书中人的心理分析最好只限于一个人物,让其余的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将思想表现出来
>> 近代小说多半是用非亲身记叙法写成的,而且小说家都充分利用他们“无所不知”的权利来达到目的
>> 小说是一个故事,心理状态的分析不可过多。
>> 譬如,书中的主角是一个参与选举的政客,但是他的事很适合从他妻子的角度叙述出来。他的妻子可以不参加选举活动,甚至可以不出现姓名。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只有这位政客妻子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被作者分析和解剖。
观点的转换
>> 如果故事先以一个人为中心,将一切事件都围绕着这个人叙述出来,但以后又转变以另一个人为中心,将事件又围绕着这个人叙述出来,这样就造成读者一会儿承受这个人的心理状态,一会儿又承受那个人的心理状态,这就违反了观点的整体一致原则。
Part 9 故事发生的“环境”
>> 第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事件发生的现场和背景。
第三,凡可决定人物语言、行为、态度、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及人物周围的情况。
>> 社会环境当然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为社会环境最能直接、透彻地影响行为。
>> 人的职业、理想、知识、所在的社会等,都能决定他的言谈和行为。
>> 每一部小说专门表现一两种社会情形。有描写海上生活的小说,有描写军队生活的小说,有描写农民或工人生活的小说,以及其他等。小说的性质也有按风土和地理而划分的,所以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小说”。这种小说的吸引力,就在于能把某些特殊地域的生活样式描写得美妙动人。
>> 故事里的行动不但要和人物发生关系,且要和环境发生关系
>> 人物同环境相互交流,在矛盾中发展。人物在环境中行动,环境固然支配了人物,但是由于被支配而产生的反作用,能使人物破坏传统的束缚而做出改造环境的行为。所以描写环境时应当以人物的行为为中心,从人物动作各个不同的场面去寻求适宜的氛围,这才是活的人物和活的环境。凡能帮助人物产生合理的行为,符合情节氛围的景物都要留下,否则就该删去。
环境中的景物
>> 布景的功效。景物若不能直接影响行为或增强效果,则不应当加以描写。
>> 描写环境并不是把实际的景物毫不改变地抄录在书上。天才作家多半把平常的山川、市井等用想象的力量稍加改变。
>> 两者联结的方法,或用“对比”,或用“同情”。同情是使外部的情况和人物的行为及心境相调和,这种方法的使用很普遍。对比,可以显出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悲欢离合的漠不关心。这种讽刺性常能减轻悲欢的程度。
>> 第一,如要保持故事的逼真性,则凡是故事进程中所有的重要东西,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该描写出来。
>> 第三,小说和现实生活一样,不同的环境对于人物有不同的影响
>> 四)历史小说的布景。历史小说的趣味在于能把过去时代的生活逼真地再现出来。历史小说家的任务是在史实上加入充满想象的故事,使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有学究气。这种创造力在历史小说中被认为是最宝贵的
>> 五)天时、气候。如能将天时和气候运用得好,也有助于小说的整体效果。在小说里和在舞台上一样,闪电和雷鸣都能对情节产生影响。
>> 所有时光流转,气候转变都可以是影响人物的情绪而形成行为动机的要素。
Part 10 风格和文体
>> 现在我们要讲创作出优秀小说的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作者对于形式的选择,作者对于文字的控制力,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才能和技巧
>> 第一,他必须说什么话?
第二,他必须怎样说话?
可传达的要素(文辞的美)
>> 凡是优美、新颖、精确、有节奏,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词语,都要留心
>> 词语要力求简洁,文辞的次序要合理化,起承转合之处要圆滑流利,思想要清晰,音调和谐,音色要有变化。
>> 表示重点意思的词语的位置应当常常改变:有时放在句首,有时放在句尾。而且要经常注意这些事:音律要常有变化,相同的意思要合为一组,每一段都要合乎统一、选择、比例、次序、变化等的规律
>> 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不要用已存在的意见代替了观察所得的结果,要用创始性的词语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来。
>> 写作的成败,就看你能不能刺激读者的感官,使读者有深刻的印象。
>> 福楼拜说:“作家所应做的事是对于每件事情加以充分的考察和思虑,要能在这些事情上发现一种特点,而这种特点是别人所没有看见过或说出来的。无论在什么事情里,都有些前人从未探查过的特性
>> 感官的知觉有五种: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视觉。而视觉所得的印象又有四种:形式、位置、颜色、动作。行动者给人的印象有七种:面部表情、姿态、蔑视、手势、音调、笑声、步态。
不可传达的因素(作家的人格)
>> 文体乃成为作者人格之神秘的表现。作者的人格渗透在他的观念和文辞中,使其文辞和思想有其显著的个性。风格确实可以代表作者的人格。文学中的风格是从精神和灵魂散发出来的。作者对于所知道、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事情要忠实,对于名家巨匠的作品要用心揣摩,这样自然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作者所获得的风格也许没有他所钦佩的那样好,但是这种风格是专属于他自己的
风格分析
>> 风格中有两种因素:1.作家的因素。如作家的性格、意见、生活等。2.文体的因素。如语言的成分和性质;句和段的构造;文辞的性质,如简洁,谈话有感染力、有谐音、有风味等。
Part 11 短篇小说写作法
>> (一)短篇小说是一篇简短新颖的故事,里面不记载赘余的事件,故事的排列和布置都很巧妙,而且能产生一个单一的预定的效果。
>> 在一个单一的戏剧性的事件或情势上,用持续紧张的叙述法,产生一种单一的情绪上的印象。
>> (三)短篇小说是用艺术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人物都为一个确定的结果而纷扰、挣扎和奋斗。
>> 有单一的印象;情节有适当的意义;含显明有力
短篇小说的特征
>> 短篇小说有以下共同特征:1.短篇小说是一篇散文化的故事。2.它必须提供一个单一的印象和效果。3.它主要叙述一个事件或情势。4.承认戏剧因素的重要性。
>> 短篇小说的集中性:1.单一的叙事效果。2.最大的经济手段(人物和事件的数目达最少的限度,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达最小的限度)。
>> 紧张的情绪。2.完整的印象。3.简洁的词句。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比较
>>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读者对于长大的作品没有耐心去阅读。这些长篇大作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能够慢慢欣赏。2.近代杂志的发展和流行,也促进了短篇小说的普及,因为杂志里需要像短篇小说那样精炼的作品。
>> 短篇小说不能代替长篇小说,因为它不能够表现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不能讲述人物性格的演变。
>> 短篇故事中所叙的事情也许只是一个面孔的素描,一段悲剧的事件,一个可怕的梦,也许只是一页音调铿锵的美文。
>> 一个短篇小说所处理的是单一的人物,单一的事件,单一的情绪,或者虽有一连串的情绪,却是由一个单一的形势所造成的。
>> 短篇小说必须在动机、目的、行为、印象各方面都和谐。
>> 目的要单一,效果也要单一,凡赘余的东西都要省略。必须保持远近配景的透视。
>> 许多小说作者之所以不能够成名,都是因为没有能力去支配所要发表的思想。一切艺术的技巧都要痛下苦功才能获得。
>> 写短篇小说需要高级的感官想象。要有看清对象的力量,要有看穿主要性质的力量,要有选择代表特性的力量。
>> 所以短篇小说的描写一定要观察细致,词语要精炼,观点要一针见血。
>> 短篇作家并不需要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什么广义的人生哲学。
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
>> 初学者应采取的步骤。初学写小说的人最好是先练习写短篇小说。短篇小说能使初学者损失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宝贵的经验。你如果觉得写得不满意,可以将原稿毁去,重新再写。你可以利用杂志来向大众展示你的作品,不必一开始就写不朽的巨著。
>> 第一,先将所能想到的关于主题的一切意思都写在一张纸上,不必考虑词句和次序。
第二,选取几个可以代表书中重要阶段的题目,做成一个大纲。
第三,将这些主要的题目依时间、地点或重要性的次序,加以整理,适当地排列起来。
第四,将大章节题目写得笼统一点,在大章节题目下面把小题目写出来。这些小题目也要排得井然有序。
第五,将大纲定妥修正以后,即进行实际的写作。这是比较令人兴奋的工作,但必须保持细心。
>> 短篇小说里的人物多半有点反常。从艺术的观点看,描写人物时最好不要选择太异常或太极端的特性。
>> 在短篇小说里,次要的人物愈少愈好。
>> 假如小说的情节是有趣的、滑稽的、新奇的、耸人听闻的,则书中人物虽属平凡,而小说仍不失为优美的艺术。
>> 有一种是耸人听闻的,可以叫作神秘的情节。有一种是结构巧妙的,可以叫作惊人的情节。还有一种是灌输旨趣的,可以叫作道德情节。
>> 短篇小说的情节必须很单一,其内容也必须十分简单。
>> 短篇小说里最好有很多谈话,很多动作。
>> 作家最好是利用想象,把实际的事件编成动人的故事情节的计划一旦完成,立刻就开始写作。
>> 要一开始就刺激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拍案惊奇。
>> 于颜色、质地、形状、大小等都要留心细看。对于花、鸟、树木、野果、昆虫等的名称要尽量学习。不仅只满足于目之所及,还要充分利用其他的感官。对于鸟的不同的歌声,花的不同的香味,物质的冷热、轻重、平滑和粗糙等都要分辨清楚,再寻求适当的字词来形容。艺术品越是极小,则笔法越要细腻。凡不够细腻之处就是称不上艺术,作者对细微之处必须十分留
>> 在短篇小说里不但不适合转换叙事的观点,就是转换布景、转换人物描写都是不妥的。
>> 故事的最后一行,也就是所描写的人生戏剧的落幕处。高潮既经透露,就赶快闭幕。故事既已完结,就要干脆地停止。写小说能知道何时已经写完了故事,能知道在何处收笔,这也是小说写作上的一大技巧。
Part 12 小说家
>> 艺术的作品越精美,则艺术因素与作者人格的融合也越紧密不可分割。
>> 艺术是通过气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天性。要想仔细地研究一部作品,则必先须对这部作品背后的作家有充分的认识。作家的思想,作家的人生观,作家的艺术目的,作家的政治意见,作家的实用学说,作家的道德,作家的情绪,等等,无疑都会渗透在他的作品里面。至于作家的生活经验如何,作家一生的事业值得称颂的有多少,作家的好恶是哪些,作家的朋友属于哪一类,这些事也都无疑会给其作品带来莫大的影响。
>> 有些在写作上有重大作用的因素,像写作的兴致和动机,对于人类的同情心、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不是后天所能学来的。这是作家天生的才能,也是作家人格的真正尺度
>> 狄更斯说:“伟大的作家不但能迎合时代,而且能利用时代,驾驭时代,为后来的人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实在有理由要求我们的作家,去忠实地面对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
>> 一个作家所演讲的对象只是他所隶属的那个社会;他所交谈的对象,只是和他利害关系一致的阶层。他一落笔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若不属于这一个阵营,就属于那一个阵营,他是很难保持中立的。
小说家的思想
>> 小说家所使用的小说材料不但来自他的经验,而且也来自他的思想。艺术家不仅是观察家,而且也是思想家。他自己是否自觉是另一个问题。他对于世间男男女女的了解,他对于世人的动机和热情的洞察,他对于各种问题和事实的处理,他那成熟的智慧对于作品所有的影响,这些事联合起来,使他对于世界有一种看法。这件事的重要性和意义是读者所不能忽视的。只有有思想的艺术家才真正伟大。当然,各种艺术家的思想并不相同。
>> 伟大的小说总会抛出一个人生问题,对大众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进行反思,
>> 一般都认为:伟大小说的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为民众发声。伟大小说家所要改革的当然也是政治。没有哪个小说家能够绝对的公平、中立、不偏不倚。任何人都有信仰,不然生存的目的就没有了。小说家所写的东西总要受他的信仰所限制。不过小说家所写出的是政治论文还是艺术作品,那就要看他的政治信仰和艺术概念融合到什么程度。至于究竟哪一种作品是比较客观的、游离的、独立的,哪一种作品是含有巧妙埋伏的、适合传播的,这实在不是容易答复的问题。
小说家的道德
>> 有充足的道德同情心的小说家,其作品当然更富有生气。
>> 在艺术里,尤其是在小说里,美的规律深入在人类生活的结构中。
>> 一个小说家的作品的真正伟大之处也就存在于该小说家的道德洞察力和哲学精神。
>> 要创造,不要空谈
>> 小说家万不可自认为是传道者,小说的基本道德意味不应当以直接训诲的形式出现,而应在对于生活、思想、人性、行为等所偶发的评论中才可以暗含道德意味。
>> 一个无价值、无道德观念的人绝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他也许能写很好的短篇小说、很好的探险故事和荒诞不经的传奇,但是他不能创作描写人性的作品。
小说家的情绪
>> 如果没有充分的价值和理由,不要激起读者的强烈情绪,所激起的情绪要能经得起长期公正冷静的判断。
>> 小说中主要的情绪有五种:愤怒、恐惧、希望、快乐、悲伤。
小说家的成功
>> 小说家必须思考、想象、观察。对于一般人的悲欢离合要有敏锐的直觉和同情心
>> 小说家必须自我教育,他的哲学和他的人生观都必须是他自己的,必须是他自己不倦思索的结果。
>> 写作成功的关键是对于小说发生兴趣和感到愉快。小说能否写得成功,就看作者献身于写作的热忱究竟怎样。优秀的作品要写得从容不迫、流利自然。
>> 写作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要不同:1.如为愉快而写作,则可以选择你所喜爱的任何形式。2.如以自我修养和自我训练为目的,可以写短篇小说。3.如为稿费而写作,最初也是写短篇小说为宜。到技巧练得纯熟、名誉确立以后,再写长篇小说。4.如果以改革社会、影响人心为目的,那只有写长篇小说了。
>> 但大多数的作家只能在一方面成功。整个事情的结论可以这样说:要看你对于你的作品抱有什么目的。假如你只为求销量,你就应迎合读者大众的心理。假如你是要将作品献给艺术,那么如果能够欣赏你的艺术的人很少,你也不要埋怨。同时,你要虚心学习,不怕艰难,尽心竭力地写作,不要抄袭别人。找专家来修改你的原稿,多跟图书编辑交流
>> 作者如能以平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加入些勇敢、探险、荒诞的故事,一定可以名利双收。
>> 小说中的进展如太缓慢则不容易使读者喜欢。书中描绘的图像要闪过得快,趣味的阶段要飞驰急走。要有惊人的事件、动心的情势、强烈的热情和憎恨。读者一方面固然喜欢辽远的场面、非常的事件、高贵的人物、神秘的氛围,可是一方面也喜欢反映现实的作品。小说中如能二者兼顾,那就有希望了
>> 有强烈的情感,有简洁无饰的文体,有惊心动魄的创始性的故事,这种小说一定能流传久远。
>> 出版者和作者一样,都希望出版一部好小说。作者不必降低写作的标准以迎合读者的心理
>> 最好让你的作品以本身的价值在市场上浮沉,凡需要用外来力量支持的作品总是很脆弱的。只要你胸中有些值得叙述的事情,你不妨就写下去。只要你尽心竭力地用自己的能力去写就足够了。不过原稿要写得整洁,且要合乎格式。
Part 13 小说读者和出版人
>> “小说作者、小说的材料和小说读者,是我们研究小说时三个同等重要的对象。”
>> 有的人要在小说中求乐趣;有的人要在小说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有的人想从小说中学习观察和批评,以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有些人,专好读名家的作品,用作以后的谈资。
>> 在这各种动机中有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那就是读者想要享受现实生活中所享受不到的幻想。
>> 如果他们想要逃避这种单调而枯燥的现实生活,获得精神和情绪上的满足,他们就不得不向那范围广泛而趣味各异的小说里去寻找安慰
>> 威廉·福克纳说,有四件事情,是一般读者所共同爱好的:
(一)惊人的事件。这种事件的范围很广,凡能刺激读者兴奋的事情都属于这一类。小到微妙的心理上的感觉,大到惊心动魄的戏剧性的事件。
(二)情感丰富的作品。极柔和的情感到极强烈的情感都在此范围之内。有的读者喜欢火一般的热情,有的读者不过只要求点柔情美感而已。
(三)诙谐的成分。爱好滑稽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喜欢粗俗,还是谐谑的,或喜欢轻快的幽默也好,都是源于同一心理。
(四)男女关系。男女间的关系最能引起人的兴趣。美国的电影几乎都以男女情感来吸引观众。都市爱情小说之所以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 小说家为了营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艺术标准,来迎合读者的心理。同时,小说家为满足自己的艺术欲望,有时自己另外写点自己所爱好的作品,专供少数有艺术鉴赏力的人去阅读。
读者爱好的小说
>> 这种小说很明确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偏于情绪的,第二种是偏于写实的。从商业的观点来看,第一种当然更通俗,更受欢迎。
>> 侦探小说和探险小说很近似。读这种小说的人都是喜欢急速、有趣、充满了刺激和实际行动的故事
>> 第一,情节要有巧妙的结构,能使读者的兴趣维持到最后。
第二,能有一个出众的人物,以把握住读者的想象。
>> 如果故事的本身有一读的价值,而故事中暗含着某种人生问题,那会更容易受人欢迎。你如若能善于利用社会上大众关注度高的问题来写小说,那当然很有希望。
畅销书的特质
>> 书中必须含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说,小说要有巧妙的情节、充足的行动、经久的趣味。故事太离奇,读者不容易相信;故事太平淡,读者又失去了兴趣。作者在这两方面要设法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