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简友广场

我们无法选择「生老病死」,但可以选择面对的态度

2019-03-25  本文已影响4人  冬阳L

几天前,代表团队去参加了一位学长父亲地球教室结业仪式,

这位父亲或许和我爸爸年纪相仿,每次见面都觉得非常亲切,

音容笑貌依然犹在眼前。

他的乐观勇敢,学长的至善尽心……

无不令我们敬佩感动!

虽然我坚信「死亡」仅是代表这趟旅程暂时结束。

准备换一个书包,重新入学……

但现场的悲伤哭泣,

还是让我泪流满面……

我深深同理那份不舍和心痛,

包括无数次“如果可以……那该多好……”的遗憾

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父亲结业时,

自己是如何去理解「生死」,

这个我曾恐惧不敢面对的课题……

我从小莫名害怕死亡,

可偏巧,我的父亲在我8岁那年便患上重病,

20几年见证了无数次父亲如何出入医院,

和病魔作斗争,

经历过无数次担惊受怕,

但最终无力回天……

好在父亲离开之前,我已经遇到自己生命导师——琼如老师,

也深受其创立的焕源生命管理理念的影响。

焕源的核心之一,

就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球教室」,

我们都是来教室上学的。

只不过有的人记得好好用功读书,下次再来可以升级,

有的人却忘了目标,逃学玩耍,下次还是要留级重新面对同样的考题……

所以,当父亲离开时,我由衷的为他欢喜:

终于可以换上新的书包,重新开始了!

也许因为受我影响,在送别现场,

一向脆弱的妈妈,居然没有哭天抢地,

而是和我一起,以定静的祝福能量,

欢喜送别……

到现在,我依然不敢说,

我明白了多少生老病死的意义,

就像我常思量,

为何是我会和我的父亲成为一家人,

他的离开,还有哪些是提醒我们的……

琼如老师说:

“生命中所有发生,

皆是礼物,

当下也许困惑痛苦,

总有一天会含泪明白”

我想,我可以选择的

是面对的态度!

一如这位学长在父亲离开后留言给我:

“他会从失去生命中,更懂得享受和尊重生命”

相信,他的父亲会含笑欣慰,

我们有一天,也能真正领悟。

叔叔,一路走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