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关于郑州的记忆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雾灯小调
作者:舒夏年间
公众号:蜗牛印记

“滴——”一声长鸣打破了静候的车辆。

“滴——滴——滴——”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接踵而来。

这是小电动的天下。

有意思的收音机放着有意思的豫剧,一排接一排的红色小三轮慢悠悠的驶过。

操着浓重的口音问你“坐吗,只要五块钱”

这也是郑州的日常。

关于郑州的记忆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

我没多大的记忆。

只是从此我的北方便有了他。

18岁以前没有出过省,一直待在我那美丽却又闭塞的小城。

小的时候,大人都说,北方人都是大块头,又高又壮,他们吃饭都是一口生葱一口馒头。

听的我浑身冒着大葱的味道,忍不住的寒颤。

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出省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是由好奇变为惊讶然后再到兴奋最后直接沦为沮丧,比过山车还紧张刺激。

对于杨树的感叹,平原的好奇以及小麦韭菜的傻傻分不清。

这样跌宕一路,最后沉沉睡去。

关于郑州的记忆

十二月的北方,带给我最深切的感受还是风,雾霾,和干燥的风。

刮在脸上生生的疼,空气里没有一丝水分,早上起来鼻子总能擤出一通血。

冬天里的能见度经常是一米开外,如果不是昏黄的天空,我会以为自己身处蓬莱。

霾,是我来北方之后才知道的词。

三月的沙五月的絮 ,它们调皮的跑进毛孔,头发,眼睛和鼻子,你恨的牙痒却又无能为力。

除了这些,还有这里的食物,爽口的烩面拉面手工面,各种样式的手工饼白吉馍肉夹馍,极具特色的胡辣汤,开封的灌汤包,桶子鸡,锅贴,吃了还想吃的面筋甜不辣。

豆腐脑,永远都在争论吃甜的还是咸的。

哦,我最喜欢的是凉粉秋刀鱼。

不说了,很饿。

关于郑州的记忆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方姑娘,但我眼里的河南,憨厚,也很温暖。

在河南那么些年,我身边的人,我遇到的朋友,几乎每一个,对,每一个,都是我心里那个设想的最好模样,热心,可爱,积极,正能量。

最好的异性朋友和最好的同性朋友都曾坐过八小时的火车来郑州看我,那也是他们第一次坐那么远的长途火车。

所以郑州,对我来说,是个值得感动的地方。

河南,也是在我青春画卷里不可多得的色彩,虽然至今我还是吃不惯那里的食物。

爬过开封的老城墙,也去登过嵩山的少林寺,跑过洛阳的石窟,人民公园的樱花还在照常开放,二七广场依旧茫茫光亮,那片宽广蓝天里风筝仍在飞翔。

想念郑州,就像我想念故乡的风一样。

中不中,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