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遭质疑回应线下服务已全面暂停,早该这样了!

2019-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Elyse_5387

这两天被一则《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文章刷屏,卧底记者曝光了水滴筹线下志愿者挨个病房地问病人,需不需要筹钱,有提成,每单150元,实行末位淘汰制,而且刻意隐瞒病人的家庭情况等,针对于此,水滴筹快速回应称,这个是个别员工的个人行为,将严肃处理,我真想感叹一句,多么熟悉的配方。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其实一直挺不喜欢这个平台的,平时偶尔有同事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经常看到“这是我表哥的,情况属实,或者这是我单位同事,大家帮个忙,人家工作认真负责”诸如此类的,但我从来没有捐过款,原因有很多:

01 对于这个平台不信任

02 这个平台给的信息不全/还没到需要筹款的地步

03 如果这个行业真实存在,我认为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01 平台信任的问题

筹款这个事,其实是NGO公益组织的事,NGO是明确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水滴筹人家是一家商业公司,公司属性和业务本身就是矛盾的,你拿公司的那套标准来考核KPI吗?这个月要有多少客户,那在水滴筹来说,就是这个月有多少人在我们这申请众筹?公司要发展,就要实现业务量的大力增长,但业务量不达标,怎么办?那就靠这些“志愿者”去医院做地推呗,说得好听是志愿者,其实就是公司的销售嘛,一单给150,还不是销售吗?

02 平台给的信息不全

我也不是一个冷血的人,偶尔我也会点开同事朋友们转发的水滴筹的案例来看,拿我最近看到的一个案例来说,

以上就是求助的全部内容,没有介绍家庭背景情况,有车吗?有房吗?而且申请筹款20万元,但在附件里连医院的费用明细都没有,不是说已经把钱都花光了吗?那么前期的费用明细总归有吧?但附件就只有几张医院的诊断报告,这样的情况下,连一张凭证都没有,我为什么要捐钱?就凭以上1,200字,以后随随便便谁都能上平台申请20万了?这个20万的数字是如何得出的?如果捐多了,会退回吗?这些本该平台担负的责任,但是平台只有不痛不痒的写了一句话,说到底,他们连真实性都不负责,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得干干净净。

现在做互联网企业真是容易啊,如果做实业,像家电产品那些,产品坏了还得负责帮你修什么的,如果做金融,像银行那些,贷款给人家需要审核客户资质,因为毕竟是自己拿的储户的钱,再怎么着,人家储户把钱存在银行,自己至少也付了有2-3%的利息,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本金安全,不然储户随便到银行柜台一闹,上个新闻,那就不得了了。

但人家水滴筹不用,这些病人就相当于人家的客户,一般来说,公司对自己的客户那都是舔狗啊,客户就是天,就是上帝,但人家是这些病人的爸爸,病人靠着这个平台筹钱,所以他不用跪舔。二来,客户的资质怎么样也不需要他们审核,因为人家没有风险,反正也不是花股东的钱,所以对于水滴筹这样的公司来说,就是两头都不用跪舔,一则免责声明就可以了。

换言之,这句免责声明的意思就是,反正你们人傻钱多,那就捐一点呗。

当然,我不想做任何恶意的揣测,但是水滴筹上大家都是陌生人,你让陌生人给你捐款,是不是我们要有最起码的知情权?之前还看过一个案例,那个案例里倒是介绍了一下家庭情况,好像是父母得病,夫妻双方双职工,自己有房有车,但说他们一大家子都住在一个房子里,所以言下之意就是,那套房子不能卖,车子呢,说二手车不值钱,也卖不了几个钱,让我不禁感慨,我们现在对于“山穷水尽”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03 如果这个行业真实存在,我认为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我平时一直在我身边的好友间强调,要有忧患意识,平时买好保险,甚至有时候朋友咨询我哪款保险好,我都很乐于跟他们讲。对于大病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做好家庭保险规划,每年拿出家庭10%的钱去买保险,如果开支较大,(像小孩老人都要负担的话),可以买消费型的身故不返还保费那种,会更加便宜一点,但保险要及早配置。

但如果像水滴筹这样的平台一多,所有人生病以后想,反正可以到水滴筹这样的平台上去筹钱,让全国人民为他们捐钱,那谁还愿意未雨绸缪提前做保险规划呢,谁还愿意每年省出10%的钱去买保险,为了一份不知道会不会用到的保障呢?这10%的钱,自己拿去花不好吗?

当然,我不是为保险公司宣传啊,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名500强外企的员工,但我真的觉得保险是一个好东西,可以抵抗家庭未来的风险,所以我很早就买保险了,刚大学毕业那会工资低,所以保额只有20万,但那会儿我就愿意省吃俭用买保险了,后来慢慢工资涨了,就慢慢把保额加到现在的80万。

刚上水滴筹的网站上看了一下,他们宣传已经为患者筹到了200多亿的救命钱,200多亿啊,但这么大的盘子,水滴筹一则免责声明,就把这200多亿的钱里有没有问题这个责任给撇得干干净净,难怪有人说,办企业的都是人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