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2019-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fiveman_1906

上回赶了一篇!因为怕遗忘,是匆匆赶成的!觉得意犹未尽,还没说够!所以再爬上来唠叨几句,趁着一口气还在的时候!崇祯一朝共一十八年!贯穿始终的主线可谓内忧外患四字可以概括!!但细谈之下,其实崇祯也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历史还是给了几次机会的!只是崇祯以及他的臣子们没有抓住罢了!!至于为何看到机会不去抓,?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人的问题!!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心重,说得直白点7就是不大信任人,这个心理跟小时候的缺乏安全感,恶劣的成长环境有关,导致其自始自终都要担惊受怕,低调生存进而自卑的心理!客观的讲,崇祯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哪天可以当皇帝!或许他的一生期望也就是一生做个7担惊受怕,低调而韬光养晦的藩王生涯!只是后来机缘巧合,历史潮流把他推上了王座!!……

崇祯不是不想做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不勤奋,不节俭!比起那些之前什么事都干就是不干正事的诸多先帝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最后他还是没能挽大厦将倾,力挽狂澜!!说到底!除了朱家这艘大船积重难返之外,还就是人的问题!!一方面是自己的劣根性性格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没用好人用对人的问题!!

因为猜忌心重,就不能用人不疑,即便短期事予重权,又所托非人或者不能长久!无论是对袁崇焕还是洪承畴,熊廷弼还是孙传庭,乃至最后的卢象升等等!至于杨嗣昌那是所托非人!!这些人都能有好下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忠臣!结果都死了!或碟刑或下狱或自杀,反观那些奸臣!无论是东林大佬还是宦官国丈都活得好好的!!所以上面的那群干臣中唯一一个后来在皇太极的狱中想明白了投降了才得以活得好好的!跟着这个老大没有好的未来,没有好混头,搞不好就会丢了性命!!这可是活生生的示范榜样作用!可要比国家宣传机器口若悬河得说上好几年都管用!!为求自保,谁不想活命呢!?崇祯朝里不是没有正人君子,没有所谓的忠臣!只是太多的私心!东林党及一系与非东林党的斗争贯穿始终!直到南明覆灭!他们都以各自为重!对人不对事!是友非敌,但是敌人的都一律反对!不管提出的政策是否有利大局有利国家!!所以!这是那些臣子们的问题!!

当然,这也与崇祯没有自己的人有关,不是从小就培养当皇帝的准备!身边跟着一帮忠臣死侍,有个小集团的班子!反而因为藩王的缘故,要避嫌,哪怕是有人投奔也不敢收留重用!因为前面有个明成祖在那摆着!!假设崇祯当王爷的时候身边有些家臣心腹,或者东林或者非东林!起码他上台后可以引为倚重!信任度起码没问题!!好歹解决了小团体利益之后大家都能同仇敌忾,团结一心来解决问题!对内剿灭流匪,对外抵御女真!总要有生机的多!!可惜历史终究不能假设!!

正因为上下不同心不坦诚!不肯负担责任!扛风险!上不能对下袒护,下不能对上尽心!反而始终站在道德伦理的制高点为求自保,不至于哪天做了替罪羔羊!!所以放弃了最后与皇太极虚与委蛇,缓兵之计施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或者反其道而行也可!只是因为成功得太过久远,太过高高在上,太多的束缚而失去了灵活机动的变通政策!!这能怪谁呢??李自成不是没提过裂土称王的要求,皇太极也不是没找上来和平共处过!!只是因为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宁可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面子与身份!白白错失了机会!!哪怕到了南明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么?!无论弘光隆武永历还是鲁监国!内斗是主线,抵御外敌是次要的!结果被大清各个击破!!失去大好的复盘机会!!说到底!内斗的根源还是争名份争面子争排场!!就说最后的永历皇帝吧!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等已成柱国基石,却因为不肯封一字王给孙可望而搞得朝臣离心君臣不合!内斗不止,结果孙可望内斗失败后投降清朝毁了最后复明的基础!!当然!这中间不是说奸臣当道没有责任!各自为重!私心太重是主因!!

人都是有私心的!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哪怕史可法,郑成功之类的千古忠臣!也都不是没有性格缺陷!没有私心!当然,身在庐山中很难知道庐山的真面目,换成谁作当事人,也未必能下得一手好棋!只是细观崇祯一朝乃至南明诸帝时期!人的问题确实有很大的原因!这才是造成南明悲歌的根源!!

我们谈古是为了鉴今,当下国国富民强,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成功得太久了也要反思看清大势,大环境!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切莫墨守陈规僵化教条,拿了一手好牌,结果却打出一副烂牌!毁了大好局面!!

我知道自己的个性属于典型的情绪化主义分子,一口气在胸,会不吐不快,一气呵成或成好文或成烂篇,但好歹也是自家的娃娃,所以我从不为好窃喜,也不为烂自厌!或许以后临老之后,一口气没上来,估计也就会直奔天上去找老毛崇祯他们斗架去了!只是不晓得那时候那里会不会已开通了长途电话,祖先们得以打电话训斥地上那些不孝的传人了!!

写得不好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读书笔记之《南明悲歌》二之人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